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生:详解国有投资公司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字号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认为,国有投资公司是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其功能定位、业务模式和管控方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相吻合。王会生在接受《国资报告》专访时详细介绍了国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的实践之路,并分享心得:国有投资公司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做好“三个着想”。

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改革等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国有投资公司是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如何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带着相关问题,《国资报告》采访了正进行相关改革试点工作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公司”)的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请他分享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答疑解惑。

产业、要素、制度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包含三个层面

国资报告:当前所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哪些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王会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国资报告:请结合国投的自身特点和实践经验,谈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含哪几个层面。

王会生:我们理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产业层面的供给,二是要素层面的供给,三是政策(制度)层面的供给。对应的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转型、创新、改革。其中,转型是目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在产业转型方面,通过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要素创新方面,通过资本运营,提升企业价值,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在企业改革方面,通过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创新约束和激励机制,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进一步联系我们自己的实践,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四项改革”中的试点单位,我们体会到作为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类别,国有投资公司是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起来的,其功能定位、业务模式和管控方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相吻合。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方面,国有投资公司能够进一步发挥“转型、创新、改革”的作用。

国有投资公司功能地位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天然联系

国资报告:您刚才提到,国有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业务模式和管控方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相吻合。请首先介绍一下在功能定位方面的相关情况。

王会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这些途径与国有投资公司的功能和定位,有着天然联系。国有投资公司本身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一出生就肩负着调整结构的使命,也是在以调整结构为支点,提供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1994年,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了更有效地集中资金,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分别承接了六大投资公司的债权资产、股权资产。

在这个背景下组建的国有投资公司,当时的功能和定位就是“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开发和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组织中央经营性投资活动的主体,既具有控股公司的职能,使资金能够保值增值,又要承担国家政策性投资的职能”。

国资报告:国投公司是如何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

王会生:国投公司组建时的家底,主要是接收划转的1000多个股权、债权和拨改贷项目,资产200亿元,涉及60多个行业,其中小项目占90%以上,可谓是“多小散差”,而资产质量和效益差的根本原因也是由无效和低端供给产生的。

成立之初,国投就开始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不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大刀阔斧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资保值增值。至今已累计退出不符合国家战略和公司发展方向的项目1736个,将回收的资金261亿元投向国家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和区域,通过新的供给,满足新的需求,比如拓展清洁能源、进军高端制造业、发展养老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以调结构为支点,国投公司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国有企业的使命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保命脉,一是为民生。国投公司一直将“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投资方向”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业务结构、资产结构、投资结构,围绕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突出国家重点项目,集中精力办大事。

国资报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会生:一是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了一批大项目,如:在四川投资了中国唯一按照“全流域梯级滚动开发”模式建设的雅砻江水电;在“死亡之海”罗布泊,投资建设了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在天津投资建设了中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国投北疆电厂。

二是公司75%左右的投资投向了中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率先布局,引领发展。

三是在先进制造业、海水淡化、新能源(页岩气、微藻生物能源)、养老产业、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的导向作用。

四是优化存量投资。把握产业周期,及时调整业务战略,规避产业低谷。主动退出了发展不景气、竞争激烈的航运产业,对煤炭产业则通过去产能、调结构整合矿业资源,实施战略转型。

国有投资公司业务模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手段高度吻合

国资报告:请谈谈在业务模式方面,国有投资公司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关系。

王会生: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信息和资本等,从企业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要素创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加新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一个重要途径是要促进产业优化组合,而企业重组的手段离不开资本运营。

国有投资公司的业务模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高度吻合。国有投资公司的企业形态实际上是投资控股公司,其产品就是股权,阶段性持股是其独特的经营理念。通过投资拥有股权,通过经营提升股权价值,通过转让股权实现资本增值,在循环往复的股权流动中,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通过这种运作模式,国有投资公司充分发挥一般产业性公司不擅长的独特优势,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吸收国内外投资和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投公司80%的项目都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的80%,实现了国有资本引导作用,与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协作发展。

国资报告:国投公司是如何创新资本运营模式,实现国有资本良性循环发展的?

王会生:我们根据业务发展阶段,坚持“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打造一流控股企业,推动其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股权多元化和运营透明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自我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国投公司有境内外控股上市公司7家,参股上市公司20家,资产证券化率约70%。对一般竞争性企业和做不到行业一流的企业,坚持实施“阶段性持股”,按照“股权投资—股权管理—股权转让”的运作思路,充分运用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择机转让、增值退出。

另外,通过创新投资进入方式,以基金投资模式做优做大增量。在优化存量的同时,国投公司积极探索以基金投资模式做优做大增量。我们重组中国高新和国投高科两家子公司,打造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投资平台,将分散在不同板块的各类基金业务,整合组建为5个基金管理公司,推进专业化投资管理。

目前,公司共管理38支基金,基金规模1100亿元左右。其中,受托管理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重点投资轨道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财政部等单位发起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规模28亿元,扶持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新扶贫方式;与北京市政府合作,联合全国社保基金等机构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国投水环境基金,用于解决北京市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等。利用基金投资模式的独特优势,探索进入新兴产业的有效途径。目前,在中央企业中,国投公司已成为探索基金业务时间最早、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国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做好“三个着想”

国资报告:改革意味着对利益相关方权益的重新调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投公司如何正确处理各方的关系?

王会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作为以国家为出资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必须在转型、创新和改革中想到利益相关主体的内在需求;在制定产业转型战略时,必须要想国家的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新需求,为结构性改革探索新路;在业务模式调整时,必须要想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供给,适应市场新需求,创新业务模式,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在企业改革与管理上,必须要想人的需求,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调动一切有效手段和力量,激发投资者、管理层和劳动者的热情,实现国有企业活力最大化。这也是国投公司多年来坚持为出资人、为社会、为员工的“三为”宗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总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市场手段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改革企业管控模式,可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结构调整、投资导向、制度创新的引领作用,在新常态下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创新、改革敢于担当,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2016年8月1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