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字号

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广泛存在与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当前疫情大考,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应着力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用好战“疫”这个最鲜活的题材,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

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统一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意识形态制度建设融入贯穿到高校章程,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导体制;坚持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化建设,以整体流程优化的系统性为基础,夯实不同要素、不同环节、不同部门之间的教育、管理、信息和服务体系,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协同性,以便更好发挥相关部门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保障、推动和引导作用。面对突发疫情,高校党委能够及时召开党委常委(视频)会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控疫情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加强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一些高校组织成立湖北籍学生临时党支部,在战“疫”前线构筑坚强的战斗堡垒;积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开展支部组织生活、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志愿活动等形式,成立党员突击队,激励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坚决守住校园公共卫生环境安全底线。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舆论引导。进一步完善校园全媒体建设管理规定,探索校园融媒体生产、发布、跟踪、评价等全过程一体化体系,通过线上线下主流文化产品的梯次开发和适时更新,引导广大师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社会思潮的外在表征和内在实质;建立健全政府-学者-媒体-高校共同参与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科学认识网络传播的规律,加强对重要节日、纪念日和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分析研判网络舆情,把互联网最大变量变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大增量,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引导力、作用力和影响力。要紧跟高校师生群体的变化,重点分析“00后”大学生、“95后”研究生、“90后”青年教师的话语特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引导广大师生明辨是非、统一思想,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等不同话语方式的转换,引导高校师生形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疫情防控伊始,高校教师就坚守在“网络”上,变身“网红”,更换战“疫”策略,把“直播间”活用为帮助学生普及科学防疫的科普课堂,开展网络班会颂扬最美逆行先进事迹的故事分享,针对舆论热点正面发声成为弘扬主旋律的“思政讲堂”,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树立“逆境携行,你我同心”的理念,正确认识逆境与挫折,及时调整负面情绪,相互给予关爱支持,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主动应对居家学习和生活,成为“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成长驿站。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风险治理。结合世情、党情和国情的深刻变化,认真研究大众传播规律、信息传递控制规律、主流舆论形成规律和心理接受规律,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风险点,加强对危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正确研判高校意识形态的总体态势,不断深化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风险排查、分析研判、舆情报告机制;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合理诉求,进一步更好落实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舆情信息月报制度、定期开展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建立健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审查备案制度以及建立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等活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具体举措,把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落到实处。高校适时研判突发疫情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辨析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唱衰中国”“抹黑中国”等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对网络上的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特别是网络“大 V”、知名人物的错误言行,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理直气壮地加以批驳,及时有效地发出正确声音,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明辨是非,坚信党和政府的信息发布。

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队伍。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围绕“三全育人”和“十大育人”体系,建构高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在内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推动高校教师入职、晋升、考核、退出等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同向同频共振格局,让广大教师真正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职责和使命,通过上好思政课,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培训常态化制度,围绕发现能力、研判能力、引导能力、转化能力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建设一支有情怀、能力强,方法优,肯担当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队伍。战“疫”以来,广大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突破时空限制,推出“新冠肺炎防控宣传教育专题”,开设《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等思政名家讲座和课程,引导学生从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认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凝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辅导员也化身“网红”、变身“主播”,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开通辅导员网络思政微课堂,打造网络“金微课”,通过“解忧杂货铺”“直播答疑课堂”等直播间吸引学生互动交流,高大上的思政教育变成学生喜闻乐见、形式新颖的“连麦竞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中不做“局外人”,共同抗击疫情。

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协同。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土壤取决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公众和组织应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新闻出版部门应多发行思想教育的优秀读物,如《苦难辉煌》以及名人励志书籍等;影视媒体应多拍摄《战狼2》等励志影片,新闻媒体应多宣传科学家、道德模范等典型人物,让社会崇拜英雄,争做英雄;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正面教育的连续性,不断彰显社会正能量;同时,社会也应提供让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成果融入学生生活,推动学生在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的同时,反思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社会, 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安定和谐;要通过学生的自觉行动,将自身的自觉关爱和职业精神回馈社会发展,实现高校、社区和家庭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切实引领社会舆论和文化环境,凸显高校对社会的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让高校成为社会发展的良心和风向标。面对突发疫情,高校师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医学专业师生义无反顾投身抗击疫情最前线,救死扶伤,并对疫情治疗进行科研攻关,成功研制新型便捷新冠病毒筛查检测试剂盒等;艺术专业师生用艺术抵抗疫情的行动倾心上演,创作出《珍贵的你》《日月山川,天佑武汉》等令人动容的战疫歌曲和美术作品,以多种方式记录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生动画面,深情讴歌奋战疫一线的英雄,充分展现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必胜信心;高校师生以笔为援,资政建言,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大学生不惧风险,敢于担当,积极参与各地疫情防控,投身社区管控、人员登记、环境消毒、防疫知识宣教等工作,积极主动为疫情严重地区捐款捐物,不断汇聚起气势磅礴的青春正能量。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http://theory.gmw.cn/2020-03/12/content_33643909.htm 发表时间:2020年4月3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