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积极管理中资企业外向发展中的金融风险
字号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迈向投资大国,这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中资企业将持续存在对外投资需求。然而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一些重要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限制政策,美国为限制中国经济崛起则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金融制裁手段,中资企业外向发展的金融风险陡然增大,因此需要审慎地加以管理。

中资企业海外经营的金融风险可能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企业随时都有金融信息被泄露的可能,尤其是在跨出国境经营的条件下,企业金融信息可能会掌握在相关境外的金融机构手中,金融机构管理不善或有意为之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金融信息泄露。在敏感数据信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这种泄露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企业的后果。金融信息安全风险是境外经营企业所必须高度关注的风险。汇率风险可能是企业境外经营最常见的金融风险。尤其是近年来美联储持续推行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美元汇率处在长期动荡过程之中。境外经营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则暴露在汇率风险下,而人民币基本上属于美元逆相关货币,中资境外经营企业不得不高度关注美元升贬值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外汇管制风险可能是中资企业海外经营不得不警惕的金融风险。在国际货币政策收紧带来较大溢出效应时,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往往会因为资本外逃出现储备不足的情形,此时即可能推行新的外汇管制政策,导致中资企业投资本金和收益无法汇兑成外汇而回流。受逆全球化思潮影响,一些发达国家逐步收紧外商投资政策,给中资企业带来了投资政策变化引起的项目取消风险,导致中资企业蒙受重大财务损失。近年来这种风险暴露层出不穷。金融制裁可能是中资企业海外经营的最为凶险的金融风险。美国为达成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图谋,已经并正在运用其优势的美元体系、美国商业银行体系和美元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对中资企业海外经营活动进行打压,导致中资企业海外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甚至遭受较大损失。

面对逆全球化潮流所带来的国际金融风险的持续增大,海外经营企业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企业首先有必要对其面临的金融风险作出全面而深入的评估。应借助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相关金融风险的数据库,对金融风险的诱发条件和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多项风险因素进行实时检查,做好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预警,设计应对金融风险的预察。鉴于中资商业银行已经构建了覆盖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营网络,而且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和金融产品,中资企业海外经营应选择中资金融机构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以便在关键的时候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尤其是维护好自身的金融信息安全。基于分别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原则,提高企业自身的防泄密能力。主动、理性地管理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企业应在投资和进出口中积极主动地选择人民币作为主要的支付结算货币,同时努力使支付货种结算多元化;减少美元占比,以便在美元支付结算受阻时,可以便利地运用欧元等外汇进行支付结算,尤其是以人民币进行交易。避免将外汇作为投资标的,不参与汇率趋势性变化的外汇投资;而是与金融机构合作,采用金融机构提供的远期交易、利率互换、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来主动管理汇率风险。企业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对相关金融风险进行投保,如海外投资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转嫁出去,分散企业所承担的金融风险。

政府相关部门在中资企业海外经营金融风险管理中可以发挥十分关键和不可替代地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建立企业海外经营金融风险相关的统一、系统的数据库和信息体系,以便识别、鉴别、预警相关的金融风险;在风险来临时发出警报,提出应对策略,提供相关预警。加强管理金融风险的国际合作。强化出口信贷、主权债务处理、投资担保、解决投资争端、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持续加强与世界银行集团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以及出口信贷国际工作组等机制的沟通。通过针对性的国际合作,管控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与多国金融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和国际法律协调合作,推动双边、多边金融合作和第三方市场金融合作,以便在应对金融风险过程中形成有利于中资企业的国际监管环境。运用财政金融政策资源优势,支持、鼓励和保障企业海外经营,提升企业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政府部门应努力发挥企业所不具备的政府间沟通协调、宏观政策及规划、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功能,帮助海外经营企业更好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来源:新浪意见领袖,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20-10-23/zl-iiznctkc7282397.shtml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3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