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对立集团激战正酣之际,一场称之为“西班牙流感”的疫情在欧美暴发,并迅速扩散到全球。在约6个月的时间内,这场疫情夺去2500万-4000万人的生命,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此次流感也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
看到疫情给人类带来的这场惨祸,人们开始意识到,各国在展开大规模相互纷争之际,人类还面临一个更大的涉及人类本身生存的共同威胁,各国人民和政府只有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才能阻止和减少瘟疫对人类的祸害。在此共识下,世界卫生组织的前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应运而生,开启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克传染性疾病的进程。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更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身处世外桃源,不受传染病的威胁和伤害。
2019-2020年岁末年初,一种被称之为COVID-19的病毒不期而至,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安全挑战。
一、两种言行呈纷扰
正当新冠疫情开始肆虐之际,中美关系刚好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档口。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史上空前规模”的贸易战之后,两国在2020年1月15日最终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中美关系由急向缓。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世人普遍期待中美这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能够抛开成见、携起手来,像2008年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暴、2014年共同应对非洲埃博拉疫情引导全球应对共同威胁,并未世界的发展和协作提供稳定的预期。然而,从截至目前两国之间的互动过程来看,美方一直在发出一些让人困惑的信号。
一方面,美国对中国遭受疫情表达了同情,表示愿意提供支持和开展合作。特朗普总统多次公开表态,称美国全力支持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愿派遣专家前往中国,并以其他各种方式向中方提供援助。中方在极短时间内就建成专门的收治医院,令人印象深刻,这充分展示了中方出色的组织和应对能力。相信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毫无疑问一定能够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美方愿通过双边和世卫组织渠道同中方保持沟通合作。2月5日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表示:“感谢我们两国的很多人在有挑战性的环境下不知疲倦地工作,将援助物资送往湖北省的人民。这时刻提醒着我,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纽带是牢固的。”
许多的美国流行疾病专家和政策研究者也呼吁支持中国的抗疫行动,开展中美合作。例如,在2月5日众议院就新冠疫情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流行疾病专家Dr.JenniferBouey表示,中国正处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全面斗争的前线,医护工作者精疲力竭,检测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面罩、护目镜和手套都严重不足,不得不定量供应。美国公共卫生人士和医护专业人员应主动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并提供人道主义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她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构建一种现实的、连贯的美中未来在全球卫生领域开展协作的政策,并寻求与中国就共享哪些数据和遵守哪些规则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各界也积极向中国捐款捐物。美国国务院协调慈善机构向湖北提供了16吨的疫情防控物资。比尔·盖茨创立的盖茨基金会宣布提供1亿美元资金,用以在全球范围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其中500万美元已交付中国相关机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委会等积极筹措口罩等医疗物资,由联邦快递公司包机免费运往中国。有“病毒猎手”之称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染病学专家利普金教授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来华,同钟南山院士等中国同行一道对病毒进行研究,并表示愿无偿提供新型诊断试剂。
另一方面,美国有相当多的政客、战略精英、媒体在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仍从大国战略竞争视角对待中国。一些人甚至把疫情视为抑制中国崛起的机会。美国学者米德在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的文章中称,“中国这个巨型卡车因为某种蝙蝠病毒而止步不前了,尽管中国在控制疫情并重启经济,但这个正习惯于认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的世界,需要知道没啥东西,包括中国实力的上升,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
近期,美国一家智库发表了题为《大国持久战》的研究报告,建议美国的对华战略竞争应从“纵向升级向横向升级演变”,即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形成的相互确保摧毁情境中,大国战略竞争向战争这样的纵向升级的可能性下降的背景下,转向扩大竞争范围,这其中既包括在太空、网络、深海等新空间限制对手行动范围,也包括在舆论、经济、生物等综合领域遏制对手发展潜力。在各种势力的共同鼓噪下,美国发起了新一轮的对抗,并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极大干扰。
首先,利用疫情,渲染恐慌,制造隔阂,对中国横加指责。蓬佩奥声称,新冠病毒在中国爆发是其治理体制造成的。参议员科顿甚至表示疫情是中国的生化武器的泄露,他指控病毒可能是中国的生物战计划。《纽约时报》不断发文指责中国政府控制疫情不力扰乱了国内外民生,唱衰中国经济会因为疫情遭受严重打击。美国CNBC电视台称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中国的国际形象会在未来日益黯淡。
其次,继续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对华实施打压,推动中美经济“脱钩”。2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取消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经济体享有的WTO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举行,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会上警告各国不要与华为公司做生意,并同时呼吁其他国家在全球竞相发展5G网络之际与美国合作。佩洛西甚至警告欧洲国家,声称如果它们让华为参与推出5G技术,将是“选择独裁而非民主”。2月17日,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制定针对华为公司的贸易新限制。美国将试图切断华为的半导体供应,全世界所有有意使用美国设备为华为公司生产芯片的公司都必须获得美国许可,美国芯片业人士称这将切断中国获得关键半导体技术的途径。
最后,在政治上制造事端,不断抹黑中国。1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19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这是继2019年通过香港法案和涉疆法案之后,美国国会的又一对华重大挑衅行动。2月18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五家中国主流官方媒体机构认定为“外国使团”。蓬佩奥近期更是在各种场合在新疆、宗教、孔子学院、一带一路、南海、5G、等问题上频繁指责中国。
二、共克时艰是正道
传染病跨国传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威胁。作为全球卫生安全重要行为体的中美两国曾携手努力,共同应对流行性疾病对国际社会带来的挑战。21世纪初至今,全球先后多次被严重的跨国传染病所侵袭,中美两国在危机中拓展交流,在实践中相互磨合,通过借助政府之间、卫生机构之间以及科研学术界等多层次的机制互动,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03年起,中美两国政府明显加强了双边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合作。SARS疫情在中国消退后,时任美国卫生部长汤普森访华并与中国卫生部签署了合作关文件。2004年,中国出现N5N1型禽流感病毒,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与美国疾控中心首度合作,提升两国在疫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2005年,两国政府启动了“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计划”,并于同年创立了中美卫生保健论坛。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在美国和墨西哥暴发,并迅速席卷全球。鉴于此前的合作基础,中美两国很快实现了信息和技术共享,从而快速推动疫情的国际监测和相关疫苗开发工作。同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在随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中美两国承诺“在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监测和报告方面加强合作,其涵盖范围包括H1N1、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等”。2013年,新型禽流感病毒H7N9在中国出现。中国率先研发出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并与全世界分享,从侧面促进了美国疾控中心和私人制药公司的疫苗开发工作。在整个H7N9病毒爆发期间,中美两国的疾控中心共享数据并开展联合研究,并在全球范围内分发病毒检测试剂,获得了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中美两国迅速启动医疗援助,并在非洲进行了实地合作。
可以说,中美在医疗领域的合作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日前,《华盛顿邮报》一篇题为《美国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中卫生合作崩溃。这是成本》的文章发出呼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中卫生合作得到培育和发展。战略科学合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在应对新出现的感染等风险方面开展合作,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来源: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论坛,https://mp.weixin.qq.com/s/jGb-Nbz0Nn3cRFI-d2ptdw 发表时间:2020年4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