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毅、刘鸿雁:托育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字号

建国以来,我国托育事业经历了一段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生育政策调整,安全规范的托育服务已经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也是影响人口素质和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标准文件,大量社会资本积极举办托育服务机构,托育服务再度成为社会关切的热点话题,甚至将这一年度称为“托育元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服务业成为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处于萌芽阶段的托育行业也位列其中。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邀请北京地区4家托育机构开展专题座谈,对疫情对托育机构生存的影响、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调研。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托育机构的“三座大山”

房租、人工成本一直是托育机构运营的主要负担,疫情期间停课停学使托育机构无法正常运营,但房租、人员支出需正常支付的同时,仍然面临退费压力,共同构成了疫情期间的“三座大山”。

1.房租成本高。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较高,对托育机构的楼层选址、场地租期、房龄、硬件设施等均有严格要求,导致场地租金较高。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的租金整体较高,机构的场地装修成本也较高(接近总成本的50%)。疫情期间,托育机构已持续闭园接近5个月,闭园期间无收入,但房租仍需正常支付。调研发现,朝阳区望京某托育机构场地面积450平方米,每月租金约7万元,已连续累计支出房租35万元,未来可能需要继续支出。同时,疫情期间国家出台了相关减租免租政策,但租用私人场地的托育机构较多,商业综合体或临街商铺的二手租赁比例也较高,政策很难直接落实到托育机构。

2.人工成本高。作为新兴行业,托育机构的从业人员要求缺少统一标准,师资要求一般参考幼儿园老师标准,但师资配比高于幼儿园,人工成本较高,疫情期间难以维持。调研发现,朝阳区望京某托育机构包括老师、保洁、厨师、前台、销售人员在内共14名员工,每月工资和社保费用约8~9万元。尽管经沟通在疫情期间仅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薪酬,但五险一金必须正常连续缴纳,续交压力仍然较大,已连续累计支出20余万元。对于新建托育机构而言,稳定人员队伍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对更高,经济压力更大。

3.退费压力大。托育机构以提供托管保育服务为主,入托婴幼儿一旦超出3岁便进入幼儿园,超出托育机构的服务范围。当前多数托育机构收托的婴幼儿以2~3岁年龄段为主,疫情过后大多数孩子将进入幼儿园阶段,不可能再接受托育服务,已收费用需要退还。托育机构面临的经济压力比较大,退费潮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新冠肺炎疫情后托育行业的主要困境

1.开园时间难确定。当前北京市各类单位、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和要求较明确,托育机构尚无明确通知。门头沟区某机构负责人反映,部分中小学已明确开学时间,托育机构正常营业时间尚不明确,需要正常营业的心情非常急迫,也不知道找谁了解开业情况,注册或备案所在的工商、民政、卫健部门均表示尚未收到正式文件。平谷区某机构负责人反映,有的地方通知可参考幼儿园的开园时间恢复营业,但同时也需要达到与幼儿园相同的开园防控要求,如参考幼儿园的开园标准,防疫配套设施成本接近40万元,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多数托育机构难以承受。

2.扶持政策难落实。一是疫情期间的企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多数托育机构难以进入困难企业名单,难以获取补助和无息贷款,社会保险缓交和税费减免政策力度也较小。二是获取场地租金支持较为困难。多数街道社区没有相应的公共配套场地,托育机构只能选择租赁商业房屋,但商业房屋中符合建筑和楼层要求的场地少且租金高,且二次转租现象普遍,不在减租缓租范围之内。

3.师资力量难稳定。目前,托育行业面临着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职业技能认证缺失、师资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一是高校缺少托育专业设置,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与3~6岁儿童的教育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幼教专业人才的技能不完全符合服务需要。二是幼师证是当前托育行业招聘的主要参考标准,针对托育服务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尚不完善,不利于托育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托育机构平均薪酬低于幼儿园,并且缺乏职称评定和晋升渠道。四是托育机构人员流动性大,如何留住人才并提供良性的职业上升通道,对服务的稳定性和质量保障影响较大。

4.行业发展难起步。一是行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在托育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公众对托育服务质量、水平和安全性尚未形成良好的信任基础。二是托育行业前期资金和人员投入大、资金周期长,尽管未来发展前景较好,但在起步阶段难以承受疫情冲击。三是行业进入流程有待优化。与机构设置的前置审批相比,托育机构备案制在前期容易出现缺少主管部门协调、行业标准不完善、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托育行业发展。四是机构改革中部分审批证明难以获得。如消防安全评价资质受到消防部门归入应急管理部门、消防评价纳入住建部门等机构改革的影响,卫生评价审核受到政策更新落实进度的影响。

三、促进托育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

1.明确监管职能,提升行业信任。托育服务工作涉及多部门职能,尽管在《指导意见》中已明确卫生健康部门为主管部门,但地方多数托育机构并不清楚,建议加强对《指导意见》的解读。同时,有效利用并充分整合教育、人社、发改、财政、民政、自然资源、住建、税收、工商等部门资源,保障各部门政策协同推进,避免因政策落实或部门协同问题产生的监管空白和模糊地带。加强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评价和监管体系的政策宣传,开展婴幼儿照护知识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机构托育服务安全性和专业性的认可程度,增强社会资本对行业发展环境和前景的信息。

2.落实稳企政策,保障基本生存。一是保障现有托育机构的正常运行,并给予积极的帮扶和支撑,保障水电税收补贴、租金、贷款优惠政策能够迅速落地,对新增和既有托育机构给予同等支持。二是对于疫情期间的困难企业减免税费和补助措施,建议改为对疫情期间依法缴纳税费的企业减免保险税费,将托育机构纳入减免补助范围。三是为存在经营困难的托育机构提供贴息贷款,扶助新建机构平稳度过疫情期。

3.加强安全支持,推进医幼结合。一是参考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周边治安环境要求,提升托育机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周边治安环境。二是参考幼儿园、中小学的学生平安保险,设立可供托育机构及婴幼儿购买的平安保险,降低机构的运营风险。三是推进医幼结合,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托育机构签约服务,提高托育机构的医疗应急处理能力。

4.加快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技能。一是鼓励大专院校、职业院校增设托育相关专业,完善职业技能认定和评价标准,把好行业进入门槛,保障行业人才素质和专业水平。二是设置托育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保障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通道,促进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

来源:大国人口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QzMzc4OA==&mid=2247491524&idx=1&sn=d0f9443e25c7c92a5d317da74ee7eeac&chksm=e9d5dd17dea25401f629465fde4cc5dd795a6c0aa7f296856fbd33c9d18ae1306f35d3ad2796&scene=126&sessionid=1609132431&key=84893f7e85c4c6289cc133c0765cb4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8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