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邹欣:二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供给端修复快于需求端
字号

受经济秩序恢复和政策利好,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在金融条件较为宽松的前提下,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但常态化防疫持续存在,产能修复明显快于需求。多数可选消费增速明显回暖;投资主要靠房地产和基建拉动;出口韧性较强,5月底以来海外重启经济,外需由医疗防护物资逐步转向生产生活用品;由于国内疫情出现局部性反弹和南方汛期影响,CPI下行节奏阶段性中断,PPI由于油价回升通缩程度收窄。

二季度GDP增速增长3.2%,好于预期的2.9%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较一季度增加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较一季度增加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较一季度增加3.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

二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并且大概率在全球范围内表现最为亮眼。二季度生产活动基本恢复,加上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发力,主要经济数据明显回升,正在修复年初疫情带来的冲击。产业结构内部分化较为明显,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0.4%、14.5%和6.6%,明显快于其他多数行业。产能修复快于需求,但常态化防疫对线下人员聚集型服务业依然有较大影响。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下降2%,消费支出实际同比下降9.3%,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降低,终端需求疲弱制约经济修复速度。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至于下半年的政策会怎样进行调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作出明确安排。宏观政策既要考虑保持政策力度,也要考虑可持续性,未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也就是说,目前的政策是保持一定灵活性的,下半年会根据形势发展,根据‘六稳’的实现情况和‘六保’任务落实情况作出适度调整”。所以,三季度随着多数经济指标修复疫情冲击,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发力可能不如上半年,预计三季度GDP增速大概率转正。

二季度官方制造业PMI处于临界线上方

二季度官方制造业PMI呈V型走势,但一直处于临界线上方。二季度官方制造业PMI由4月的50.8%降至5月的50.6%后,反弹至6月的50.9%,较4月增加0.1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来看,二季度大型企业在临界线上方持续反弹,中型企业PMI呈V型走势,小型企业降至临界线下方。大型企业PMI由4月的51.1%增至6月的52.1%,增加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由4月的50.2%降至5月的48.8%后,反弹至6月的50.2%;小型企业PMI由4月的51%降至6月的48.9%,减少2.1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来看,二季度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货商配送时间位于临界线上方,原材料库存位于临界线下方,从业人员指数降至临界线下方。生产指数由4月的53.7%降至5月的53.2%后,反弹至6月的53.9%,较4月增加0.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由4月的50.2%增至6月51.4%,增加1.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由4月的48.2%降至5月的47.3%后,反弹至6月的47.6%,较4月减少0.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由4月的50.2%降至6月的49.1%,减少1.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由4月的50.1%增至5月的50.5%后,6月持平于50.5%。

从进出口来看,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在临界线下方持续反弹,全球疫情蔓延扩散对中国外贸影响较大。新出口订单指数由4月的33.5%反弹至6月的42.6%,增加9.1个百分点;进口指数由4月的43.9%反弹至6月的47%,增加3.1个百分点。

从价格指数来看,出厂价格指数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反弹至临界线上方,主要因为国际油价反弹。出厂价格指数由4月的42.2%反弹至6月的52.4%,增加10.2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由4月的42.5%反弹至6月的56.8%,增加14.3个百分点。

二季度官方制造业PMI处于临界线上方波动,与经济实际情况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可能是因为PMI是环比数据,经济正在从疫情冲击中持续修复,而且国际油价大幅反弹,通缩风险降低,所以官方制造业PMI指数好于预期,但结构性上存在一些隐忧。一是不同规模的企业景气情况明显分化,大中型企业情况明显好于小型企业,考虑到官方样本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二是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都在临界线之下,说明全球疫情蔓延对中国贸易影响较大。三是企业仍在主动去库存阶段,说明企业家对经济的前景预判仍不乐观。四是从业人员回落至临界线下方,说明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考虑到常态化防疫持续存在,主要月度经济数据有望在三季度恢复至疫前水平,但仍需一段时间修复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预计三季度PMI可能在临界线附近震荡。

二季度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投资率先转正

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降幅收窄,主要由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4月的-10.3%反弹至6月的-3.1%,增加7.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由4月的-18.8%反弹至6月的-11.7%,增加7.1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累计增速由4月的-8.78%反弹至6月的-0.07%,增加8.7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由4月的-3.3%反弹至6月的1.9%,增加5.2个百分点。

二季度投资增速降幅收窄,主要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但疫情期间政策发力和隔离期间积压的购房需求释放后,投资的后续反弹动能减弱。一是从单月增速来看,4月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22%、0.91%和1.06%,5月较4月增加3.13个百分点,6月较5月增加0.15个百分点,反弹幅度明显收窄。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然转正,但房屋新开工面积、购置土地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依然在负增长区间,房地产投资反弹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三是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在下半年明显弱于上半年。今年3.75万亿元的专项债中,上半年的实际发行额为2.37万亿元,占比63.2%,下半年还剩1.35万亿元。四是制造业投资受制于国内外需求疲软,拖累投资增速的反弹。

考虑到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有一定韧性,预计三季度投资累计增速大概率转正。

二季度消费增速修复疲软,可选消费反弹但汽车成拖累项

消费单月增速依然在负增长区间,常态化防疫和收入没有明显改善对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抑制,不过促销费政策对服装、家电、化妆品、日用品等可选消费有明显提振效果,汽车则由于前期需求集中释放在6月增速明显回落。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4月的-7.5%反弹至6月的-1.8%,增加5.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销售增速由4月的0%反弹至5月的3.5%后,降至6月的-8.2%,较4月减少8.2个百分点。另外,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11.4%,较1—4月增加4.8个百分点。

从15个行业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额当月增速来看,6月较4月,除汽车类,粮油、食品类以外,其他13个行业销售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反弹幅度靠前的主要是服装、家电、化妆品、日用品、建筑装潢。6月较4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增速分别反弹18.4个百分点、18.3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8.6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从6月的销售增速来看,5个行业负增长,10个行业正增长。5个负增长的行业分别为: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消费修复较为疲软。一是常态化防疫抑制居民消费需求。清明、五一和端午小长假较去年同期旅游收入明显下滑,长途旅行冲击较大。加上6月北京疫情反弹,居民对线下消费还是有一定顾虑。二是居民收入没有明显改善,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1.3%,加上全球疫情依然较为严峻,国内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也不乐观,也会抑制消费需求。三是汽车消费在隔离期间抑制的需求和自驾通勤增量需求释放后,6月汽车消费明显回落。但促销费政策对服装、家电、化妆品、日用品等可选消费有明显提振效果。

考虑到常态化防疫将持续较长时间、二季度密集的促销费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了消费需求,预计三季度消费增速大概率小幅反弹。

图1:15个行业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当月增速(略)

二季度进出口增速先降后升,出口韧性较强

二季度进出口增速虽然呈现V型走势,但好于预期,主要是由于防疫用品需求以及海外经济重启后生产生活产品需求修复,由于国内需求修复加快、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以及中美科技领域摩擦加剧促使企业囤积零部件使得进口增速在6月明显反弹。按美元计,二季度出口增速由4月的3.4%降至5月的-3.3%后,反弹至6月的0.5%;进口增速由4月-14.2%降至5月的-16.7%后,反弹至6月的2.7%;贸易顺差由4月的453.2亿美元增至5月的629.26亿美元后,降至6月的464.2亿美元,二季度贸易顺差为1546.66亿美元,同比增加508亿美元。按人民币计,二季度出口增速由4月的8.1%降至5月的

二季度金融数据分化,宽信用持续

从社融结构来看,社融主要靠信贷、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支撑,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表外融资降幅收窄,信贷和直接融资增幅较多。二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7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572亿元,同比多增1715.5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336亿元,同比少减1318.7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166亿元,同比多减1257.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602亿元,同比多增6038.4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多增9113.15亿元;政府债券增加2.21万亿元,同比多增6962.3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1205亿元,同比多增530.81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3万亿元,好于预期的2.84万亿元。另外,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较4月增加0.8个百分点。

从人民币贷款结构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居民部门贷款增加,短贷增加更多;非金融企业贷款明显增加,主要靠中长期贷款拉动。二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99万亿元,同比多增3.86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35万亿元,同比多增402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061亿元,同比多增235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同比多增1700亿元。非金融企业部门贷款增加2.73万亿元,同比多增95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为5200亿元,同比多增10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增加91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392亿元,同比少增575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同比多增1500亿元,高于预期的1.76万亿元。

M2持平于11.1%,M1先升后降,M0小幅回落后持平。6月末,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二季度金融数据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货币政策宽信用发力。一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疫情期间出台了多项防疫期间的特殊货币政策,在6月底前才会陆续退出。三是二季度股市逐渐回暖以及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有利于直接融资。但流动性较为充裕引发了一定的资金套利现象,引起了监管注意。7月1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第三十六次会议明确指出,研究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

考虑到特殊时期政策工具的逐渐退出、货币政策恢复常态化,预计三季度金融数据环比小幅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

二季度CPI回落走平,PPI触底回升

CPI方面,二季度CPI同比回落走平,主要受基数效应、猪肉价格波动和6月南方水灾蔬菜价格上涨影响。二季度,CPI同比由4月的3.3%降至5月的2.4%后,反弹至6月的2.5%,较4月减少0.8个百分点;CPI环比由4月的-0.9%升至6月的-0.1%,增加0.8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同比由4月的14.8%降至5月的10.6%后,反弹至6月的11.1%,较4月减少3.7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环比由4月的-3%降至5月的-3.5%后,反弹至6月的0.2%,较4月增加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由4月的0.4%降至6月的0.3%,减少0.1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由4月的-0.2%升至5月的0%后,降至6月的-0.1%,较4月增加0.1个百分点。

PPI方面,二季度PPI呈V型走势,主要受基数效应和国际油价反弹影响。二季度,PPI同比由4月的-3.1%降至5月的-3.7%后,反弹至6月的-3%,较4月增加0.1个百分点;PPI环比由4月的-1.3%升至6月的0.4%,增加1.7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来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由4月-4.5%降至5月的-5.1%后,反弹至6月的-4.2%,较4月增加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由4月的-1.8%升至6月的0.5%,增加2.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由4月的0.9%降至5月的0.5%后,反弹至6月的0.6%,较4月减少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由4月的-0.1%降至5月的-0.3%后,反弹至6月的0.1%,较4月增加0.2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出厂价格变化来看,在30个细分行业中,25个行业6月较4月同比价格反弹,5个回落。其中,石油类、化学系和黑色系行业增幅较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月较4月分别增加58.3个百分点、28.3个百分点、21.2个百分点和16.7个百分点。

从6月30个细分行业出厂价格来看,4个行业负增长,1个持平,25个正增长。4个负增长的行业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多数上游原材料出厂价格增速靠前。其中,6月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PPI同比分别为12%、9.5%、9.4%、9.2%和8.5%。

二季度CPI回落后走平,回落幅度不及预期。一是受基数效应的影响,去年同期物价水平小幅上升,导致4月和5月CPI明显下降。二是由于近期北京疫情导致冷冻猪肉无法大量入市、农户惜售和生猪出栏减缓,猪肉供应偏紧,叠加社会秩序恢复后猪肉消费有所回升,6月猪肉价格明显反弹。考虑到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在6月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猪肉价格上涨大概率是阶段性的。三是6月南方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部分地区蔬菜价格上涨。考虑到基数效应、猪肉价格有一定韧性、7月下旬后洪涝灾害有所好转,预计三季度CPI大概率在目前水平震荡下行。

二季度PPI触底回升。一是去年6月PPI快速下降至0,导致6月PPI环比价格虽然明显反弹,但同比价格降幅修复程度受限。二是国际油价从4月底开始快速反弹,反映到实物交割价格上有一定的滞后期,但6月时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基本恢复至疫前水平。考虑到基数效应和国际油价大概率在目前水平波动,预计三季度PPI降幅大概率收窄。

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金融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MOdzfX7ggLVipPuLBhN4mg 发表时间:2020年7月2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