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存海:中拉经济关系“新思维”
字号
当下,中拉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亦面临着深层次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2015年《北京宣言》和《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明确的“1+3+6”的经济合作新框架,规定了中拉关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李克强总理此次拉美之行,实际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发展对拉美关系的新思路。

5月18~26日,李克强相继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等4国。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的首次拉美之行,也是中国领导人相邻年份第二次访问拉美。这次访问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过去十多年间,中拉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发展极为迅速,拉美在中国整个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8年《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事实上明确将拉美提升到一种战略合作的地位。而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昭示中国对拉美战略的整体形成。

当下,中拉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亦面临着深层次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要。2015年《北京宣言》和《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明确的“1+3+6”的经济合作新框架,规定了中拉关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李克强总理此次拉美之行,实际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发展对拉美关系的新思路。

拉美为什么提“多元化”

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李克强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会见了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阿丽西亚·巴尔塞纳女士。该委员会是联合国旗下5个区域性分支机构之一。李克强总理在拉美经委会总部的演讲中称拉美地区是全球繁荣与增长的新兴力量,“我认为拉美已经成为全球格局中不断崛起的‘新高地’”。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李克强访问期间,巴尔塞纳执行秘书在《国家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中国和拉美:多元化是关键”。这一态度其实代表了拉美这个“新高地”对于今日中拉经济关系的一种新期待,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拉美国家的声音,因为巴尔塞纳女士的专栏文章同时也是联合国拉美经委会专门为李克强总理访问该机构撰写的报告《迈向中拉经济合作新时代》的核心观点。

结合报告来看,巴尔塞纳执行秘书所指的“多元化”并不是指拉美对外关系的多元化,而是中拉经济合作的多元化。报告数据显示,过去15年间,中拉经贸关系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已经成为拉美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占全部进口的16%;拉美出口的第三大目的地国家,占全部出口额的9%。但从2014年开始,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有的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未来的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主要原因在于,拉美一直没有摆脱用出口初级产品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发展路径依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对经济的冲击很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因素。中国过去多年高速增长制造了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形成了过去10年拉美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因素”。拉美繁荣的10年中国因素功不可没。如今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减少了对拉美大宗商品的进口,从而对拉美的经济增长形成了一种压力。

多元化概念要表达的首先就是,过去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虽然很迅速,但也是有偏差的,即拉美过于依赖于对外(包括对中国的)原材料输出。这在报告的出口统计中有详细列举。虽然拉美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种类很多,但石油、矿业和农业等5种商品占据了2013年拉美对华出口额的75%,贸易结构很不平衡,且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当然也更容易受到中国这个重要需求方的经济增速的影响。多元化正是要打破路径依赖,实现再工业化,出口更多的工业品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这也自然要求对中拉经济关系进行优化。事实上,李克强总理的这次拉美之行回应了拉美国家的重大关切。

全产业链合作

中拉产能合作,是李克强此次拉美之行提出的新思路,也是核心思路。在中巴工商界峰会闭幕式上他首次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3”新模式,具体内涵包括:契合拉美国家的需求,共建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遵循市场规律,实行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强调了社会的参与及其重要性,强调了中拉合作的更高层次和更高需求。用他的话说就是:“中拉合作在产能方面恰逢其时,而且是一举多得。因为中国有性价比高的装备制造能力和集成技术,拉美有基础设施扩建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双方在合作中还可以和美欧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带动拉美国家以低成本、高起点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升级。”

落实到企业的行动上,这种模式就需要有全新的思维。此次拉美之行,李克强明确提出:“中方将鼓励中国企业到拉美投资兴业,加强能源矿产深加工合作,打造全产业链合作,推动中国装备与拉美需求的契合。”比如说,在巴西和阿根廷,铁矿石和粮食等领域的合作就不是全产业链的,而是和传统项目一样,生产的产品直接出口到中国销售,并没有在当地深加工,实现其附加值,因而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拉动作用就不那么明显。

事实上,习近平去年出访拉美提出的“1+3+6”经济合作框架就已经表达过这种中拉合作的“新思维”,比如要努力扩大双方的相互投资,加大促进投资多元化,推动和引导投资更多流向生产性领域集中。资金更多向生产领域集中,其实就包括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的意思。

帮助拉美国家实现产业升级也符合中拉关系的可持续性的长远目标。最近,美国波士顿大学在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前发布了一个关于《中国在拉丁美洲:南南合作的教训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总报告和8个拉美国别分报告。报告肯定了中国在智利投资太阳能产业是“正能量”,但也指责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对于环境的影响,拉美对华出口行业的能源消耗过高,以及对就业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熟悉中拉关系的人们都知道,这些说法和西方媒体报道中拉关系的一贯思路是很类似的。尽管如此,但鉴于拉美价值观念的偏西方化和西方对拉美舆论的影响,这种报告还是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报告就引用了该报告的部分数据。

但如今,拉美考虑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已经着眼于推动更高质量的合作,而不仅仅是资本和资源交换那样简单的经济关系。当然,这个趋势是指民众的普遍心理和合作大势而言,具体到一届政府,因为民主制下的轮换,可能很自然的还是有走传统路径的冲动。但就国民而言,拉美人民肯定是期望合作更有可持续性的。对于中国来说,在将拉美纳入整体战略的重要一环之后,考虑中拉经济关系肯定也不能停留在现成的模式上,而是要着眼于如何可持续。我们常说“互补”,也应当是指高质量的互补,而不是我有钱你有自然资源这样简单的互补。

再以“两洋铁路”为例。“两洋铁路”横跨巴西和秘鲁,跨越南美洲大陆,是连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首个拉美铁路建设项目,对于打通两大次区域,实现拉美一体化意义重大。有消息称,相关拉美国家2004年就曾经达成过协议建设两洋铁路,但10年出头了,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在李克强此次拉美之行,中国和巴西代表5月19日签署了“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就启动可行性研究做安排。发改委外资司司长近日还率领工作组前往巴西和秘鲁,就推动两洋铁路项目和两国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就对拉美国家发展而言,两洋铁路的确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两洋铁路的建设具有更大的影响,甚至不止于经济一隅,而有广泛的社会和环境影响。这也是国外机构和媒体关注或炒作的源泉之一。为了避免“新殖民主义”的尘渣泛起,以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资源和环保、发展的冲突,很需要我们以全新的思维去评估其全面影响,做到未雨绸缪。因为正在秘鲁做学术考察的哥伦比亚朋友告诉笔者,秘鲁当前围绕资源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冲突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波及中资企业。

避免“软实力赤字”

李克强总理此次拉美之行有一个亮点,即人文交流。无论是和四国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还是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演讲中,增加人文交流都具有相当的分量。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乡哥伦比亚,李克强总理和桑托斯总统还共同出席了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以及铁凝、麦家等参加了交流研讨会。国家领导人带着作家团出国访问,这是多年来外交方面很少见的一幕。

人文交流成为重头戏,很大程度上缘于中拉关系当前发展的现实,即政治和经济关系强,文化交流弱,而未来10年中拉关系将更以加速度前行。这迫切要求增加人文交流的高度和力度,以推动中拉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但过去一个时期中拉对彼此的社会和文化长期缺乏认真、主动和深刻的了解。经济热了,政治也热了,但其间一直冰冷的是社会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恰恰对于可持续性关系的构建非常关键。中国传统文化讲,反诸自身。客观而言,在中拉关系中,中国相对来说是主动方和主导方,但不得不说,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脚步已经踏进了拉美的土地,但脑袋还留在国内。如果不加以改进,那将一直是中国走进拉美的软肋,而其结果就是“软实力赤字”,并可能导致两种情况,一种是西方舆论的“新殖民”的炒作,一种就是当地民众的不理解和不满意。

因此,政经和人文必须两条腿同时走路。李克强总理的此次四国之行,在中拉文明互鉴方面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特别是提议探讨设立中拉文明对话机制并纳入中拉论坛轨道,协商设立中拉思想文化经典互译工程,加强双方在城镇化、减贫、科研、医疗、环境保护等社会民生领域的经验分享与合作—这也是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报告认为的拉美相对于中国的比较优势。

此外,李克强总理非常看好青年对于推动中拉关系的潜在作用,提出要办好中拉青年领导人培训交流营,适时推出中拉青年学者对话计划,增加中国高校西班牙、葡萄牙语教师和学生赴拉美国家培训奖学金名额,等等。这种倡议并非虚妄之词,而是有坚实的保障的,比如中拉未来5年合作规划明确规定,5年内向拉共体成员提供6000个奖学金名额和6000个来华培训名额,以及邀请1000名拉美政党领导人访华计划和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

笔者想套用巴尔塞纳女士的话,“中国和拉美:理解是关键”。当前劳资关系、文化差异、环境保护、民族认知、媒体沟通等方面,都是拉美人对中国产生不佳印象的部分根源。通过人文交流和对话即使不能解除对方的疑惑,也能争取对方的理解。笔者发起的“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恰好在李克强总理出访拉美前举行了一次中拉青年对话会,就产生了切实的意义。

存在是一种力量,好的存在就形成了一种软实力。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就在于此。未来的中拉关系,中国输出的将不仅仅是资本,还输出国家形象、传统文化等。联系到2014年国务院出台促进措施鼓励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那么,我们可以期望,未来的人文和文化交流也不再仅仅是官方组织的活动,而是产业化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在双方人民之间搭起跨越太平洋的心灵之桥”。 

来源:观察者网,2015-06-17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