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臣:以理性平和国民心态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字号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纲领文件,也是进一步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凝魂聚力创造新时代业绩,固本培元铸就新时代精神。其中,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则是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行动旨归。

涵养积极进取的国民心态,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

爱国是心之所系,也是情之所归。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是要涵养积极进取的国民心态。积极心态是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肯定性思维和可能性思维,即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从正面和可能成功的一面去思考问题,勇于直面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积极采取行动,努力解决问题,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充满希望与信心,因而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挫能力。中国人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家认同感,关注国家发展,尤其关注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高度赞扬和积极肯定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积极的国民心态,就是既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现实国情和外部环境,能正确认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相信在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应对一切挑战。

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心理状态。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就是进取心。具有进取心的个体,会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不贪图安逸、满足现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的国民心态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力是其中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要素,要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夯实涵养理性平和国民心态的物质基础。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既不落后于时代,也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涵养积极进取的国民心态,要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既有风险忧患意识,又有历史机遇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我们要顺应历史为我们指明的方向,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夯实中国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涵养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爱国是悦纳不同,也是开放包容。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涵养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开放的心态是既接纳自己,又接纳外界事物。接纳自己,就是承认自己认识和能力的局限性;接纳外界事物,就是指有意愿去接触、了解、学习外界新鲜事物,不断拓展自己认识和能力的边界。开放,相对于封闭而存在。开放心态既是坚定中华民族文明自信的矢志不渝,也是兼收并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海纳百川。开放的心态使我们尊重差异、悦纳不同,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在认同本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的程度空前紧密。在与世界的交流互动中,中国人的国际视野不断拓宽,国际胸怀更加宽广,逐渐塑造出更成熟、更自信的国民心态。

包容,即面对不同和差异时宽容、接纳、不排斥,表现为博采众长的格局和包容多样的胸怀。它反映一个国家的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也体现为国民的博大胸襟和非凡气度。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智慧,要尊重和保护世界文明差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不同文化背景组成的世界里,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同时,包容是有原则的、有底线的。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让多元文明共生并进,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涵养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进来。既增强中华民族的文明自信心和认同感,又以一种平等包容的态度尊重不同文明,欣赏不同文明的独特价值,使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涵养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爱国是炽热情感,也是理性平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要涵养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理性的心态即以客观、冷静、理智、科学的心态来处理问题,而不盲目、轻信、冲动和意气用事。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是理性的基础,强调理性并不是否认情感的作用。爱国主义的情感和理性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就不会形成坚定的爱国信念。但爱国不仅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还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透过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理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爱国要有实际行动,更要看实际效果。爱国的目的,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立足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放眼世界,法律是人类消弭纷争的共同语言。牢牢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做最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行为,而不是一成不变或不计后果地释放自己的爱国热情,炽热的爱国情感才不会演变成盲目的冲动和偏激的行为。

平和是一种稳定、健康的情绪状态,表现为人们能够客观、冷静、理智和科学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并毫无偏见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平和的心态使人不易于为情绪所困扰,与急躁、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相对应。有些人认为,负性情绪一旦出现,就要想办法立即让其消失。但事实是,一个人的负性情绪存在有其合理性。正确的做法是对负性情绪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可能出现悲观、焦虑、浮躁等负性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很可能导致偏狭和片面地看待问题,从而产生社会负能量。平和的心态就要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处理国家内部问题、应对外部挑战。

涵养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要引导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以和为贵。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夯实中国发展的物质基础,增强中华民族的文明自信,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来源: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2020/0729/588306.shtml 发表时间:2020年7月29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