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开放环保设施推进共建共享
字号

环境教育基地,或称环境学习中心,是指拥有环境教育特色资源的场所,通过专业人员的解说与教育活动,使公众在环境中学习,并养成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环保设施就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类型。迄今为止,公布了三批共1239家面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包括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四大类别。

环保设施开放虽然是面向全体公众,但调查显示,参访人数最多的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从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视角审视设施开放工作十分必要。

环保设施开放是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积极探索

环境心理学认为,个体行为与周围环境存在相互影响,并将这一过程称之为信息交换。其中,感觉为输入过程,即从环境中提取和接收相关信息; 知觉为输出过程,即对环境的识别和理解;行为为输出后过程,即对行为的选择和行动。

学校的课堂教育往往依赖传统书本和标准化测试,缺乏将概念化的知识学习与当地实际相结合。青少年学生以概念学习为基础,亲身参访环保设施,观看设施的运作,聆听讲解员的解说,感知设施环境中的氛围,并通过各种媒介开展互动。如此充分的现场体验不仅可以直接学习到许多鲜活的环境科学知识,还可以巩固课堂学习中已经了解的概念知识,进而内化为行动知识和自我觉知,促进环境友好行为的意愿。可以说,环保设施开放工作很好地契合了环境心理学和环境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是环境教育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积极探索。

环保设施开放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环境意识

环保设施开放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内心深处激发环境友好的情感和负责任的环境态度。设施开放提供了让青少年走进当地环保设施的机会,让他们感知并体验环保设施的运作以及当地环境治理的过程和成效。在此过程中和参访学习后,逐渐建立内在意识与外在环境的关联,有利于培养积极的、环境友好的情感,产生保护当地环境的责任感。

比如,通过参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学生可以了解个体活动如何影响当地的水生态环境系统;直观理解水从哪里来,被人们日常利用后,最终流向哪里;通过讲解员讲解,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可以说,设施开放工作不仅直接为学生提供了情境认知学习和情感培养的场所,而且还可能通过参访后的交流和分享,使得学生将学习成果和情感体验传递给学校其他同伴和家人,从而实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这有利于加强公众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最终达到构筑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目的。

细分参访人群,加强参访后的效果评估

环保设施开放即将实现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全覆盖”,这些丰富且便利的资源,为学校老师开展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素材,还将有效服务于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比如,通过实地探究法,以问题为导向选择一个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走进环保设施开放单位,探究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和解决方案,以此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系统性思维能力。

环保设施开放是一项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据观察,目前大部分设施开放还停留在简单的参访和听取讲解。笔者建议,细分参访人群,根据不同的受众,确立差异化学习目标和系统化课程方案。同时,加强参访后的效果评估,以便实现设施开放工作教育功能的精进和良性循环。比如,对于青少年学生群体,可以通过环保设施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教师共同开发的活动课程,打通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隔阂,使得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对于成年公众而言,设施开放既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环境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体现。

环保设施开放工作是新时期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拓性努力。那么,如何将设施开放工作可持续地开展下去?笔者建议,将环保设施开放工作与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全国环境教育基地网络,并在前期设施开放工作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下,积极推动双轨制,实现多元共治理念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新格局。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表时间:2020年7月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