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提升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语言能力
字号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应急语言能力既是国家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体现。此次疫情中,外地援鄂的医护人员因不懂当地人的方言而产生语言沟通障碍,新冠肺炎在某些外媒中被冠以“武汉肺炎”进行歧视性报道,网络谣言频现,防疫宣传标语中的语言暴力等问题,凸显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应急语言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应急语言资源储备的激活和利用,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语言援助。提升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语言能力,需要从体制机制、治理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健全国家应急语言治理体制机制。具体可包括,建立国家应急语言治理所需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协调机制,发挥应急状态下的国家制度优势,增强应急语言治理的合法性和政策决策力;建立国家和社会应急语言响应机制,提升应急语言援助的响应速度和执行力;建立国家和行业应急语言能力的标准及应急语言运用的评价机制,评估应急语言能力的等级及应急语言援助的效果。

二是增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储备。应急语言能力一般可分为应急外语能力、方言能力、少数民族语言能力、手语能力等,也可按照使用领域或行业分为应急医疗用语、航空用语、海事用语、网络用语等。国家可根据应急需求加强对应急语言人才的培养,重视应急语言人才的应急模拟操练,增强应急语言运用能力。建立应急语言人才库和应急语言智库平台,充实各类应急语言人才储备。

三是发挥社会在应急语言服务中的协同作用。国家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参与共治、协同联动。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需要发挥社会组织、行业领域、个人等在应急语言援助中的活力,使其成为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要充分发挥媒体、公益组织、学术团体、个人志愿者等在新闻叙事、语言援助、遏制谣言、治理语言暴力中的作用。在此次疫情中,由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和传神公司等机构自发组织的“战疫语言服务团”,帮助外地援鄂医护人员解决医患沟通中的方言障碍问题,体现了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应急语言服务中的作用。

四是提高应急语言治理手段的现代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问题,需要快速响应,精准服务。语音合成、大数据、智能翻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及时实施受害者救治、风险防控、心理干预等举措。此次疫情中,为降低病毒人际传播的风险,线上语言服务和翻译软件等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五是提升应急国际话语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要做好紧急状态下的国际话语治理。此次疫情爆发后,推特、脸书、优兔等社交媒体上,甚至某些海外主流媒体上都出现了对疫情的不实报道和歧视性报道,“武汉肺炎”“东亚病夫”“黄祸”等歧视性话语时有出现。要做好应急话语能力建设,及时回应国际关切,提升突发公共事件话题设置能力和多语传播能力,用公众能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http://theory.gmw.cn/2020-02/18/content_33566988.htm 发表时间:2020年2月18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