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京津冀城镇化及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较
字号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三个“增长极” 之一所在区域, 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域的国土面积为21.5 万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7%。2012 年常住人口10770 万人, 占全国大陆总人口的7.95%; 地区生产总值57261 亿元,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03%。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一直是学界讨论的议题[1 ~5] , 其中关注的重点之一是京津冀地区都市圈和城镇化的发展, 主要包括京津冀都市圈体系结构和空间关系研究[6 ~8] , 人口城镇化、人口分布及人口流动研究等[9 ~12] 。本文的研究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对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水平、结构做出分析, 并通过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比较, 揭示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研究的需要, 本文所指的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全部区域,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全部区域, 珠三角地区是指广东省的全部区域。

人口城镇化水平

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为56.23%, 比全国平均水平(49.68%) 高出6.55个百分点。但是, 尽管区域内坐落着北京和天津这两个超级都市,其城镇化率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59.49%)。从跨省区域的范围看, 京津冀的城镇化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位于长三角地区(65%)、珠三角地区(66%) 和东北地区(57.19%) 之后。

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城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高达85.96%和79.44%; 另一方面是河北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43.11%, 低于全国6.57 个百分点。换言之, 在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基本完成的时候, 河北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尚未过半,甚至低于世界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45%)。这种巨大的区域内落差在我国其他地区是鲜见的。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失衡, 这种失衡不仅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也影响到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整体进程。

人口城镇化的结构特征

城镇化进程不仅仅是水平的变化, 而且还有结构的变化, 后者是我们深入了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内在特点的关键所在。所谓城镇化结构, 本文是指人口在城市和镇这两类不同形态区域之间的分布, 以及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分布。从全国来看, 城镇人口中的六成居住在城市,有四成居住在小城镇。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中居住在城市的比例达到了66.1%。但如果仅就河北省而言, 其城镇人口的分布格局则正好相反: 有54.43%的人是居住在小城镇。这种分布格局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相同, 如安徽、湖南、江西、广西、云南、西藏、广西、贵州和四川。需要指出的是, 河北省的区域主要是在华北平原, 地形等自然条件显然要比这些中西部省份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 我们至少可以作出河北省城镇化的结构不尽合理的判断。

京津冀城镇人口分布的另一个特点是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天津市两个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及人口超500 万的石家庄市, 三个城市的人口之和占京津冀全部城镇人口的54.9%, 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占京津冀全部城镇人口的42.1%。但如果仅看河北省的话, 则有超过50%的城镇人口是集中在人口规模在300 万以下的城市。相比之下, 上海市城镇人口占长三角地区全部城镇人口的17.1%, 加上南京市和杭州市, 所占比例为27.7%; 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城镇人口占珠三角地区全部城镇人口的27.4%。比较图1 中的三个地区城镇人口按照城市规模的分布, 我们也可以发现, 京津冀地区100 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仅吸纳了该地区9%的城镇人口, 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100 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分别吸纳了本区域18%和11%的城镇人口。上述情况表明, 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的聚集程度大大高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城市体系结构

城市是人口城镇化的载体, 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京津冀地区总共有35 个县级市及以上的城市, 包括2 个直辖市、1 个省会城市、10 个地级市和22 个县级市。如果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划分, 京津冀地区62.86%的城市是50 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大大高于长三角地区(38.88%) 和珠三角地区(46.51%), 此外, 京津冀地区没有50 万~100 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这表明, 京津冀地区大城市发育不足, 小城市对城镇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有限, 这种城市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京津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相比之下,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体系结构更为合理(见图1)。

blob.png

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都呈现“双核” 结构特征, 城市首位度分别只有1.64 和1.03, 而长三角城市群则是一种“单核” 结构, 首位城市上海市的人口规模是次位城市苏州市的2.80 倍。但是,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500 万~800 万的城市只有一个(石家庄市), 而珠三角和长三角分别有2 个(东莞市、佛山市) 和5 个(苏州市、杭州市、南京市、温州市、宁波市)。京津冀地区的超级城市与次级城市之比是2∶1, 珠三角是1∶1, 而长三角是2∶5, 这意味着京津冀城市群是一种“双核极化” 结构, 珠三角城市群是一种“双核扁平化” 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则是一种“单核扁平化” 的结构。有一些学者都曾指出了京津冀城市群结构的失衡问题[13 ~14] , 并且认为城市的行政等级对京津冀城市群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15] , 而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由行政等级结构布局转向扁平式布局的表征[16] 。在长三角4个人口超过600 万的次级城市中, 有两个是地级市(苏州市、温州市), 另外长三角有3个县级市人口超过100 万,珠三角地区2个人口超过600万的次级城市也是地级市(佛山市、东莞市), 而京津冀地区的地级市中人口规模最大的保定市只有434 万人。

从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 即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100 万~300万人口规模城市占全部城市的比重与其人口规模占全部城镇人口的比重都比较接近。并且这个城市规模也是一个分界线, 在这个规模以上的各级别城市占全部城市的比重一般都大大低于其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比重, 而在这个规模以下的城市和城镇人口分布格局则正好相反。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的强度

人口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都会带来区域空间形态和人地关系格局的变化。所谓城镇化强度, 是指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空间形态及人地关系变化的程度。文本采用密度指标来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强度及其变化, 旨在更全面地分析和准确判断京津冀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本文利用5 个区域密度指标来表征城镇化的强度, 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平方公里)、经济密度(GDP/平方公里)、规模城市密度(50 万人及以上规模城市/10 万平方公里)、建成区密度(建成区面积/千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平方公里)①。

表1 中的数据表明, 长三角地区的5 个密度指标水平在三个地区中都是最高的, 珠三角地区次之, 京津冀地区的水平最低。京津冀的经济密度、规模城市密度、建成区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仅分别是长三角地区的51.24%、52.65%、23.82%和56.29%; 规模城市密度尤其偏低, 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只有0.6 个50 万人口及以上规模的城市, 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别有3.34 和1.36 个, 规模城市密度是京津冀地区的5.6 倍和2.3 倍。图2 是根据对表1 中的数据采取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密度指数所绘,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强度明显弱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其发展的最短边是规模城市密度过低。

blob.png

blob.png 

结论和简要的讨论

根据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偏低; 二是区域内部人口城镇化差异巨大; 三是城镇化结构不合理, 城市体系结构失衡; 四是城镇化强度偏弱。笔者认为, 导致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以下两个。

其一,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滞后是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失衡的关键原因。2012 年京津冀地区的人均GDP 为53168 元, 低于长三角地区(65938 元) 和珠三角地区(57068 元)。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内部的差别悬殊: 天津市人均GDP 为91180 元, 北京为87091 元, 名列全国前茅, 而河北省的人均GDP 只有36716 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少1638 元。在现代城市发展中, 城因市盛而兴, 因市衰而败。有学者指出, 京津冀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 地方分割形成市场分割, 阻碍了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17] 。其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京津冀地区曾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民国初期就初步构建起了一个梯次分明、商务联系密切的城市网络体系[18] 。

其二, 在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关系中, 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吸纳资源的“黑洞” 效应大于经济辐射效应, 这两个超级城市在大规模聚集各种资源的同时, 并没有发挥增长极的作用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19] , 导致了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双核极化” 形态。相比而言,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超级城市对整个区域城市群的辐射效应更为显著, 苏州、无锡和宁波等城市在上海市周边的崛起就是证明[20] 。还有一个可能的因素阻遏了北京市、天津市的扩散效应, 即北京市和天津市都拥有比较大的发展腹地, 因而“截流” 了扩散资源。北京市的国土面积为1.6 万平方公里, 比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国土面积分别大1.5 倍、1.3 倍和7 倍, 天津市的国土面积也达到了1.1 万平方公里。当然, 京津冀区域内行政区的区隔和地方保护主义也阻碍了“蒂伯特选择” 机制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 1 ] 周立群, 夏良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J].江海学刊, 2010, (4).

[ 2 ] 崔和瑞.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技术经济, 2008, (10).

[ 3 ] 余静文, 王超春.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为例[J].经济评论, 2011,(1).

[ 4 ] 梁慧超, 李燕飞, 金浩.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与“长珠三角” 之比较及其发展取向[J].现代财经, 2007, (10).

[ 5 ] 陈红霞, 李国平.1985 ~2007 年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 2009, (6).

[ 6 ] 李珊, 元利, 刘云亮等.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的空间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 2012, (2).

[ 7 ] 梁兴辉, 吴秀青, 宋文静.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与结构[J].中国国情国力, 2007, (12).

[ 8 ] 肖磊, 黄金川, 孙贵艳.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 2011, (2).

[ 9 ] 周月.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2, (2).

[10]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9, (8).

[11] 封志明, 杨玲, 杨艳昭, 游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3, (1).

[12] 杨舸.我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及流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13, (4).

[13] 同[7].

[14] 同[9].

[15] 刘海楠, 王德起.地区分级制度对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城市, 2013, (1).

[16] 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特征[J].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

[17] 同[4].

[18] 胡光明.清末明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1).

[19] 同[3].

[20] 同[16].

来源:《人口与经济》,2014年第1期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