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四五”经济增长动能研究
字号

“十四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具有承上启下、接续奋斗的里程碑意义。在新冠疫情冲击和中美摩擦加剧的双重影响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明显增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真研究和积极培育经济增长动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十分必要和迫切。本课题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提出重点培育壮大“七大新动能”,健全完善“四项保障机制”。形成如下研究报告,供参阅。

一、动能转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我省作为长三角重要成员和欠发达省份,推动三大变革的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紧迫。

(一)推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固有规律。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先上升后下降,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例如,日本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4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百分之十几。我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2013-201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5.3%下降到31.2%,投资拉动增长的动力越来越弱。只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推动动力变革,以动力变革促进效率、质量变革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就是要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

(二)加快动能转换是我省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当前,我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亟待加大调整力度、加快动能转换。一是传统产业占比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据省经信厅调查分析,我省传统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总量的75%左右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耗能产业占31.5%。传统动能主导地位尚未根本改变,转型升级势在必然。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带动力不强。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加速成长,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业资本等配套支持,新兴产业总体规模不大、集约化程度不高、带动力不强。截至20203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共有423个,江苏、浙江和上海基地数分别全国第1、第3和第4位,我省在全国排名第13、仅14个2019年全国战新产业领军企业百强中,沪苏浙入围数分别为4家、12家、9家,而安徽仅有1家、排名靠后。三是服务业发展不足,主导作用不明显。2019年,我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8%,低于全国3.1百分点,分别低于沪苏浙21.9、0.5、3.2个百分点。四是科技成果转化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如,2019年我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452.72亿元,居全国第14位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675.59亿元、974.43亿元、1522.21亿元,全国第3位、第9位和第4位。此外,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对外开放度不高等等,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 

(三)培育壮大新动能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采用灰色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两种模型测算,并考虑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预计“十四五”末,我省GDP总量可达6万亿元左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人均GDP可达10万元左右。要实现我省“十四五”发展目标,既要靠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撑,更要靠内生动力的培育壮大。放眼全球和未来,当前及“十四五”时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其程度和深度现在还难以预料,一些专家学者甚至悲观地认为,可能会出现类似1930年的全球经济大萧条。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唯有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培育新动能是应对新挑战、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必然选择

二、重点培育壮大“七大新动能”

综合考量各类要素资源,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我们认为,“十四五”时期,我省要重点培育壮大创新发展、“两新一重”、消费升级、数字经济、改革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七大新动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可持续的动力支撑。

(一)创新发展驱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8位,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融合的创新驱动机遇期,创新既是我省的最大优势,也是赢得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十四五”时期,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地,把我省创新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优势。

一要继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我省科创资源丰富,2019年大科学装置数居全国2、科研水准居全球前列2019年末拥有高校112所、科研机构超6000家,在皖院士38人,柔性引进院士235人。“十四五”时期,要依托合肥国家实验室、“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重大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更好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抢占先机、赢得优势。争取新建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强光磁”等2-3个大科学装置形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支撑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全力推动“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结合新冠疫情警示和启示,支持中科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在安大等增设医学部(医学院),争取沪苏浙高校及科研院所来皖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办学。聚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激励聚集“两个重点”,强化制度建设,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增强创新动能。

二要锲而不舍推进产业创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十四五”时期,要坚持“科创+产业”道路,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向全产业链和中高端迈进,构建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新产业集聚发展“两手抓”,突出绿色、智能、服务型制造发展方向,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优化提升家电、建材、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传统产业,打造新型“铜墙铁壁”;做大做强芯片、平板显示、装备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业,打造“芯屏器合”新格局;大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5G、江淮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谋划布局一批数字经济平台和数字产业工程,打造“大智移云”新牵引。开展产业链升级行动,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协同创新,推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打造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制造基地、领军企业和优势品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

(二)“两新一重”推动。面对新冠疫情对全球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强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 “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十四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增动能、强弱项、补短板、调结构,因地制宜强化“两新一重”项目建设,适度超前谋划,加强联动和协同作用,使投资落在“刀刃”上并形成合力,推动全省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新基建”建设,不仅是当前稳投资稳增长的重要突破口,从中长期来看,还是推动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重要支撑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和裂变功能。瞄准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着眼国内需求,以应用为导向,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特别是拓展5G应用,加速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并提升互联互通质量,推动信息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消费市场发展,为新型城镇化赋能。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更多引入社会资本、民营经济,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

二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既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更是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路径。2019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8%,低于全国4.8个百分点,与世界发达国家80%左右的差距更大。差距正是潜力所在。“十四五”时期,我省要坚持把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锲而不舍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对标对表沪苏浙,以一体化、同城化为目标和抓手,高质量推进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皖北城市群等三大城市群建设,深化与沪苏浙、省内其他城市与合肥、省内城市之间“三个联动”,构建安徽新型城镇化的增长极和增长带。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要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要突出“人”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更好地改善和满足民生需求,让改革开放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要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目前,交通、水利、能源、电力等传统基建依然占据我国全部基建80%以上的份额,在拉动投资、解决就业方面的作用突出,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我省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巩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优势,并对“新基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托举作用。突出抓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实施高速公路攻坚工程、干线公路提质工程、综合枢纽增效工程和港口航道升级工程,加快合肥新桥机场、阜阳、池州机场改扩建,启动一批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持续实施淮河、长江干流治理,加快“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区域能源互济互保,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三)消费升级拉动。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2019年,内需对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9%,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达57.8%,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我省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3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884.5亿元,增长8.2%,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37元,同比增长12.3%,人均绝对值比全国低2422元,增速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23782元14546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额为9236元,差距较大。“十四五”时期,要充分挖掘城乡居民消费潜能,着力推动消费升级特别是农村消费结构升级,让消费这“马车”跑得更快

一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消费结构正向享受和发展较高层次需求升级。如,2019年我省限上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3%高于限上商品零售增幅2.4个百分点要主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以扩容提质为目标,进一步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全面开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三提”行动,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商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发展;高品质打造黄山徽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2019年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8.5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20.7%,若加上网上服务性消费,网络消费的规模更大。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大力发展绿色、智能和在线消费,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绿色智能产品供给,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二要加快农村消费升级。从城乡消费结构来看,“十三五”以来,我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2.8%,高于城镇居民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2019年我省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29.5亿元,增长12.2%,高于城镇市场2个百分点。农村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十四五”时期,要以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能力“双提升”为着力点,以农村商贸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改善为关键环节,以提高农村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健康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村消费量质齐升。加快释放农村居民发展型、品质型消费需求潜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商贸中心、养老机构、休闲健身场所建设,促进汽车消费和家电更新换代。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健全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强化农村通讯、物流、触网培训等基础工作,启动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十百千”示范创建活动,力争期末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100个以上省级示范乡镇以及1000个以上“电商村”。

三要优化消费环境。“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建立主要行业、特色产业、新兴领域和重点场所放心消费创建标准,在全省创建一批放心消费示范点、示范商圈、示范城市,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与沪苏浙共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健全公示、警示等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机制完善重要产品质量管理、追溯和召回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大力提升质量品牌,做强做优做大品质商品、品质服务,积极发展品牌经济

(四)数字经济引动。当前,全球已步入数字经济时代,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是新时代“兵家必争之地”,要更加突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的目标要求,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从2014年到2019年的六年时间里,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贡献率;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未来五年仍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到2025年其规模有望达到60万亿元。据埃森哲公司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我省要加快“数字江淮”建设步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升级,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一要强基础。《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31个省市中排名落后,而沪苏浙位列全国前五。2019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不到100部/百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4.4部/百人),居全国倒数第2位。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坚持点上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全面建成高水平全光网省”,布局建设一批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新基建”重大项目,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二要拓平台。截至2019年末,全省近500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实现5000多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数字经济领域各类国家级试点示范入围数均处于全国前列。“十四五”时期,要深入实施“皖企登云”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工业APP,培育一批专业型、功能型、数据型互联网服务平台。依托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淮南市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宿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智慧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宿州、淮南为两翼,各地多园区共同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布局。支持合肥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开展数据治理、数据应用、产业发展、生态培育、人才引培等方面创新试验,及时复制推广一批创新试验成果。

三要促融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全国各省市“工业数字化”平均指数为34.1,安徽省以44.48位列全国第一。未来五年,要持续深化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中国声谷”建设,大力推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形成“数字+”与“+数字”相辅相成、互补转换的良好格局。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城市、教育、医疗、交通、文旅、就业、养老、公共安全等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支持省内外、国内外加强合作,尤其注重长三角地区的对接合作,推进各类数字经济资源的开放共享和统筹利用。

(五)改革开放促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安徽奋力崛起的不二法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严重受阻。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各项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安徽拥有厚重的改革基因,小岗村已成为中国改革的时代标签。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要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也是我省“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主动顺应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总体战略布局,全面融入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一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国企国资、“放管服”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要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扩大覆盖范围,力争期末改革村数达100% 2019年改革村数占比首次突破50%);支持各地探索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改革试点,提高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利用率,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我省农村综合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力争在国企混改激励机制、国资国企监管、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新突破,再打造2-3家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跻身世界或全国500强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基本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国有资本发展新格局。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坚持中央顶层设计、省级统筹谋划和基层改革试验相结合,围绕“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监管更强”,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扎实开展创优营商环境升级版提升行动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升级行动,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努力创造安徽新亮点。要有序开展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本次新冠疫情既再次凸显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又暴露出10年医改后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的明显短板和不足。要紧盯国家改革动态,准确把握改革方向,有序开展基层疾控体系、公立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制度等领域改革试点,力争在国家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抢占先机,继续当好先行者和排头兵。

二要以平台载体建设、市场主体培育、服务贸易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目前,我省国家级开发区只有22家,在长三角地区排名第3,苏、浙分别有71家38家。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含保税物流中心)共5个,比沪苏浙分别少5家、16家、5家。长三角7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全国20个)全部由沪苏浙企业领办。截至2019年末,来皖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88家,比中西部第一的四川少159家;外贸经营备案登记的企业数3万余家,仅相当于江苏和浙江的1/10左右。2019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737.3亿元,仅相当于沪苏浙的14%、11%、15%,与四川、重庆、河南等中西部兄弟省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十四五”时期,要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重大战略机遇,紧盯弱项和短板,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抓住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的战略机遇,扎实推动专项建设行动,确保尽快在制度创新、产业提升、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果。借力“一带一路”等政策东风推进一体化大通关建设,进一步畅通水、陆、空等开放通道,与沪苏浙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强化合肥新桥机场与上海机场战略合作,深化沿江港口与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合作;积极申报合肥空港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依托合肥、芜湖、安庆3国家级综试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品牌影响力,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针对性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聚焦电子信息、家电、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再引进50家左右全球500强和跨国公司,壮大外贸经营主体。鼓励有实力企业“走出去”,采取贸易、绿地投资、海外并购、工程承包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外投资。支持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和经贸合作区。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学习借鉴海南等省市经验,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

(六)乡村振兴牵动。现阶段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抓住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加快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安徽样板”。

一要多措并举发展现代农业。“五个一批”工程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增量提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升绿色皖农品牌公信力。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积极与沪苏浙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要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面推开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完善乡村医疗、教育、社保基本公共服务,整合吸纳更多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资源。进一步优化乡村软环境以塑淳朴文明乡风为重点,加快平安乡村建设,探索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相协同的现代乡村治理新模式每年创建5个左右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我省农民人均收入为15416元,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但绝对值仍比全国(16021元)低605元,位居中部第3、全国第12位。“十四五”时期,要以振兴乡村产业为重点,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基础多元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关键,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为支撑,切实保障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力争期末农民人均收入迈入全国前10强。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等富民产业发展,持续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青年创业园建设,鼓励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兴业;积极搭建区域企业用工服务平台沪苏浙等主要劳务输入地建立常态化协调对接机制,使供需对接更顺畅,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的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七)区域发展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我省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且已实现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全覆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同时,要清楚地看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皖北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全省,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和突出矛盾之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紧迫而艰巨。“十四五”时期,要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尤其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战略机遇,发挥“左右逢源”双优势,合纵连横,内外并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全省经济增长厚植新动能。

一要大力度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我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突出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推动中新苏滁高新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等现有园区进一步改革创新,力争中新苏滁高新区迈入全省高新区前3强,与沪苏浙再合作共建5-10个产业园区。滁马芜宣宁地相邻人相亲,交流便利、合作密切,近年来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愈发明显。要支持滁马芜宣全面、加速融入南京都市圈,加快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力争“十四五”时期实现与南京的无缝对接。积极推进黄山、铜陵两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加快提升合肥都市圈和其他中心城市能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深化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推动南京、杭州、合肥三大都市圈深度联合、共同发展。

二要全面融入中部崛起战略。相比长三角,我省与中部其他省份发展水平相当,“十三五”以来,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上升到22.1年均增10.4%,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要围绕“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推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强化规划对接衔接,做好我省“十四五”规划与中部崛起战略规划、与其他毗邻省份总体规划及基础设施、城乡发展、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衔接,以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深化区域分工合作,找准自身优势以及与兄弟省份的产业异同点,积极搭建省际创新载体和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链条式分工协作机制,努力取得“1+5>6”的叠加效应。在汽车产业方面,湖北是全国汽车大省,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2019年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9%,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10%以上(2018年12%);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方面,湖南是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20%,世界第一,马鞍山是重要的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在农业方面,河南、安徽两省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中药材产值等均居全国前列,2019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6%;在能源原材料方面,山西、江西、安徽同属资源大省,江西有色全国第一,山西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我省能源矿产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等等。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以上产业基础,实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协同发展。西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适宜大工业发展,未来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的主阵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及早谋划,加强我省与西部地区的战略合作。

三要协调推进“一圈五区”发展。重点要抓好合肥都市圈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同城化步伐,提高合肥市在全省的首位度,争取期末合肥市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达到30%以上(2019年为25%),不断提升对都市圈成员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高水平打造皖北集聚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抢抓5G等“新基建”机遇,与皖江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长三角中心区等发展布局相统筹,加速构建内外交通大循环网络。加快阜阳机场、蚌埠南站等改扩建工程以及淮河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实施,规划新建一批城市、城际铁路项目,提升各县市以及与毗邻省份周边县市的互联互通水平。借鉴江苏省南北合作共建园区经验,探索实行由援助方有实力的园区领办合作园区做法,推进阜合、宿马、亳芜等10个现有园区提档升级,谋划新建5个南北合作园区,与沪苏浙探索共建各类“园中园”。力争到2025年新增5-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现有39个,不到全省1/3),高质量承接沪苏浙等地区产业转移。

三、健全完善“四项保障机制”

培育和壮大新动能,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十四五”经济发展目标的必要保证。要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高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为培育和壮大“七大动能”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建立健全推进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宏伟的目标,再美好的蓝图,再管用的举措,不落实都是一纸空文。培育壮大发展动能,落实是关键是根本是“牛鼻子”。“十四五”时期,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四风”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有序培育壮大“七大动能”。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实施的组织架构下,成立若干专门工作班子,如建立首位或支柱产业发展领导组、实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等,做到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项目、重要工作举措,有人具体负责、有人推进、有人督查,切实强化组织保障。细化推进路径。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相配套相衔接,提出各项动能培育的中长期目标,细化培育重点和实施路线图,如经常性的形势研判、定期会商协调、要素保障等制度和机制,扎实有序地推进动能培育壮大。尤其要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着力化解难点和堵点,为培育发展动能提供可预期可持续的要素保障。强化督查考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建立健全广覆盖、可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科学考核办法,实行年度考核和经常性督查相结合,加强督促检查,加强第三方评估,加强定期通报。通过考核评估,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推动工作,更科学更有效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省以“四最”为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满意度和安全感显著提升,特别是连续四年开展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业已成为安徽的一张靓丽名片。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十四五”时期,要持之以恒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报告,具有较强的风向标意义,业已成为吸引和引导全球产业和资金流向的重要标杆;国务院颁布的营商环境《条例》,更是我们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遵循。要对标对表世行标准和国务院《条例》,动态调整我省营商环境标准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样本和指南。进一步做优“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品牌,重点在健全完善常态化机制和精准帮扶上做深做实做细,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力度,学习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扩大“一网通办”覆盖面,构建覆盖面广、完备周延的网上服务平台,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注重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和激励各地锲而不舍地优化“四最”营商环境。

(三)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培育和强化“七大动能”,离不开政策的支撑和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发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互为补充、并行不悖。“十四五”时期,要建立健全具有四梁八柱作用的政策体系。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尤其要在激发社会资本积极性、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几个方面寻求重大突破、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差异化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可以预判,“十四五”时期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做好土地文章,既是必要,也是必须。以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水平为导向,以亩均产出率、贡献率为主要考核指标,适时调整现行土地供给政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健全完善激励创新政策体系。通过政策设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专利发明创造者获得更多回报,营造宽松宽容的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科研人员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健全完善引导消费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领域,以沪苏浙为标杆,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发展新业态,拉长服务业短板。健全完善帮扶企业的政策体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所需所求所盼,提供适时精准、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务。

(四)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省是人口和人力资源大省,近年来人口净回流态势明显。在越来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不仅人口质量是重要硬核,人口数量也是重要资源。“十四五”时期,要顺应和把握这一大势,充分发挥我省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人力资源政策供给,为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制定和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顶级高端人才。尤其是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急需的科学家、顶级科技人才和人才团队,力争每年能引进若干名全职两院院士。要制定和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好现有高层次人才。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为高层次人才科研、创业和成长创造一流环境和广阔空间。要制定和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培育数以万计的各类适用人才。牢固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理念,加大政策支持扶持力度,引导各类适用人才立足本职、扎根基层一线,各展所长,积极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制定和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支持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机遇,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实施特殊政策,着力引进沪苏浙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来皖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提升我省科教实力和区域创新力。

     

        笔:王尚改 杨菁燕 丁焱燕


v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一、组织开展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研究国民..
联系电话:0551-62601355
传真:0551-62601626
0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