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萌: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字号

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多次提出重要要求。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优势巩固提升,绿色动力不断增强,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弱项和短板。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切实做好这一“国字号”战略平台,把良好政策机遇转化为强大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在影响生态的因素中,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要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其中包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载体和生态制度。推进历史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生态智慧的深度挖掘,与当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绿色生态文化的融合。

明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做好《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增强全社会尊法、守法意识,培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培育引导机制,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全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社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创建评选的重要内容。做好生态文化载体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程、文化生态保护区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与建设,培育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开展鄱阳湖国际观鸟周、地球日、湿地日等具有江西特色的主题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及儿童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创建,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氛围,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内核作用。

不断增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重点抓好“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生态经济建设,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推行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培育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以森林资源和湿地等林业资源为依托,发展竹木资源深加工利用和林下经济。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循环、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绿色含量。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构建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培育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壮大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形成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加强开发区、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环境保护设施,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基地。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唱响“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鼓励发展具有江西独特优势的中医药、健康食品、养生养老,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构建具有本省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发展绿色保险,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编制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分类明确禁止和限制的环境准入要求。进一步统筹江西“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保护治理,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功能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体生态功能,严格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强化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空间和发展基石。

提升生态文明制度系统性和协同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系统安排,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动各项制度相互衔接,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结合江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践,建立健全各领域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等。

提升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落实河、湖、林管护主体、责任及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市场制度,培育生态保护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绿色共治共享制度,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综合运用机制。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损害的,终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制度的体系化,形成制度链,促进集成高效和协同增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skyskl/skyskl_jczx/201912/t20191231_5068172.shtml?COLLCC=2994471858& 发表时间:2020年1月9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