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堂:如何提高决策咨询能力和本领
字号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各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

高端智库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是其核心能力,也是治理能力的基础构成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党领导下的高端智库,不断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进一步为中央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如何围绕提高治理能力加强四个“练”,切实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不仅是我们履行好职责使命、提高决策咨询能力的内在要求,也关系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

下面,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体会,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决策咨询能力和本领,谈几点认识和想法。

一是增强使命意识,坚守中心定位。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职能定位。立足于为中央决策提供高质量咨询服务,是我们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的基本前提。提高决策咨询能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都必须牢记使命、坚守定位,这就要求要处理好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是我们的基本定位。必须切实突出主责主业,集中力量为中央提供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的决策咨询报告。在此前提下,出版重要著作、发表精彩论文才能多多益善。否则,撰写的论文再多、出版的书籍再畅销,也没有完成核心职责。同时要“用心”。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咨询机构,这是何等光荣的职业!只有牢牢记住这一光荣使命,才会用心去考虑问题,用心去研究政策,用心去查找自己的短板,用心去发现面对这一崇高使命自身的能力不足,才有可能时时刻刻不忘提高能力、增强本领。如果对职责使命不在乎、无所谓,怎么能够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只有心到了,时时刻刻想着要完成使命,才有可能想到如何去提高综合研判能力,如何去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只要用心,牢记使命,能力不够可以提高,本领不强可以学习,业务不熟可以锻炼,决策咨询工作就一定会开拓新的局面。

二是提升专业素质,夯实能力基础。有的时候,我们为中央提供决策咨询的意愿可能是强烈的,但是能力跟不上,也是不行的,没有相应的能力是写不出高质量咨询报告、提不出精准的政策建议的。所以,提升专业素质、夯实能力基础,是为中央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的重要条件。

如何才能提高能力、进而为中央提供高质量研究报告呢?首先,要加强需求研判能力。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需求,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所想,围绕需求开展决策咨询。其次,要夯实专业基础。专业素养不够,提出高质量报告是不可能的。例如,宏观经济分析中统计指标众多,如果没有较强的宏观经济理论素养,就无法准确理解这些指标,特别是当经济运行处在转折点,国民经济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就可能出现不一致,这可能蕴含着国民经济出现转折性变化。如果宏观经济理论素养不够,知识基础没有打好,就不知道这些数据怎么看。

做好决策咨询工作,专业素养至关重要。有好的决策咨询专业素养,未必能写出好报告,但是没有好的专业素养,一定写不出好报告。当然,专业素养也存在“专”和“博”的关系,既需要专才,也需要通才。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每个领域的“大家”都是通才,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宽、看得远。就像挖沟一样,要想挖得深,敞口一定得大。我们一定要注重专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提升。

三是培养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当前,中国已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上任何经济波动、国际政治格局变化,都深刻影响中国。同时,中国的一些重大变化,也深深影响着世界。中国任何一个重大经济问题都有世界经济背景。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决策咨询工作者,就得培养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

现在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有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历过的,他们的一些对策对我们是很有借鉴和启发意义的。例如,我在原国家经贸委工作期间研究过剩产能调整问题,曾专程赴日本调研煤炭工业调整情况。日本煤炭工业最盛时曾达到5000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北海道。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总体来说比较便宜,加上日本煤炭储存条件较差,煤炭行业没有任何竞争力。如何调整煤炭工业,实现优胜劣汰、转移安置?日本的一个重要政策是,每进口1吨原油收900多日元的特殊基金,然后利用这部分资金培训工人转岗,发展替代产业。我对这个对策印象深刻。20世纪末,我也曾赴德国鲁尔煤钢基地调研传统产业调整问题,他们的做法同样非常有启发性。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越来越融入世界的中国经济社会问题,就必须有世界眼光,必须有战略思维,这样才能看得更准,视野才更宽阔,提出来的研究报告价值才会更大。

四是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国情世情。在中心各部门、各单位报送的调查研究报告和择要中,总体而言,农村研究部的一些报告对政策把握得比较好。这是因为,农村部一代又一代研究人非常重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在即使有了大数据,仍要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农户了解情况,才能获得比较真实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曾经讲过,党校老师、行政学院老师存在“三个倒挂”现象,就是没当过领导的在给领导干部讲领导艺术、没出过国的在给经常出国的人讲国外经验、没经历复杂环境考验的在帮助每天同各类矛盾打交道的人出主意解难题。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心也是存在的。很多同志是直接从校门进入中心门的,没有在实际部门工作过,对国情世情不熟,有时候去调研一提问题就能听出来。怎么解决呢?这就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研究农村的深入农村,研究企业的深入企业,研究市场的深入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报告真正符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经得起实践检验。每个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一定要经常下去,多下去走走,多跑企业,多跑农村,多了解国情世情。

五是熟知政策脉络,紧紧围绕大局。中心的主责主业是政策研究,因此必须熟知政策脉络,熟悉前因后果,熟悉一项改革举措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能紧紧围绕大局。中央很多政策都是有前因、有继承关系的。研究中国的粮食问题、玉米政策问题,首先得了解过去最低收购价制度,得了解临时收储政策。研究改善营商环境,就要了解2013年以来简政放权改革的历程。熟知政策脉络,知道政策的今天还不够,还要知道政策的昨天、前天,只有这样,才能推断政策的明天。

熟知政策脉络,围绕大局需求导向,就要急中央领导之所急,更要急中央领导之特急,想中央领导之所想,更要想领导之特想。领导同志思考的事情很多,要抓住哪些是重大的、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问题。

六是及早谋划考虑,提前统筹布置。我经常说,研究工作要“早”一点,也说过“一早遮百丑”。2019年,中央领导对中心研究报告作出重要批示的,或者我们自己出题目,或者中央领导交办的,无不是提前统筹、考虑在前的。例如,最近有关同志撰写了关于及早与相关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谈判准备工作的研究报告,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们提早研究中央领导同志关心的重大事情,中央领导自然就会重视。

再如,发展中国家地位问题已成为中美博弈战略焦点问题,又是关系到我们国家重要定位的一件大事。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地位没有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在坚持国情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怎么能够统筹谋划?怎样战略思考?围绕这个问题的国际政治斗争、国家博弈,是中央领导同志在思考的重大问题,我们就要深入分析利弊得失,分析发展中国家地位变化,分析在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同时,哪些待遇是可以有得有失调整的,我们要得到什么,要交换什么,必须事先周密谋划好。

七是正确使用数据,认真修改题目。一份有分量的研究报告不可能没有数据,有数据就一定要正确使用数据,包括数据口径、指标含义等。例如,最近有一个报告讲世界500强企业中与我国有经贸往来的美国企业对华态度,行文里写到56%的企业认为什么,57%的企业认为什么,我逐个加上了“样本企业”的字样。因为,样本企业就那么几十户,不是对所有企业的调查问卷,所以一定要明确口径、明确标准。还有,到底是环比还是同比,一定要让别人搞清楚,让看的人搞明白,等等。

再如,我们呈送研究报告的标题,务必要花费心思认真拟定。标题太重要了!有些同志写的标题大部分都很中性,“关于某某问题的建议与对策”“关于某某问题的趋势与对策”,等等,这种标题不是很好。有的时候,领导同志看报告,未必有时间看全文,很可能只看报告标题。所以,标题一定要把文章最核心的内容提炼出来,让领导同志愿意看下去。举个例子,我在原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的时候,有一篇报告是反映医疗器械创新研发出来以后,审评关、社保关、定价关“三关”过不去,投入不了使用。后来,我改了一个题目,叫“为何创新不驱动?”就得到了领导同志的关注。同志们写报告一定要在标题上下功夫,要醒目鲜明,要有意蕴,要能够引起领导同志的注意。

以上,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有关内容,就如何增强四个“练”谈了七个方面的看法,和同志们共勉。期望中心的同志们能够切实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强化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努力提高决策咨询能力和本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心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时间:2020年2月3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