陈建华:村镇银行金融服务调查
字号

 近年来,村镇银行立足县域,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河北省自20086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张家口市益民村镇银行正式营业以来,全省村镇银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末,全省村镇银行已发展到36家,覆盖了除秦皇岛外的所有地区,从业人员1179人,注册资本金总计18.9亿元,资产总计136.32亿元。2011年至20147月间,累计实现利润3.32亿元,纳税0.88亿元。村镇银行逐渐成为县域金融的新生力量,对破解“三农”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村镇银行经营特点

市场定位明确。近年来,各村镇银行牢牢把握“支农支小”的定位,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和社会效益,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增强。2011年至20147月,36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370笔, 金额1 2 7 . 4 亿元, 扶持小微业6801户。2011年、2012年、2013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16%2014年高于全部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

信贷投放领域清晰。2011年至20147月,36家村镇银行对农村种养殖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小微企业累放贷款111亿元,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累放额的87.2%。贷款投放在坚持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如张家口市种养殖业发达,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这一行业。据统计,2011年至20147月,张家口市各村镇银行对种养殖业的贷款投放累计达5.76亿元,占所有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总量的63.19%。廊坊市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发展较好,贷款投向也主要集中于这两个行业。

业务办理流程短、效率高。针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短、频、急”的特点,各村镇银行在防范风险前提下,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缩短放贷链条,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通常对于10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审批周期在17天,最快的能做到8小时“批贷”,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渴求,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贷款利率定价合理。村镇银行按照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建立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为客户量身定制利率,既能实现自身收益又不增加小微企业负担。据统计,36家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以1年期为主,利率浮动区间均在人民银行调控范围之内。以唐山辖内的开平汇金、迁安襄隆、滦南中成、滦县中成四家村镇银行例,1年期贷款利率分别为9.2%9.6%9%12%,最高上浮为100%,远低于民间借贷。

风险控制到位。村镇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贷款风险因素(如企业自身因素、贷款设计因素、经济周期因素、区域因素、行业因素等),制定了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做到贷前、贷中、贷后严格把控,信贷资产质量总体良好,风险可控。截至20147月末,36家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83万元,不良率0.11%,其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532万元,不良率0.1%

村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社会认知度低, 吸收存款能力较弱。村镇银行作为新兴的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资金规模小、营业网点少,现代化支付手段缺失,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当地的企业和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程度低,对村镇银行的安全性存在疑虑,不愿意把钱存到村镇银行,从而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业务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村镇银行贷款业务的开展以及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人员本地化不足,专业人才欠缺。一是36家村镇银行外地员工占比将近40%,外地股东占比48%,本地人脉资源匮乏,无法有效拓展市场。二是由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原因,村镇银行在吸引高素质员工方面难度较大。据统计,36家村镇银行本科以上经济金融专业从业人员占比30.3%,而具有金融从业经历人员占比仅14%。从业人员从业经验不足,又缺乏业务产品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行业集中度风险较高,潜在信用风险突出。从服务对象角度而言,村镇银行面对的是大量的小微企业及农户,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报表可供评估,加之贷款以信用或联保贷款方式为主,缺乏抵押物,无疑会使村镇银行的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此外,由于经营范围较窄,县域经济往往呈现出行业集中的特点,村镇银行的信贷投放也相应呈现出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一旦发生风险,不容易进行对冲。以张家口为例,村镇银行超过半数的小微企业贷款都投放在种养殖业上,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户还贷压力自然会加大,极易发生违约风险。

金融产品单一, 金融服务能力较弱。受财力、物力、人力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村镇银行的产品主要以存、贷款为主,缺乏基金、理财等投资项目,近40%的村镇银行尚未开通银行卡、本票、汇票、网银及手机银行等现代化支付业务,无法满足当地百姓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政策建议

加强宣传力度, 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介绍村镇银行的相关业务,引导公众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要通过不断加大“支农支小”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塑造良好社会形象,获取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桥梁作用,帮助村镇银行克服成立初期的业务发展困境,帮助村镇银行树立品牌形象,向公众普及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消除公众对村镇银行的疑虑,增强公众信心。同时,可以召开企业推介会帮助村镇银行与当地的小微企业进行对接,提供优质的客户群体,降低信用甄别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

拓宽资金渠道,增强资金实力。一是扩大资金渠道。雄厚的资本实力既有利于村镇银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更有利于其在初创阶段克服存款不足的劣势,开拓信贷市场。应加大宣传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入股参股,扩大村镇银行注册资本规模。二是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吸储。要重视农村闲散资金的吸收,通过设立自助银行、自动服务终端、布放助农服务网点等方式来扩大吸储揽储能力和范围。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一是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村镇银行对地方经济的作用,在给予村镇银行更多税收优惠的同时,加大财政性存款扶持力度。此外,建议政府将“支农支小”专项资金转换为村镇银行的委托贷款或财政贴息,既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助于增强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制定政策引导主发起行为村镇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村镇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提高村镇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产品及服务创新,拓宽发展空间。村镇银行应在成本核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出适应当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个人理财、担保、代理保险、信息咨询等业务,在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应进一步拓展抵押品种,创新融资担保方式,通过市场细分,为本区域内的小微企业量身订制产品和服务,不断拓宽业务发展空间。

做好人员培训,打造高素质队伍。现阶段,村镇银行难以迅速积累优势吸引外部高素质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内部挖潜对现有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增强综合业务能力,缩小人才差距。岗位培训重点应放在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两方面,可以采用专家授课、网络学习、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此外,要逐步增加本地员工比例,提升人才本土化率,把当地一些文化素质较高,在村民中有威望的人吸引到村镇银行的队伍中来,对其加以培训,充分利用其人缘地缘优势,加强与当地百姓及企业的沟通,以便村镇银行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扩大在当地的影响力。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信贷环境。村镇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县域脆弱的信用环境和农业本身较低的抗风险能力。因此,村镇银行务必要在风险管理体系上下工夫,切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此外,还可以考虑与当地政府、农村互助组织、担保中介机构等部门合作,本着“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的原则,引入资质良好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降低信贷风险。

来源:《中国金融》,2015年7期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