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稳胜:警惕牛市思维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字号

七月份以来,中国股市整体高涨,引发学界业界广泛关注。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撰文指出,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态势来看,“当前股市迎来新一轮牛市”的论调值得警惕,整体经济复苏较为艰难,牛市基础较为薄弱,投资者仍需保持审慎态度。

以下为文章全文:

7月1日,2020年下半年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时隔四个月后重回3000点。截至7月3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152.81点,已经接近去年4月份时的股指高点,其他股指表现更为亮眼,从今年年初截至到7月3日收盘,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9.20%,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24.95%和36.95%。在此情况下,近期投资者情绪持续高涨,中国股市即将迎来新一轮牛市的论调不断涌现。虽然表面上中国股市牛气袭人,但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此种论调值得警惕,面对牛市思维,投资者仍需保持审慎态度。

1

整体经济复苏艰难,牛市基础较为薄弱

从中国股市的运行逻辑来看,不同于美国股市的运行规律,中国股市的战略任务与运行特征均有自己的特点,中国资本市场,包括股市的核心目标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与实体经济发展有着紧密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经济社会内在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国股市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虽然目前国内新冠疫情被有效控制,中国快速实现了大规模复产复工,实体经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复苏,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中国经济复苏的需求面极不稳健,未来复苏进程会较为艰难,中国股市牛市不存在扎实的实体经济基础。

第一,从外需看,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外需市场短期内难见复苏。尽管自2008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下降较快,但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和出口国,外需市场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依然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全球防疫态势依然严峻,仅美国和巴西两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高达10万例之巨。加之欧美等国因种族歧视问题造成的示威游行活动仍未减弱,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全球疫情短期内难见好转,世界经济仍将处于疲软衰退状态。受此影响,外需市场在未来半年乃至一年内能否实现复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依然高度存疑。

第二,从国内需求看,目前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国内经济复苏应做好持久战准备。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今年5月国民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4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73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虽然供给面各项指标较上期均呈现向好态势,但明显可见,国内供给快于需求恢复,内需依旧疲软,服务和消费品市场需求不足,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正常水平。且6月11日以来,北京再次出现本地疫情,零星病例和区域性疫情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存在反复,国内需求市场复苏仍面临较大挑战。可以预测,在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国内需求和国民经济恢复将处于缓慢增长态势,对此不应过于乐观,应做好经济复苏的持久战准备。

2

政策面并不支持股市快速上涨

即使不从实体经济角度,从近期政策面来看,也不存在支撑牛市的有力理由。

一是近期有消息指出,中国证监会正在考虑向商业银行颁发券商牌照,引起广泛关注。但无论消息是否属实,正如中国证监会的回应所说:"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政府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进,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不会对现有行业格局形成大的冲击。"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银证合作,都不会改变现有的行业格局,也不能就此挖掘出潜在的有实质意义的经济增长要素潜力,改革更大程度上在于改善原有的存量资源,对存量资源进行重组优化,在对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有力支撑上作用有限。

二是7月1日,央行宣布下调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这是央行十年来首次下调再贴现利率,也是年内第二次下调再贷款利率。这一消息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有部分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推涨中国股市。但从政策目标来看,这两个都是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现了不搞大水漫灌、突出精准滴灌的政策导向,降低再贷款利率具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其目的直接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而降低再贴现率虽然有普惠性质,但其目标仍是以降低企业贷款成本、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有效地防止银行间市场资金空转等为核心。我们认为,伴随着调低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政策的出台,监管部门会在资金流向上进行更严格监管,严管严查相关资金流入股市的投机行为。

3

股市过度波动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从经济运行发展规律来讲,股市过早发生大幅上涨会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资本市场如果形成脱离实体经济的超额收益,一定会吸引资金大量流入资本市场,阻碍实体经济的正常融资活动,形成金融资源错配。短期来看,催涨股市,造就了形势一片大好的牛市氛围,但如果形成趋势,资本市场逐步脱离实体经济,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空转就会形成风险积累,又易引发股市的暴跌。2015年教训至今历历在目。股市的暴涨暴跌会使实体经济所需的金融资源不能进行有效配置,使得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发展速度减缓,从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或经济危机。

面对汹涌而来的牛市论调,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投资人,还是应保持审慎清醒的头脑,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持定力,利用好结构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稳扎稳打,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和发展蓄积力量,严格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坚持底线思维,警惕牛市思维。期望在我国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之时,中国股市能伴随中国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而共同腾飞。

来源:微信号:IMI财经观察,https://mp.weixin.qq.com/s/SYIMulWv4AAtqerhehxY9Q 发表时间:2020年7月14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