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达:构架农村发展新平台的有益尝试
字号

一块闲置地,连接起城乡人财物。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推出的“共享田园”模式,以土地为纽带,通过市场引导将农村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重新匹配,系统解决了乡村振兴“人、地、钱”三大难题,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纵览郫都的乡村振兴之路,有三方面创新值得关注。

创新之一:以土地权利共享实现要素聚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于城市,城乡生产要素很难自由交换和有序流动。一方面城镇生产要素难以进入农村,另一方面农村生产要素大量闲置、粗放利用,导致农村比较收益低下。“人、地、钱”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普遍难题,依靠“三农”自身无法有效解决,单纯依靠工商资本存在风险,仅靠财政投入也不可持续。“共享田园”探索并实践了“产业共营、环境共建和利益共享”的内生动力培育模式,建立了城乡联结的平台和多方合作、共享共融的利益共同体,通过产权共享,将农民与市民两个群体、城与乡两种资源集聚融合在一起,集体、农民、城里人在这片土地上各有其权、各得其所,催生了融合效应,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了探索。

创新之二:以“新村民”“新农人”吸引市民下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在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吸引有资金、有情怀、懂管理、有技术的城里人到农村,并形成市民与农民稳定的利益链接是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共享田园”创造性地提出“新村民”和“新农人”概念,凡是符合相关条件的市民,就可以成为田园“新村民”“新农人”,进而获得有期限的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承包地经营权,享有与原住村民共享产权、产品、生活和环境等权利。同时,通过完善考核和退出机制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提高了乡村振兴人才素质;通过产业共营,确保农民就地就业,留住了本土人才。在同一片土地上,市民与村民相邻而居、共同发展,将有效推动乡村建设。

创新之三: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实践“三农”发展新模式。“共享田园”是一种将各类资源集成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综合模式。该模式一是改进了生产方式,通过规划引领、精细整治、适度集中、订单生产,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实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化进程。二是优化了生产关系,变农民与土地的单向关系为“农民—土地—市民”双向关系,农民变股民、农房变客房、农产品现货变期货,消费者成为投资者和共建者。三是改良了生活方式,城里人到田园体验另一种生活,农村人在田园里接触到现代生活方式,双方共建城乡融合的新型社区,有利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表时间:2020年7月20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