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关于信阳市市直机关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调研报告
字号

摘要:为了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2010 年信阳市选派了317 名机关干部深入“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该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目前最需要深入研究的是:有哪些成功经验,还有那些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

关键词:市直机关 村党组织 第一书记 现状 初步成效 问题与建议

为了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自2010 年4 月以来,信阳市选派了317 名机关干部,深入经济基础和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一年过去了,他们都干了什么?干得怎样?群众反应如何?面临哪些困难?有哪些心声?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带着这些问题,4月18日———4月28日,我跟随市委第一考核组深入进行了调研。

一、第一书记工作、学习、生活现状

这是信阳市试验区建设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带着市委的重托,肩负组织部们和单位的重任,带着梦想来到农村,来到这个无边的大舞台,在那里,他们尽情地体味“草根”生活,体会基层工作者的艰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也编织着农村美好的未来和希望。

1、这是一支不怕寂寞、勤于实干的队伍

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他们有的是单位的班子成员,有的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有公务员,也有教师。他们有的曾经在农村长大,有的是第一次到农村,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品格:他们来到农村不是为了镀金,更不是走过场,而是带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责任来到这里;们有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毅力、铁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散发着市委亲民爱民为民的气息。

他们深入农户家中唠家常,了解民生民情民意,听取意见和建议,走遍了村子的边边角角。他们扑下身子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们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高效工作,忘记了疲倦,把激情献给了农村,夜晚陪伴他们的是青山绿水和寂静的夜晚, 但他们无怨无悔。市委党校选派的第一书记易桢梧同志在座谈时指出“一年来,我吃住在农村,与村民朝夕相处,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几十年脱离农村,想回报农村又无从做起,我很庆幸在我步入中年还能到农村,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做些事情。”

2、这是一支不怕困难、善打硬仗的队伍

没有条件怎么办?创造条件!

他们自带衣被,自起炉灶,驻村不扰民,真心办实事,带着感情察民情、帮民富、解民忧,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无交通工具,就骑电动车或摩托车。吃住不方便,但从不给群众添麻烦,泡一碗方便面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村里没有办公经费,有的欠款100 多万元,为此,他们动用了所有的资源,想尽了一切办法。

3、这是一支不怕艰苦、乐于奉献的队伍

农村没有假期,遇到问题,不能休息,但他们不计报酬,坚守岗位。为了争资跑项,有的半天跑了7 个部门,顾不上休息,还要贴上自己的办公经费和工资。想家的时候,只能给家人打打电话,或者看看摆放在桌子上家人的照片。作报告时,他们被自己感动了,热泪盈眶。当问到有何感受时,市委农办选派的第一书记吴天松,在座谈时总结了八个字“: 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他们的感触是:很充实、很忙碌、很辛苦,但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二、第一书记工作的初步成效

1、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

第一书记, 为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动力元素,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如光山县泼陂河镇邬围孜村既无支部书记,又无村主任,因选举还曾出现村民上访现象;新县浒湾乡郑店村在2006—2008 年期间换了3 个村支书,外欠帐140 多万元,市检察院选派的邬围孜村第一书记阮铁,市委农办选派的郑店村第一书记吴天松压力很大、任务很重,但是他们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激发了处于瘫痪状态的两委班子成员活力,使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2、创新了农村工作机制

这种做法,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全面发展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也不是短期性的权宜之计。他们引导和组织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变革了传统生产方式。他们办起了文化科技学习班,建立了农村书屋和文化大院,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他们有效地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向农村倾斜和转移,形成了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来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推动了农村发展的整体合力。他们较好地解决了落实上级政策与符合群众意愿之间存在的矛盾,许多过去不落实的事情落实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3、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条件

抓住重点,首先解决了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出行难、吃水难、引水灌溉难问题。这些都是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一年来,他们共投资480 余万元,修建了近40 公里的路桥,较好的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争取项目资金230 万元,提前两年解决了2 个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共投入105 万元,对村内塘堰和河道进行治理,有效解决了河道淤泥、河道及道路水毁严重的问题,解决了部分农田的旱涝保收问题。其次为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和社会保障事业等方面,共投入120 多万元。为支助贫困学生,改善农村教学条件,投资了110 万元。为改善村部办公条件,投资了72 万元。有1/2的选派单位对选派村进行了帮扶和慰问活动,帮扶资金共计约9万元。

4、经济社会发展初显成效

他们积极招商引资,兴办工业,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积极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通过招商引资、争资跑项、筹资、借贷等形式为农村经济发展筹措了2477 万余元,有力助推了所在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农村闲置资金,他们成立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林专业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5 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鼓励致富能人和成功人士承包的方式,共流转土地8925 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主要问题:有些单位对第一书记工作支持不到位,落实第一书记办公经费和有关待遇难,致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影响。统筹兼顾第一书记工作和原单位工作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机遇和挑战中的激情和信心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与原单位的评先表优和人员提拔的落差,让他们感到迷惘和失落。群众遇到问题,习惯于找当地村官,认为第一书记是跑项目扶贫的,使第一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上了,有些工作不够深入,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不多。由于对当地风土人情、方言等不甚了解,存在沟通问题,影响了工作。有的干部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不强,进入角色慢,存在完成任务思想,缺乏激情和创新,工作成效不明显。普遍存在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紧张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为切实加强第一书记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把握第一书记的主要特点

不种地,工作时间有保障,能抽出大量时间进行调研、科学规划;改变了过去的等靠要思想,竞争意识强,工作主动性强,干劲大;不受宗族、宗派关系的影响,和村干部群众没有利益利害冲突,作风好,形象好,办事公道正派;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更容易与市县(区)乡对接;人脉资源丰富,上头通,办事跑项目方便;脑子活,见多识广,会办事,能办事,能办大事。

2、努力探索第一书记工作规律

第一书记是一座桥,把市委、市政府的心和老百姓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问题,关系到党的威信问题,关系到干群关系和民心向背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首先,要深入调研,理清思路,科学发展。其次,要把群众当做工作的坚实基础,把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当作工作的首要任务。再次,组织部门和选派单位是第一书记工作的强大后盾。第四,第一书记,不紧紧要跑项争资,还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五,农林牧副渔部门选派的第一书记在争资跑项中具有优势。第六,资金的筹集多采取:农民自筹一小部分,争取项目资金一部分,找成功人士和企业家等赞助一部分。第七,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技术上,多教给村民致富技术才是解决农村发展的长远之计。

3、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要督促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农村看望第一书记,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和项目经费,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县区党委、政府要及时听取第一书记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领导要适时召开并参加相关会议,促进乡镇、村工作的衔接和全局工作的落实。

4、完善管理机制

部分乡镇党委对第一书记存在不想管、不敢管的心理。要细化考勤、驻村日记、驻村时间、办好事办实事情况、取得成效、群众意见等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考勤纪律制度、廉洁自律制度、检查考评制度等。要建立工作经验交流制度,形成互学互帮机制。要建立巡视督查制度,开展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对工作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第一书记,由选派单位召回重派。

5.建立长效机制

健全责任机制。第一书记,一届任期3 年,但从见成效和任期责任的角度考虑,仍需要1- 2 年,甚至更长时间。为防止政绩工程和走过场,避免失误,应建立工作档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每届到期后,要对第一书记工作继续跟踪1—2 年,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宣传报道并推广,对造成重大失误和影响的要追究责任。

完善选配机制。要把“双薄弱村”区分为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基础相对较差的村和基础最差的村,根据村情,结合第一书记和选派单位优势,科学配置第一书记,达到最优组合。在“双薄弱村”的确定和选派人数上,要有所控制。每个县区“双薄弱村”的数量不宜过多,应保持在30 个左右。市直机关选派的第一书记,应尽量控制在每个县区8 个人左右,每个单位选派人数不宜超过2 个。

健全保障机制。要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适当增加第一书记的办公经费、车旅费、交通费和通讯费;要建立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议把第一书记每年的工作资料汇编成册,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激励机制。由于第一书记多层次的结构构成以及不平衡的工作能力,配置时要扬长避短,以激励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强化用人导向,认真落实各项激励机制。对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有条件的要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只有让埋头苦干的干部受尊重、不吃亏,才能使风气正、事业兴。

来源:《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22期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