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嘉瑶:加强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
字号

近日,据铁路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统计,今年全国将有超过1亿人“就地过年”,这意味着今年春节将会有大量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不能与亲人团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既是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治理的一大挑战,也是2021年春节期间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让亲人缺席的春节亲情不缺席,让困难群体在春节期间感受到亲情和温暖,不但关系到广大老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更牵动着外地劳动者的心。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安定、祥和的节日氛围。

增加疫情防控工作的温度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意义非凡,建议将个体关爱措施延伸至留守家庭,提升防控措施的精细化和人性化,以便更好地促进留守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增强其情感联结。对于不能返乡的人员,其工作所在地会给予适当奖励,如赠送网络流量、购物优惠券等,便利其在工作地的生活,缓解其思乡之情。建议留守家庭所在地也推出配套优惠措施,让关爱服务以家庭为单位发挥最大效力。例如,为空巢老人赠送网络流量或话费,方便家庭成员间经常联络或观看网络节目,丰富每位家庭成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再如,外地工作人员购买年货邮寄回家,所在地应优先保障留守家庭的派送服务等,让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感受到异地亲人传递的温暖。

拓展关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重视安全保障。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中的用水、用电和用气等设施进行入户排查,及时维修老化或损坏的设施,排除安全隐患。关照好特殊困难群体。对于没有实际照护人的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村(居)委会要协助乡镇(街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及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等,落实针对监护缺失儿童或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临时照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任务。防范老人被诈骗。子女应定期提醒老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老人防诈骗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人识别和防范虚假销售、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的能力。

提供健康支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增强健康素养。2021年1月,吉林省出现疫情“超级传播”事件,感染者多为老人,这反映出老年群体健康素养相对较低,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此,应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健康信息,提升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指导老人做好自身防护,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聚集,自觉服从疫情防控管理。做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春节期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不间断地提供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对于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居民,应开展巡诊服务和上门医疗服务。加强节日期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及转诊绿色通道。

加强情感交流。加强代际之间的互动。对于没有电话或者智能设备,以及使用智能技术有困难的留守家庭,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利用电话和网络视频等方式与外地家庭成员定期联络,加强代际之间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交流。重视心理问题和疏导服务。在亲人缺席的春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工作组织等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提供深度陪伴和心理慰藉服务。

开展学业辅导。为解决寒假期间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教育部门、志愿组织等主体应在学业辅导方面提供帮助。开展学业辅导服务既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也能减轻隔代家庭中老人的抚养焦虑。

加大资源统筹的力度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应动员一切力量加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确保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双胜利”。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政府支持保障、部门协同配合、村(居)委会发挥重要作用、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各方力量的统筹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做实、做细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

强化家庭的主体责任。赡养人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老人或儿童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因疫情影响造成照料或监护缺失的,应及时向村(居)委会报备相关情况,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落实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职责。村(居)委会要协助县、乡两级政府做好基本信息摸查并建立台账;定期探访并及时了解困难群体的生活情况;将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人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村(居)委会要及时通知并督促其家庭成员予以照料,同时报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加大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的关爱力度。督促教育部门、中小学校以及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发挥老年协会等互助组织和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在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

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关爱服务。组建乡镇(街道)、村(居)两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关爱服务。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深入城乡社区和家庭,提供专业化的关爱服务。

来源:《中国人口报》 发表时间:2021年2月1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