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平台企业要为低碳发展作贡献
字号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绿色基建的实践已经展开,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都要面临巨大变革。为此,平台型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平台交易能耗。

平台型企业往往面临“减碳三环”:自身发展中的节能是“内环”,推动行业减排脱碳是“中环”,鼓励公众绿色低碳消费是“外环”。国内不少行业与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数字化基础薄弱,对于碳排放底数是多少、从哪里开始减碳搞不清,既缺少抓手,也缺少方向。从这个角度说,企业数字化与低碳化发展是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的。

阿里云张北基地是全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首个碳普惠试点项目,近三年来,以市场化方式交易清洁能源。截至2021年5月,共交易约4.5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在实现企业自身减排的同时,也为更多平台型企业提供了“绿色算力”。如果将目光投到消费领域,经测算,2005年,每10笔电商交易耗能可以煮熟4个鸡蛋;而今天只能煮出一颗溏心鹌鹑蛋,技术演进成为绿色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保障。面向未来,科技公司需要继续保持技术自觉,释放技术红利,推动自身、行业及全社会的绿色发展。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零碳经济,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初心。数字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要通过优化匹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今年的“6·18”,阿里巴巴没有公布总销售额,而是选择披露“绿色GMV”,这虽是一个小改变,但在行业中倡导了一种理念:平台型企业不能只比增速,更要比健康度;不能只比价格,更要比价值。曾经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技术重心是要确保获得平稳顺畅的商业价值,但现在必须增加一项,也就是推动实现环境、生态等社会价值。

无论是面向全球竞争,还是适应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要在低碳发展上增强紧迫感。当然也要看到,压力之下蕴藏机会。正如化石原料危机催生新能源革命、气候变暖带来节能技术进步一样,历次技术革命都是以对一种具体约束的创造性回应,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社会对“绿色算力”的需求还在不断增长,钢铁、电力、煤炭等行业实现碳减排对云计算“外脑”的需求也非常大,普通消费者对绿色物流、低碳商场等还有新的期待。

平台型企业以创新推动低碳发展,是在顺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在回应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此,平台型企业要立足自身业务,充分抓住经济社会环境变革的机遇,尽快实现企业自身的碳达峰、碳中和,也为培育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表时间:2021年7月9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