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特朗普为什么一定要除掉苏莱曼尼?
字号

1月3日,美军空袭巴格达国际机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袭击中身亡,同时遇袭身亡的还有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阿布·迈赫迪·穆汉迪斯等。美国对苏莱曼尼实施“斩首行动”,有其直接动因或导火索,同时也有较为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对美国—伊朗双边关系将产生较大影响。

冲击美国驻伊拉克使馆事件是此次“斩首行动”的导火索。2019年12月29日,美军对位于伊拉克及叙利亚境内的什叶派武装实施空袭。12月31日,数千名伊拉克人在美国大使馆外抗议美军的此次空袭行动,并试图冲击和占领使馆,但被驻守使馆的安保人员击退。在特朗普政府及更为广泛的美国国家安全界看来,冲击并占领美国驻外使馆是极其严重的事件,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此类认知源于美国对外事务的特殊经历:1979年伊朗抗议者占领美国驻德黑兰使馆、扣押美国外交人员长达一年多之久,成为美国人心灵上难以抹掉的阴影;2012年美国驻班加西使馆遇袭,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此次袭击中身亡,进一步强化了美国捍卫海外使领馆安全的意识。在国内舆论推动下,美国国家安全界将海外使领馆安全视为美国核心利益,对任何冲击和占领使领馆的行为极其敏感,难以容忍。

冲击美国驻伊拉克使馆事件发生后,特朗普政府认为,此类举动已经跨越“红线”,必须严厉回击。按美方评估,此次冲击使馆事件的策动和实施者是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而其背后则是苏莱曼尼及其指挥下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以此为契机,特朗普政府将针对苏莱曼尼的“斩首行动”提上议事日程,并利用苏莱曼尼于1月3日造访巴格达的一个短暂的“机会窗”,将该行动付诸实施。但对针对苏莱曼尼的“斩首行动”有其更为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

美国—伊朗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博弈是“苏莱曼尼之死”的重要背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以所谓“伊朗新战略”对德黑兰“极限施压”。从2019年开始,伊朗政府以“极限抗压”战略对抗、回击特朗普政府的伊朗政策。在打破美国“精准制裁”方面,德黑兰收效甚微,在波斯湾海域的施压,其效果也极其有限。但另一方面,伊朗在扩展地区影响力方面则风生水起。早在特朗普政府实施“极限施压”前,德黑兰先后借助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拉克战争、“阿拉伯之春”等地缘政治事件提供的战略机遇,利用教派冲突,在中东扩展影响力,且成绩显著。伊拉克战争后,伊朗策划、组织和实施地区影响力扩展的关键人物正是苏莱曼尼。

为对抗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苏莱曼尼及其领导下的“圣城旅”强化扩展影响力的活动,成为德黑兰“极限抗压”战略最为重要且最具成效的组成部分。从2019年春季开始,经过苏莱曼尼的一系列策划和指挥,“圣城旅”支持下的各色代理人武装逐步控制东起伊拉克,往西经过叙利亚、黎巴嫩,直至地中海东岸的中东北部走廊。苏莱曼尼的“圣城旅”及其代理人活动的区域往往是美国及其代理人难以施展影响的地区,且往往带有强烈的教派冲突色彩。在中东实施“战略收缩”的美国,面对苏莱曼尼取得的成就,除类似“强龙难斗地头蛇”之类的喟叹外,一时也无计可施。

换言之,在美国—伊朗“极限施压”与“极限抗压”的博弈中,美国在“精准制裁”方面让伊朗遭遇经济困难,但在扩展地区影响力方面,伊朗近年来频频得分,而其背后的主导力量正是苏莱曼尼及其领导下的“圣城旅”。因此,美国战略界近年来在承认苏莱曼尼卓越才能的同时,也视之为美国中东战略的“绊脚石”。冲击美国驻巴格达使馆事件为特朗普政府除掉这块“绊脚石”提供了理由。

“斩首行动”对未来的美国—伊朗关系将产生较大影响。鉴于苏莱曼尼在伊朗扩展地区影响力方面的突出作用,“斩首行动”使德黑兰的“极限抗压”战略遭遇严重挫折。尽管伊朗最高领袖很快任命了苏莱曼尼的继任者,但苏莱曼尼在中东建立的反美抵抗网络由各色武装组成,苏莱曼尼是这个网络的关键结点,继任者是否能得到各色代理人的一致信任,仍然是未知数。“斩首行动”至少暂时迫使伊朗扩展地区影响力的行动陷于停滞。如此一来,伊朗在与美国的对抗中更加被动。不排除德黑兰在困境中寻求妥协的可能。至于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报复行动,鉴于只会招致美国更严厉的报复,且对伊朗地缘战略态势毫无益处,很难成为伊朗决策者的选择。

来源:中国网,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61_216361.html 发表时间:2020年2月8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