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企业复商复市步伐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降幅进一步收窄,市场呈加速复苏态势。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上月收窄8.3个百分点,比1-2月收窄13个百分点。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比1-2月收窄4.3个百分点。4月份,在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零售类值中,10类商品实现同比增长或持平,有16类商品比3月份好转。
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4月份消费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餐饮收入下降,商品零售已基本复苏。4月份,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6%,降幅比3月份收窄7.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下降31.1%,大幅收窄15.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分别下降1.5%和27.9%,降幅分别比3月份收窄11.4和18.8个百分点。
二是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较快。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2.9%。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改善。4月份,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12.2%及6.5%,比3月份分别加快5.7和0.4个百分点。
三是线上消费增幅进一步提高。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6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5个和5.5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比一季度回升2.5个百分点。1-4月,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吃和用的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6.7%和12.4%,增速分别比1-3月加快4个和2.4个百分点;穿类商品同比下降12%,降幅比1-3月收窄3.1个百分点。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每日快递量超2亿件,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62.5亿件,同比增长27.0%。
四是汽车类商品销售明显改善。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效果逐步显现。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与上年同月基本持平,而3月份为同比下降18.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43.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综合销售量同比下降5.5%,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4.5个百分点。
图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当月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另外,进入五月份之后,旅游市场进一步回暖。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与去年相比,旅游市场基本恢复到同期的50%。“五一”期间,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7倍。
图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当月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当月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当月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综上,当前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步伐有所加快。但也要注意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对消费活动的一些方面,例如住宿、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影响仍不可低估;疫情冲击导致的企业困难和就业困难,对居民收入的冲击以致对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应该着力落实好六保任务,积极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正常化;全面加强就业优先政策力度,通过保企业等多项措施,确保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保障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持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