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聪等:守住乡愁 实现小康“黔”程似锦,花茂村里乡亲笑
字号

“笑”,是花茂村的“表情”。

“跟5年前相比,家里和村里的变化太大咯,你走一走就能看到、感受到。”盛夏时节,站在迎风摇曳的大红灯笼下,“红色之家”农家乐女主人黄国琴的笑脸,也被映得红通通的。

出门右手边的“笑脸墙”,透着幸福甜蜜。妇女们在智能温控大棚里露出丰收的喜悦、孩子们依偎在石凳上笑得前仰后合、怀抱婴儿的妈妈恬静地微笑着……85张笑脸照,顺着粉色和绿色的笔画,拼成了一个个大大的“笑”字。

5年前的2015年6月16日,就在黄国琴家的“红色之家”里,习近平总书记和老乡们拉家常时,提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如今,“笑”的“乡村底色”,在这个被称为“美丽新农村发展样板”的黔北小村浓重热烈,在17.62万平方公里的贵州处处可见。

经济账里的幸福感

从17年前刚开张时的“夫妻店”,到如今有员工十五六人,“红色之家”里的幸福故事“能说一箩筐”。

梅雨时节客人不多,黄国琴忙里偷闲地给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算起了“收入账”:“5年前,我们的农家乐年毛收入10万元,如今刨去员工的工钱,纯利将近20万元。”

站在自家便民小店琳琅满目的货架前,50岁的涂华琴也算起了“经营账”:“5年前,一天销售额只有七八十块钱,货物便宜、种类少,现在货架多了,货物齐了,一天销售额能有2000多块钱。”

“出门满脚泥,口袋无几文。”红绿黄相间的真丝T恤,配上黑色外搭,脖子上是金黄的吊坠,已经变“洋气”的涂华琴,回忆起昔日花茂村的旧名“荒茅田”,皱着眉头,说了这句“久违”的顺口溜。

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也是实实在在的。

外来媳妇彭龙芬,如今已是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向大家介绍村里的情况时,站得笔直、中气十足、条理分明:“我们主要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打造花茂村!”

流转土地1830亩、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村民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一起拿,“幸福满满,其乐融融。”彭龙芬笑着总结。

而25年前从仁怀嫁到花茂村时,彭龙芬笑不起来。

“白天泪泡饭,晚上泪泡枕”“劳动一身衣服,上课一身衣服”“一回来就不想出去,一出去就不想回来”……对于当时的窘境,彭龙芬能用无数苦涩的顺口溜回忆。

当时在村小学代课的彭龙芬,既当教师又当农民,一下课就下地,即便如此依旧“一年做来不够半年吃”。“这在当时,是每家每户都会遇到的难题。”

好政策下的“翻身仗”

种烤烟、做陶瓷、租种地……为了摆脱困境,笃信“勤劳致富”的花茂人打起了“翻身仗”。

2008年,花茂村党支部、村委会作出了“治理穷山恶水,改变花茂面貌”的决定。“四家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争取扶持资金旧房改造、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旅文一体化……精准的扶贫政策和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在花茂村相得益彰。

“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5年前总书记的话,说出了花茂村民的心声,也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条”。

随着水、电、路、讯、房建设全面推进,各项产业齐头并进,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花茂村人,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我们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好婆婆、好儿媳、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召开普及国家政策、村民议事的院坝会,来提升村民们的精气神。”彭龙芬说。

“我现在每天都去文化广场,去和姐妹们跳一跳广场舞。”涂华琴边给顾客结账边说,现在很庆幸6年前心里压住了“关掉小店出去打工”的想法。“我们家现在住的是三层小洋房,去年也把面包车换成了小轿车,生活越过越滋润。”

黄国琴也感觉自己年轻了。以前不爱照相的她,现在也不时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一发自己的旅游照和自拍照,还适时地配上文字。

“苦日子早就熬出了头。”黄国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如今她把二楼和后院都改成了餐厅,旺季时,家里常常有两三百人吃饭,“一天能翻好几次台。”

生意火爆了,黄国琴夫妇就想着把在城里打工的两个儿子叫回来帮忙。2017年,小儿子带着未婚妻回到了花茂村,两人一人负责开车接送客人,一人负责收银业务。“你算算,是不是比在城里打工挣钱多多了?”黄国琴看看儿子笑着说。

文化自信里找乡愁

“2019年花茂村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彭龙芬自豪地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0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1.8万多元。

不仅是花茂村。据统计,2018年、2019年贵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9.7%,突破万元大关。

但“花茂人家”女老板张胜迪觉得这些“还不够”。

“在脱贫攻坚中,农村最缺的还是文化。”20年前在外学习酿酒技术、酿酒文化的张胜迪,对于产业和文化的融合有着独特认知。

2015年初,张胜迪注册了“花茂酒”品牌,“不想做山寨”的她,开始用古法纸做包装,为酒产品注入独特的花茂文化。

“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花茂村考察时有感而发。

“总书记的话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张胜迪说,2016年经过前期调研,她发现承载着花茂乡愁和文化的古法造纸技艺,面临创新不足、传承乏力、营销惨淡的严峻现实。作为传承人之一,她既担心这项技艺“绝迹”,又深知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

2016年7月,张胜迪回到花茂村创办了“花茂人家”,投入200多万元,打造“千年古纸,书香花茂;百年传奇,酒香花茂”主题品牌,集展示、展销、体验、教学、传承为一体。

“但是游客似乎有些‘冷漠’,认为古法造纸只是做着玩。”为了把游客吸引来、留得住,张胜迪又将古法造纸技艺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开发了台灯、书本、手账、明信片等,通过创新,更好地展现了花茂人的真性情,也为古法造纸技艺“复出”打下了基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这让张胜迪倍感鼓舞,也更坚定。

“似乎在一夜之间,大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基因被唤醒了,发现‘一张纸’也能被一群人做成这个样子。”站在古香古色的工坊前,张胜迪喜上眉梢,“本来计划最快5年才能见效益,没想到2018年实现收支平衡,2019年就小有盈利了。”

村子发展有“半边天”

文化产业“遍地开花”,让花茂村乡愁更浓。

“现在花茂村通过挖掘农耕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餐饮文化,来提升我们的乡村文化内涵。”彭龙芬介绍,仅土陶文化一项,就引进培育文化企业4家,挖掘文化创意产品30余件,实现年均创收300余万元。

对于乡愁,张胜迪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老一辈人留给我们朴实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现在的人能记住的乡愁,我们现在的人坚持做的事情,就是以后的人的乡愁。”

“吃地地道道的农家菜,也是一种乡愁。”黄国琴说,许多到家里吃饭的客人都说吃出了童年的味道。青砖飞檐、宫灯雕窗、瓦缸木亭,为了让“红色之家”保留更多老味道,黄国琴、王治强夫妻花了10多万元把旧房子改造为传统民居,透出浓浓乡愁。

彭龙芬记得,旧时花茂村的妇女“吃饭不上桌、围着锅台转”,如今村里已是变了思想落后的模样。

先才陶艺馆女老板王安琴、顺然农场女老板李满维、茂松源农庄女老板母光玉……彭龙芬随口一说,就是一串女能人的名字。“男女平等在我们村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产业发展、合作社运营,还是非遗传承、农家乐经营,妇女都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作用。”

“笑脸墙”旁,有游客抬头端详。“我们村现在的‘笑脸’,可远远不止这些。”说完,彭龙芬又爽朗地笑了。

记者手记

不变的“精神底色”

花茂村人对幸福感的表达,莫过于一张张笑脸。如果从如黛的远山拉近到一座座特色的民居、一丛丛盛开的鲜花,你就会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这个黔北小村的现实意义,就会体会到乡村振兴的最直观表达,更会看到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散发的新活力。

在花茂村的美丽蝶变中,妇女感受着“万象更新”:平等表达、平等参与、平等收获。正因如此,每一个“她”力量被激发,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出独特作用。

在花茂村的浓浓乡愁里,我们更能看到党的初心和使命,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奋斗激情,这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精神底色”,也是笑脸背后赖以存在的“制胜法宝”。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表时间:2020年7月22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