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做好两种“自贸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字号

盘点2014年年度经济热词,自贸区肯定榜上有名。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自由贸易区问题组织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我国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12月1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决定在广东、天津和福建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这两处所讲的“自贸区”,是两种自贸区,前者叫FTA(Free Trade Agreement),是两个或多个国家及经济体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相互给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待遇所形成的涵盖两国或多国及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后者叫FTZ(Free Trade Zone),是一国在自己领土上划出一块地方,单边自主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措施所形成的自由贸易区,有时也称为自由贸易园区。

两种自贸区的相同点是都以推进贸易与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目的,都会给予一国商品、服务和资金等流入流出更开放、更自由的待遇。不同点是一个是以双边或诸边签订协定的方式相互给予,一个是以国家单边发布法律法规或政策的方式主动地给予。习总书记所说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指的是双边或诸边的自贸区,是FTA。而国务院部署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再建几个自贸园区,指的是我国单边在更多条件成熟地区自动和主动地开放,是FTZ。

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如此重视这两种自贸区的建设?原因就在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发展变化。

从国际看,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深刻调整期。主要经济体都在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一方面更重视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纷纷推出了振兴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及战略,另一方面,根据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更多发生在科技研发、投资、服务、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政策等新的领域,而多边的自由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不利于保护发达经济体利益的情况,许多国家转向更积极地推进区域性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谈判。美国近年大力推进以它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标准为模板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尽管这些谈判也十分艰难,但是谈判由多边转入区域、纳入了包含服务、投资、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在内的许多“21世纪新议题”、协定内容由“边界措施”延伸至“边界内措施”等,却是大势所趋,代表着新的国际分工和竞争游戏规则。

从国内看,我国已经进入由低收入工业化迈向中高收入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人口红利递减,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但对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转变到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必须参与更高层次国际分工和竞争,从主要依赖传统低成本优势转变到依赖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主的新的综合竞争优势。过去国家工业化的重心是制造业,现在则要优先发展服务业。过去产业的提升主要靠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和释放人口红利,现在则要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怎样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总结30多年来的经验,关起门来搞是不行的,只能靠进一步改革和开放。30多年前,我国以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为起点,与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接轨,抓住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今天,新一轮国际产业进步和经济竞争孕育并催生着新的游戏规则,我们作为后来者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积极地参与自贸区(FTA)谈判。而且我们谈的不应是低水平的自贸区,必须是高水平的自贸区。因为中国不能停留在低水平产业链分工上,而是要加入中高收入工业化国家竞技场,与新一轮国际产业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新的游戏规则接轨,抓住经济全球化调整期的历史机遇,实现新兴大国由低收入工业化向中高收入工业化的历史跨越。

具体到现实发展路径,就是要建立、发展两种意义上的自贸区。对外,加快建立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身,瞄准高水平自贸区标准,主动自觉地进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放尝试,倒逼国内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国际化、法治化和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这两种自贸区在功能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对外进行自贸区(FTA)谈判和参与国际贸易规则重构是战略目标,对内建立自贸园区(FTZ)是战役部署,是脚踏实地的改革试验和实践。通过不断扩大的试验和实践,帮助修正和完善我们的开放目标,最终实现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中国梦。

现在,国内各地方争建自贸园区的积极性很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与更高水平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接轨就像当年入世一样,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新的动力。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其中有一定的跟风或从众因素,也不排除有些地方企图以此来圈地搞开发。但从根本上讲,自贸园区热反映各地从上海自贸试验区看到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新突破的希望,看到了自贸园区带来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利好。不同地方有不同情况,不应当一哄而起。但是为了进一步发展,都要进一步开放,营造与国际先进水准看齐的体制和法律制度环境,这一点是一样。所以,中央应当爱护和引导这股自贸园区热,鼓励更多条件成熟的地方参与到自贸园区试验中来。

同时,对于争建自贸园区的地方来讲,一定要找准目标,端正认识。第一,自贸园区是开放高地,不是政策洼地。建立自贸园区主要是靠进一步开放、建立与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则接轨的体制和规则环境,而不是靠财税政策优惠吸引投资者。第二,自贸园区是改革试验田和压力测试场,不是仅供参观的盆景。建立自贸园区会带来一定风险、一定压力,必须承担起排头兵的责任,坚持先行先试,应当控制好风险,同时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韧。第三,建立自贸园区是国家战略,不是短期行为。地方开放改革和发展的规划及战略必须与国家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等相适应和配合。

总之,自贸区是新形势下我国扩大开放,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上世纪80年代第一轮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四个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他们率先开放带动了全国的开放。进入21世纪以后第二轮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加入世贸组织,入世带动了各个领域与多边贸易组织所代表的国际贸易规则接轨。现在,第三轮开放的重要载体就是实施自贸区战略和建立自贸园区。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的勇气和坚韧,做好自贸区这篇大文章,借自贸区之势推动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更高水平国际分工和竞争。


来源:外贸研究所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