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须系统推进
字号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是整个国家命运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日益紧迫。

近日,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个建设相融合,正在制定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有专门一篇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这充分显示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自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之后,有关“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该如何布局就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佐军。

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提高

中国经济时报:你是如何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 “十三五”规划中的地位?

李佐军:“十八大”已经明确提出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并且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系统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思路,党中央、国务院也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大政方针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生态明建设也将会在“十三五”规划中,以及未来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三五”期间需要把已经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予以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是整个国家命运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也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日益紧迫。

中国经济时报:“十三五”规划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与以往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有哪些不同?

李佐军:第一,“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经济环境不一样。“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即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向6%-8%的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提质增效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二,生态建设的内容不一样。“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生态空间、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等在内的完整体系,而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系没有这么完整。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不一样。“十三五”期间,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建立起来,特别是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将建立起来,各个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将更加明确。同时,新的环保法开始严格实施。

六方面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应该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李佐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向前推进,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行动。

第一,优化资源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即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等,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要加快淘汰“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企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第三,强化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其他新型污染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些污染的治理。

第四,加强生态建设和国土空间整治。生态建设包括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荒漠化治理、海洋保护等。同时,还要优化空间布局,整治国土空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等。

第五,加强生态社会建设。通过生态社会建设强化各个主体的生态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建设的行为中来。

第六,建立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健康推进的重要保障,只有把制度先行建立起来,才能引导社会各个主体朝着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前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试点试验,也必须规范成制度,才能持续发挥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以上六个方面“条条”的落实,还有“块块”的落实,即通过省、市、县、乡镇一级级地落实。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李佐军:一是凝聚共识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凝聚共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即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个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共同行动。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目前,这些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需要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协调,减少内耗。

三是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市场制度的问题。市场制度包括资源与环境产权制度,碳排放权、污染排放权、水权等交易市场,资源产品和环境产品价格形成制度等。通过市场制度高效率、低成本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建立生态文明统计、监测、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的问题。为此,要明确生态产品的边界,推进生态资产化,建立生态资产负债表,加强对生态资产变化的统计和监测,开展对干部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6月2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