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和:以创新思维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字号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如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伟大目标与任务?笔者认为应当遵循流域经济规律,以创新思维对这一千年大计进行研究和谋划。

流域经济的特点是流域经济规律的表现。流域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水资源供需必须平衡,水是地球上一切植物和动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是水沙情势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其中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在1972年至1999年曾因泥沙淤积而使黄河断流1028天。要减少黄河中的泥沙,要防治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而建设小绿洲、实行大保护就必须有水的供应保障。黄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区域,黄河径流总量陕县点测得为430亿立方米,长江径流总量大通点测得为9293亿立方米,黄河径流量不到长江的二十分之一。华北和西北等广大地区,其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0%,而径流量仅占全国的10%。黄河的水资源既不能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保障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这就必须从外部调水,将长江、淮河和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系统和供需平衡进行统一规划和谋划,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统一规划和谋划的产物。

尽管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但西线调水入上游方案问题甚多,难以实施。钱正英院士认为三峡水库引江济黄有三大优势:一是水源充足,三峡水库年平均水量为4300多亿立方米,调水100亿—200亿立方米有保障;二是调水处高程145—175米,对长江水能开发影响不大;三是工程施工、管理、保护条件好。郭树言、李世忠、魏廷琤在《从三峡水库小江引水工程研究》一文中对引江济黄工程做了专门论证。郭树言组织的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提出了《三峡水库引水入渭济黄济华北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从三峡水库年调水135亿立方米,利用天然河道和输水隧洞、穿巴山、越秦岭、入渭河、经潼关、进黄河,增加水资源。

流域经济的特点之二是河流上中下游治理和生态保护必须统一和协调,干支流治理和生态保护必须统一和协调。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而言,一是上中下游分居于不同的省区,必须改变“九龙治水”的局面;二是应防止“重干流、轻支流”的倾向;三是江河保持现状,岸上不断开发。

黄河上、中、下游的河道特性很不相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也不相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是中游途经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第四纪时期风力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黄土遇水极易流失。黄河水少沙多,生态环境恶化不仅表现在干流上,而且表现在支流上。泾河、洛河、渭河流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域。一遇暴雨,黄河支流的汾河、泾河、伊洛河、洛河、渭河等支流便洪水量猛增,挟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干流,并对下游区域造成严重威胁。正像长江中游的湘江、资江、沅江、澧江的洪水一样。由于黄河流域的暴雨多集中在夏秋季,在空间上多集中于支流流域,强度大,坡降陡。因此,黄河流域的水患治理不仅应重视干流,而且要重视支流,要在主要支流上进一步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拦蓄洪水与泥沙。在黄河支流未得到根本治理前,不宜在干流过度建设水电站。

流域经济的特点之三是保护和持续发挥江河的自然功能。这些自然功能包括引洪入海、灌溉、航运等。世界上的著名大河都是运输大通道。我国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可直达开封,经开封沿黄河逆流而上到洛阳。唐宋时,洛阳、开封的经济繁荣与水运密切相关,黄河在隋唐时期也具有强大的航运功能,但黄河的航运功能逐步丧失。在两千多年间,据史书记载,黄河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大的改道就有26次。也就是说,黄河下游未形成固定的河道,黄河河道在华北大平原摆荡,在河南、山东境内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威胁。

如何解决八百公里“地上悬河”的威胁?传统的做法是加高、加固两岸河堤而不改变河道,这本质上是属于“堵”,而不是“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能否考虑采用“导”的新思路,修一条八百公里长的人工大运河,将“地上悬河”变成地下河,通过人工建立的固定河道引黄入海呢?当然,这并未从技术上进行可行性论证。本文的大胆设想仅是“导黄入海”的一个新思路,它仍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有过修建都江堰、开凿离堆导洪分流的成功先例,有过修建一千八百公里京杭大运河的壮举。今日中国的国力和时代背景,也有能力修建新的导黄入海大运河。

流域经济的特点之四在于流域经济是开放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形成的,但流域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在政府主导和组织下实施并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的水患治理无不是在政府主导和组织下进行的。政府主导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相结合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的特征。

政府在对流域经济的管理中,至少有下述八大职能:一是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三是组织重大专题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四是组织并实施重大增水减沙工程、导黄入海工程;五是科学分配黄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六是改革与创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管理体制;七是推动鼓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八是组织并实施“市场失灵”的公益性生态保护项目。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应是绿色、生态、富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是各省区的发展主题。201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为58.52%,黄河流域除山东、内蒙古外,其他各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则只有46.39%。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全国平均水平是25973.8元,黄河流域也是除山东、内蒙古外,其他各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工业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看,全国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06元,除山东、河南外,其他各省区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效益主要指标偏低虽然与产业结构偏重型相关,但产业结构层次低、效益差也是客观事实。加快城市化进程应避免盲目扩大城市规模,而是应重点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大批现代中小城镇,完善城市体系和功能。加快工业化进程应当调整现有产业结构,用工业化的成果改造、提升第一二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从发展趋势看,黄河流域的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特色轻工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发展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新时代,黄河流域的振兴是必然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全面复兴的标志。

来源:微信号区域经济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27uRj4rmV7rvE-LvzhQFiQ 发表时间:2020年2月8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