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兵: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字号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受邀参加这个会议,下面先谈一下我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几点认识。

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差不多有一个多月时间我在西部调研,今天也在宁夏。我先后参与了关于西部大开发两个重要文件的起草,分别是201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以及今年刚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本人从2007年开始一直从事西部研究,对西部地区怀有深厚的感情。

首先,西部大开发20年来取得了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缩小了与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保障了国家的边疆安全、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外开放也有所增强。西部大开发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西部地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需要几代人长期奋斗的过程。

其次,尽管一直用西部大开发这个概念,但其内涵一直在逐步发生变化。第一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重在基础设施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二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改善同时,更加注重内生发展动力方面,如何通过开放来促进内生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注重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今年我也参与了西部地区一些省份“十四五”的规划,通过调研,我觉得现在西部地区发展自身最大的难点是产业发展,如《指导意见》强调西部全国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但西部地区的新能源消纳难题至今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最大的短板是创新和开放,最大的不足是人才,最大的现实需要是如何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与机制。

第三,《指导意见》第二十九条提出分类考核。现在西部地区发展出现分化,怎么来深入制定分类考核的具体措施,对下一步如何促进西部省份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我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主题与大家做个交流。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西部对内对外开放,突破人口和经济格局的束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西部地区都将数字经济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数字经济引发的产业革命将对西部地区在国内价值链中的分工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极大降低东西部地区合作成本,加速向国内价值链的更高层次攀升,促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经济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可突破区位条件限制,实现地理集聚和虚拟集聚的融合。数字技术具有跨越地理特征的优势,使得传统地理集聚的产业实现了跨区域合作。疫情期间,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一系列线上需求就突破了空间限制,出现井喷式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数字技术也让西部地区有机会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参与东部金融、信息产业建设。东部地区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需要设置大量服务器,西部地区温度满足散热需求、土地价格便宜,成为设立大数据服务中心最优选择。

数字经济突破传统公共服务“痛点”,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地大幅推进,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数字化转型,大大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居民通过在线教育、智慧问诊、人工智能远程操作手术等方式获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弥补西部地区专业人才稀缺、资金短缺引起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数字金融服务尤其是移动支付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金融服务网点少的问题。只要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即便处于偏远山区也能快速享受数字金融服务。

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加快西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基础设施、生产方式、创新模式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渗透,推动传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企业利用生产交易数据,直接对接消费者需求,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和效益。疫情后中小企业遭遇外贸困境,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利用电商交易平台数据优势,通过互联网直播+工厂的合作模式,直接将外贸产品转为内销,帮助中小企业销售产品,并以最低成本培育企业新品牌,开拓国内新市场。

数字经济带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区域经济创新活力。数字技术在政府治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浙江为例,以数字化为支撑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力提升政府行政效率、质量和公信力。在战“疫”中,浙江通过“一图一码一指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社区透明监管、疫情信息扩散,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这一成功模式很快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大大缩短了中国疫情防控时间。数字经济也推动国际物流、国际通关便利化和产品、服务标准化方面的改革,实现东西部地区产品和服务相互无差别传递,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和城乡地区经济的差距。据统计,我国2019年农村的数字消费增速全面超越了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东西部地区消费市场的扩大,增加物流服务和设施需求,带动区域内部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和城市集聚优化,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流动效率,激发东西部市场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

二、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当前,中美战略博弈叠加新冠疫情,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主动谋划新亮点、培育新动能。疫情期间保持高速增长的数字经济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动力,为西部发展融合搭建新桥梁,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动能。

(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在思想认识方面,要以全国一盘棋统一思想认识,发挥国家区域重大规划的导向作用,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要思想,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其作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来优先培育。在推进机制方面,要前瞻布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形成有行动方案、有支持政策、有评估体系、有激励监管的完整政策体系。在顶层设计方面,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制定数字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提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突出西部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落实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建设。以重庆为例,阿里巴巴与重庆签订合作协议,引入阿里云城市大脑、智能调度城市交通、旅游、环保等城市服务。超前部署“新基建”,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场景应用等。

(二)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塑造西部发展新优势

一是推进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考虑到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承载力,对纺织、服装、皮革、化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要筛选数字化转型潜力大、数字融合性强的企业重点培育,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利用生产和消费大数据,改变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合作方式,促进资源要素配置合理化。二是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后疫情时代,为稳定就业和消费能力,要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打通生产过程中的“堵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大力引进一批各行业数字化管理服务公司,培育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企业,针对各类中小企业提供可行的科学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营造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环境

一是加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创新。以出口为导向的对外循环发展模式更多的依靠国外企业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转换,在遭遇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技术“选择性脱钩”之后,产业链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因此,要统筹区域内数字经济领域的资源,在重大技术领域推进建立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加强跨区域技术合作,全力推进和支持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研究。二是突出抓好数字化平台创新。搭建区域创新平台、创新技术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打造区域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大数据商品的交易和运用。三是促进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应用。大力推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渗透和融合应用。借鉴东部地区数字金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索数字技术在金融、信用体系、民生福祉等领域的应用。

(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西部地区数字产业链和消费升级

疫情期间,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西部地区要利用“新基建”带来的发展契机,加快培育和布局一批支持数字技术全方位应用场景平台。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重大工程,布局区域级数据中心集群和智能计算中心等。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治理效率和科学性。可建立智慧突发事件应急平台,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实现对台风、暴雨、山洪等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报,为决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西部农业,开展智慧农业应用,实现对农业种植的智慧管控、产品追溯、监测分析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公共服务、居家生活、养老社保、文化旅游领域的智慧应用示范,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

(五)加强东西部合作,推进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体制创新

一是加快政府科技经济投入体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创新改革。消除市场壁垒,引入东部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给予技术攻关财税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对于创新人才,要消除科研项目立项、资金分配、产权认定等相关环节的不合理规定,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变成现实生产力。二是强化区域合作,探索数字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既要加快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广,将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经验和成功模式向落后地区扩散,也要做好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产业转移和承接工作,强化区域间产业对接,发挥比较优势。三是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积极参与关于互联网技术标准、使用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监管的共商共建共享,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走出去”奠定基础。

(六)加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领域的安全治理

一是坚持数字经济安全治理原则。加快制定关于网络设施、信息技术、跨境电商、数据流动等安全治理的规则。制定尊重知识产权,尊重用于保护隐私和个人数据的可适用框架。二是建立健全全社会数据共享和规范使用机制。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进跨地区、跨部门公共数据资源协同合作,完善政府、产业、企业、社会数据的整合和联通机制,加强公共数据采集、汇总、共享,形成“数据公共池”,促进政府和社会大数据的开放应用。加强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保障数据规范安全使用,做到数据使用可追溯。

谢谢大家,敬请批评指正!

来源:微信号“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https://mp.weixin.qq.com/s/piTgMZyP6Ew_Fm0UBIw7-w 发表时间:2020年7月1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