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丽娟、宋建军:新时代全国地质调查需求研究
字号
目前我国地质调查工作面临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区域地质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加速分化趋势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亟待转型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2013—2017年全国和31个省(区、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与格局,在对202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需求的变化趋势。结合各省(区、市)在全国的战略定位,以及新常态下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各省(区、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转型方向,为“十四五”时期全国地质调查部署提供依据。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地质调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支撑保障的基础性工作,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要求,地质调查工作也进入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阶段。新常态下,中央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地质工作的外部环境以及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地质工作应坚持“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定位,全力推进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三大转变。从地质工作对象来看,应由矿产地质调查为主向“山水林田湖草矿生命共同体”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与评价转变;从工作领域来看,应由以服务地质找矿为主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城市建设及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等领域拓展;从各省(区、市)地质工作的重心来看,应基于各自在全国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转型方向,强化并提升地调工作对各地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

1.1 经济总量及增速变化

2013—2017年,各省(区、市)经济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从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情况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9省份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位居前列。2013—2017年,上述9省份GDP占比的平均值均在4%以上,9省份GDP之和占全国的比重达57.2%;福建、上海、北京、安徽、辽宁、陕西、江西、广西、重庆、天津等10省(区、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GDP占比的平均值在2%~4%之间;云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贵州、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12个省(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均不足2%,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国的比重不足15%。从各省(区、市)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看,东北三省以及山西、河北、内蒙古等资源型省(区)GDP占比下降幅度最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少数省份占比上升幅度较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GDP总量比例为2.5∶1∶1。西部12省(区、市)经济总量与中部六省大致相当,中西部之和约为东部地区的4/5。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为龙头,沿海沿江地区为基本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31个省(区、市)经济增速呈现分化态势,东部沿海外向型经济增长放缓,东北三省和山西、河北、内蒙古等资源型省份经济下行明显。从增长速度看,西南地区近5年来经济增速加快,后发优势逐步显现。从增速的变化趋势来看,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地增速放缓。2017年有22个省(区、市)增速超过了全国6.9%的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市)有8个,包括河北、北京、辽宁、内蒙古等,全部为北方省(区、市),中国经济“南高北低”的格局进一步稳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其在由大到强、由速度向质量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西南地区经济增速稳中有升。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其他地区差距缩小。

人均GDP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均GDP整体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变化趋势上看,2013—2017年,除东北地区人均GDP下降了8.35%外,其余地区人均GDP均有所增加,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19.45%、17.19%、12.65%。根据固体矿产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间存在S型的曲线关系,即“S”形理论,2013年我国人均能源需求处于增加阶段的省(区)有4个,分别是贵州、甘肃、云南和西藏,均位于西部地区,其余大部分省(区、市)处于人均能源需求的转折点,即需求的增幅由升转降;到2017年,仅甘肃省仍处于人均能源需求增加的阶段,对能源需求增幅减少的省(区、市)不断增加,这与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基本一致。从中长期来看,在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尽管能源消费总量仍有增长,但传统的化石能源比例逐渐下降,清洁能源消费的比例逐步提升的趋势将进一步凸显,对于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勘查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1.2 人口总量变化

从人口规模和增长率的变化情况看,东部地区集聚了较多人口,常住人口数量占全国比重由2013年的38.24%增至2017年的38.44%。东部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对于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持续增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区域人口呈净流入态势。中西部地区人口占比均在26%~27%之间,近年来呈现出小幅增长的趋势。东北地区常住人口2017年比重降低至7.83%。从常住人口的增长率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较高,分别为2.89%和2.98%,均高于全国常住人口增长率水平;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的人口持续性流出依旧明显,人口增长率为-0.92%。从人口流动的角度分析,《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现象,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关。人口流动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劳动力伴随产业流动的过程也将会再次优化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也会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1.3 城镇化水平变化

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13年的53.7%增至2017年的58.52%,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乡村人口数量的逐渐减少,成为人口结构变动总体趋势。分四大板块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化率水平较高,但增幅较小。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向成熟阶段迈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全国城镇化率接近60%,城镇化速度逐步放缓、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形势下,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呈现出速度和质量并重、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的特征,中部地区将成为城镇化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意味着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六大城市群对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增长将加快。

二、全国及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2.1 经济总量与增速预测

本研究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提出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税收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2000—2017年数据为基准,对2018—2025年全国经济总量与增速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小幅下滑的趋势,但整体上仍然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18—2020、2021—2025年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2%、5.6%。经济增长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产业结构看,2018—2025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幅分别为-0.6%、-5.0%和5.6%;预测到202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8.3%、33.8%和57.9%。

2.2 人口总量及增速预测

本研究采用人口自然增长预测法进行人口总量预测。结合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成果①以及《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目标,考虑到“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预计到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全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人口结构方面,预计2016—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转移势头有所减弱,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全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变,但人口将持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从人口流动角度来看,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将成为持续吸纳新增流动人口的主要地区,河南、安徽、重庆、湖北等地将成为人口流出的主要区域;西北和西南省份多属于人口数量平稳发展地区,人口密度将呈现有稳中有减的态势。

2.3 城镇化水平预测

本研究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中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趋势,基于我国1980—2017年的城镇化率历史数据进行拟合。预测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化率总体上不断提升,预计在2019年突破60%,2020年城镇化率为61.68%,到2025年达到65.77%,平均每年提高0.87个百分点。各省(区、市)增长幅度虽有所不同,但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仍将继续维持。从中长期看,我国城市发展仍有较大潜力空间。无论是城市功能向周边地区进行疏解,或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调查工作均将为城市建设和运营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从城镇化的形态来看,未来我国主要以城市群为发展载体。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基础设施联系。因此,围绕城市群等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如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以及灾害地质等,将是未来地质工作转型的主要方向。

2.4 经济增长新空间预测

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看,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逐步巩固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经济轴带。从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性区域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将成为区域发展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区域。

三、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迫使地质勘查重心转移。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新兴产业正在快速成长,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矿产资源将逐渐成为需求重点。清洁能源和战略性新兴矿产集中区的资源调查、潜力评价、技术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将是未来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重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地质调查工作领域延伸。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应从传统的地质找矿向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等“大地质”方向发展。从需求侧看,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产业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形成,为地质找矿开辟了新空间,为地质工作拓展了新领域。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新契机。“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雄安新区等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地质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信息网络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深度融合,为创新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合作模式、打造全球和区域地矿产业链提供了契机。

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地质工作与城市融合发展。根据前文预测结果,未来城镇化潜力巨大。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将对城市基础地质工作、城市地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城市地质安全预测预警体系建设等提出新要求,包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空间开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饮水安全、城市智慧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地质工作的支撑。构建地质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地质工作体系势在必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发展新空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地质工作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领域提供了发展新空间。

四、各省(区、市)地质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地质工作应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着眼长远谋划,改变以往以服务地质找矿为主要任务的工作重心,从服务对象、调查内容与形式、成果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结构性调整,向全方位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城市及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等领域拓展,逐步形成“大地质”工作体系。具体而言,各省(区、市)地质工作转型发展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演变,地质调查工作也应逐渐从资源型向资源环境型、社会服务型转变。

从各地区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来看,对于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河北、安徽、青海、江西、山西、西藏、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11省(区),未来重工业仍处于主导地位,资源能源需求量大。在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勘查,并进一步提升基础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等工作。针对目前已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的省(区、市),如山东、内蒙古、湖北、重庆、陕西、辽宁、吉林、宁夏、湖南、海南、河南、新疆、四川等13省份,资源对经济发展约束压力仍很大,地质工作开始面向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转变,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而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市)已步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工业化发展趋于稳定增长阶段,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需求将提升。同时,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区、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区,未来地质调查工作应加强城市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防治、海洋地质调查与评价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

从重大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一是服务以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在这些区域应尽快加强城市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热地质、灾害地质等工作,尤其是重大民生工程地质选址、区域地质调查评价等工作,加快建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和地质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建设。二是服务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如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中部地区湖南、湖北等省份,亟需开展新能源勘查、地热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工作。三是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战略,亟待展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评价、矿山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工作。四是服务民生与乡村振兴的美丽中国建设战略,需要提升民生地质、农业地质、地质遗迹等工作。五是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需要提升基础地质、海洋地质、资源能源地质、环境地质等工作。

从各省(区、市)在全国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随着重大国家战略的不断实施与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断重塑。各地区应对标其在全国与区域发展战略定位(表1),以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转方向、调结构,建立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地质工作体系。如农业大省山东、河南、四川、黑龙江等,提升农业地质、环境地质等工作将成为重中之重;资源型省(区)如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贵州、东北三省等,作为全国重要(新)能源基地,新能源资源勘查需求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省(区),如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江西等,需加强生态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等工作。

五、结语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地质工作格局势在必行。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仍将维持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为龙头,沿海沿江地区为基本支撑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将成为城镇化未来增长的主要空间,将吸引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也意味着围绕城市群等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等工作,将是未来地质工作转型的主要方向。各地区应以其在全国和区域的发展战略定位为引领,使地质调查工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民生改善等深度契合,实现从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从单纯地质找矿向服务于资源环境等领域转变,更好地发挥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发表时间:2020年4月17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