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文: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与绿色增长
字号

自2013年初开始,发展中心与施耐德电气联合开展了“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的中国创新和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李伟主任和赵国华先生任总负责人,我负责的产业部牵头组织实施。近期,我们基本完成了课题研究,形成了会议版报告,今天也已提前放在各位座位上了。在此,我简要报告一下课题研究的主要发现,也希望为各位思考中国的创新和绿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社会的整体图景可以概括为“一大背景和两大战略”。“一大背景”,是指以信息等多种新技术交叉融合发展为基础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酝酿兴起,预期将带来一种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两大战略”,是指各主要国家都在力推改革创新和绿色增长,通过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为绿色增长提供基础条件,同时通过宽领域的绿色增长导向为改革创新提供激励机制,最终实现创新、包容、可持续增长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

近年来,关于人类社会已经或即将迎来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论述集中涌现,比如“第三次工业革命”、“零边际成本社会”、“工业4.0”、“第二次机器革命”等。主要经济体也都在从战略高度迎接新一轮产业革命,把科技创新和绿色增长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大力实施“再工业化”和“再制造业化”,加紧布局新兴产业特别是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和深度应用。

我们认为,在重大危机后出现新一轮产业革命,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对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们有以下三个基本判断:第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内涵是“一主多翼”。“一主”,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泛深度应用;“多翼”,是指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的创新发展及其应用;上述技术创新及其应用还体现出交叉融合、群体发展的协同效应。第二,新一轮产业革命将呈现三大特征。从生产方式看,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特征。尽管大规模生产仍将占主导地位,但个性化生产方式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其单位产品的附加值也要更高。从分工方式看,将呈现制造业服务化、产品链一体化、产业链分工细分化特征。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加突出,制造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从产业组织方式看,将呈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特征。包括上下游企业间的垂直互联、区域内企业间的水平互联、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端到端的互联,一些企业将发展成平台型企业。第三,创新和绿色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特别是绿色增长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组成,这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最大新影响之一。与此同时,全球产业分工的传统体系可能会重塑,就地生产可能会提高国别经济成分。国际贸易结构也将出现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出口的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实物贸易比重将会下降。

新一轮产业革命不可避免给中国的创新和绿色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机遇主要包括超大规模国内市场、良好要素基础、社会普遍共识等方面;新挑战主要包括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调整、体制机制适应性调整等方面。当然,机遇和挑战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相互转化,机遇把握不好就变成了挑战,挑战应对得当也会转化成机遇。

在这种新形势下,要立足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转方向、换思路,必须加快实施创新和绿色发展战略。为此,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的转换,从被动跟随向主动引领的角色转换,从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相对割裂向高度融合的转换,从制造业、服务业各自分工发展到一体化发展的转换,从传统城市化道路向绿色智慧城市化道路的转换。通过创新驱动和绿色导向,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领经济发展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要实现这一蓝图,要抓住四个重点领域:一是走高效低碳工业化道路;二是走绿色智慧城市化道路;三是积极发展绿色智能建筑;四是提高全社会能效管理水平。

从政策来看,我们大致归纳了七个方面:一是强化全社会创新和绿色发展意识,切实转变观念。政府要营造一个“正向激励的好环境”,打造一些“反向约束的硬标准”;企业除追求“经济人”目标,还要做有道德的“社会人”;社会公众也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治理能力。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政府、市场能够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三是创新财税支持方式,体现绿色导向。四是加大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夯实人才基础。这是真正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五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虚实结合”。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融资机制是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六是协调推进多种市场交易制度,发展环保市场。在开展多样试点的基础上,尽早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七是积极推进多层次国际合作,加强合作共赢。包括,积极鼓励各国智库就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对话与合作。

来源:第十六届“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03月2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