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杰:新时期西部大开发要重视机制创新
字号

曹文炼:谢谢董教授。下一位发言的是我们论坛的成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有请。

樊杰:谢谢主持人。尊敬的范秘书长,尊敬的各位论坛成员,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新时期西部大开发要重视机制创新”。

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折期。在改革开放40年里,从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无论是客观发展规律的要求,还是实际发展的效果,我国区域发展主旋律一直是“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明年,我们将进入“十四五”时期,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面向2035年、205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目标。

在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区域发展的一个目标,而且区域协调发展也应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的新动力、也同时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人口经济向我国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集聚的过程,当然,应积极推进的是人口与经济的同步集聚,在集聚中实现区域的均衡。另一方面,应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其中西部大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是一个关键的内容。

今天西部大开发和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应该说时代背景完全不同了。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也不同了。仅仅从西部自身来看,有以下重大变化。

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区位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是从全球战略格局,特别是从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将对全球格局发生改变的作用而言,二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去看,西部或者西部很多地区的战略地位、战略区位已经明显改变,成为我国推进国家安全和重构全球战略格局特别是发挥“一带一路”愿景在重构全球战略格局中关键作用的前沿地带、关键地区,同以往因地理位置处于内陆而边缘化、因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处于尾端相比,西部的战略地位是显著提升的,这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我一个重要前提。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发生在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领域的。大家知道,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西部大开发以来,生态建设改善了西部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包括矿产绿色开发在内的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取得的长足进步,都为西部大开发能够立足打保护基础上、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供了自然基础、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方面的重要保障。

第三个重大变化,是基础设施等建设改变了西部地区的投资营商环境。

西部地区这些重大变化,使西部大开发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条件和新的发展机遇。那么,如何选择西部高质量大开发的模式,成为决策的关键。正像刚才包括秘书长报告里面谈到的和其他几位专家谈到的,西部大开发依然应该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的转化,资源优势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如何确保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切实保障西部高质量大开发的综合效益能够最优,机制创新就成为关键。下面,我就两个机制创新问题进行讨论,这两个机制未来对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将会发挥关键的作用。

第一个机制,是如何消除西部科技创新短板、助推西部实施创新驱动的机制问题。

大家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就是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紧密相关的。无论是在西部布局156项工程还是三线工业布局,西部切实地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之路。在改革开放前的发展阶段,西部发展就是围绕着西部的重点产业,配套建设以企业的研究院所为技术研发核心,进而延伸发展了包括高校高等人才教育事业,形成了真正意义上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了西部在改革开放之前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最近我们的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和我国东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不断拉大,无论是人才、重大项目、专利还是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项指标,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都有所扩大。而且,东西部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要大于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换句话说,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各地区的发展都要转型为科技创新驱动,无论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发展,走科技创新驱动是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选择,这是高质量发展必然的要求。可见,西部已经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落后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如何破解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的难题,这关系着未来西部和东部发展差距的走势,而在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拉大还是缩小,主要看机制问题。

破解这个难题,更多的是要建立在全国创新体系、创新资源的基础之上。如何通过国家统筹创新资源,通过机制的建设,使得东部科技创新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多做贡献、主动贡献,重点通过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的新机制,驱动西部大开发,这是机制创新的首要问题。

第二个机制,是如何在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过程中、使得西部从利益分配中获得应有收益的机制问题。

大家知道,西部是我们国家相对贫困地区比较密集分布的地区,是我们国家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分布的地区。我们最近研究表明,在这些相对贫困地区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确实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以及资源禀赋的缺乏,成为总书记说的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区域;但还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区域,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但这些区域依然贫困。甚至一些区域资源已经得到比较大规模的开发了,区域和百姓依然是贫困的。这就存在着一个优势资源开发收益再分配的问题,存在着地方和百姓对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所享有的受惠权利的问题。在未来西部大开发中,应该建立新的机制,使地方政府特别是当地老百姓,在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利、改善生活、提高福祉,这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机制创新的一个重点关注的内容。比如通过将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资源、生态、环境等作为资本通过入股等方式,在资源开发中长期稳定收益、并并形成一个长效的增值的致富过程,西部大开发也才能真正成为通过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优势,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样板,成为有利于国家提升竞争力、又有利于地方发展和百姓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样板。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来源:微信号“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https://mp.weixin.qq.com/s/4cNQpPfOM7f-MWp_JVPKpQ 发表时间:2020年7月15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