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勤华:欧洲地缘经济与“一带一路”战略
字号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有漫长的陆界和海岸线。“一带一路”肩负着共同发展的责任,将首先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进而辐射亚洲,最终通向欧亚大陆的西端。“一带一路”既要利用地理优势,又要克服地理局限欧洲经济的历史地理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发展与地缘环境密切相关。重视对地缘经济的研读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蹈“经济欧洲”发展不均衡的历史,因为它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倡导“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自主选择,平等协商,既不是新旧殖民主义的翻版,也没有马歇尔计划的政治附加条件。

黑格尔认为,“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重新审视欧洲经济地理和欧洲地缘经济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日落之地”与“日出之地”

从历史文献看,欧洲的地域范围不是一下子被欧洲人所认识的。

欧罗巴和亚细亚两个词并不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创造的,而是来自古代腓尼基语和亚述语。Europe的词根是腓尼基语的ered,Asia的词根是亚述语的asu。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向西到过希腊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沿海一带,他们发现地中海北岸是一片一片的陆地,夕阳每天在大海西头徐徐下落,他们便把东地中海以西的地方称为ered,即日落之地。亚述人生活在小亚细亚,每天沐浴朝阳从东方升起,他们将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为asu。所以欧罗巴的本义是“日落”,亚细亚的本义是“日出”。在古代腓尼基人和亚述人眼里,大海以西表示西面,大海以东表示东面,东地中海成为地理方位东方和西方的分界线。当时的腓尼基人还只有地中海及地中海沿岸的地理视野,还没有欧洲和亚洲的地域概念。而今天,“东方”和“西方”的含义超出了地理意义,不仅具有文化或文明的差异,还有政治和经济差异的含义。

航海是人类早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欧洲人也不例外。希腊人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向东航行进入了黑海,在黑海沿岸建立了多个居民点,如拜占庭城(今伊斯坦布尔)、奥德苏斯(今奥德萨)等。希腊人的海外殖民突破了腓尼基人和亚述人对地中海地理认知的局限。但是古希腊人对欧洲和亚洲的地理知识依然是非常有限的,古希腊人的地理欧洲主要是多瑙河以南的地中海北岸地区,他们对欧洲大陆的腹地和北方还是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亚洲了。

如果说希腊人地理知识的拓展受益于水路探险,那么罗马人在陆地上的迈步确实比希腊人走得更远。他们基本探明了西欧和中欧,对北欧和东欧作了采样。至西,罗马人占领制服了不列颠;至北,罗马人到达过日德兰半岛,眺望了瑞典海岸,但最终选择莱茵河和多瑙河作为防卫边界;至东,罗马人发现黑海以北是辽阔的大草原,还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个产丝国(中国)。

在漫长的中世纪,欧洲人基本摸清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三者之间的交界处。欧洲和亚洲以爱琴海、黑海和顿河为界,欧洲与非洲以地中海为界,亚洲和非洲以红海和尼罗河为界。

值得一提的是,欧亚大陆虽然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大洲,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交往却有悠久的历史。秦汉开启的古代丝绸之路,为亚欧之间的来往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亚洲和欧洲互相被对方的文明所吸引,以致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使哥伦布意外发现了美洲,中国的古丝绸之路无意之中助推人类跨入了文明交融的历史大门,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助推欧亚两地的交往。因为,在现代,尽管人类借助于电波、飞行器,克服了来往交流的天堑阻隔,但由于地理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依然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欧亚大陆各国呈现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有漫长的陆界和海岸线。“一带一路”肩负着共同发展的责任,将首先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进而辐射亚洲,最终通向欧亚大陆的西端。

“一带一路”既要利用地理优势,又要克服地理局限。

欧洲经济的地理禀赋

在亚洲,进出中国遇到喜马拉雅山、天山和昆仑山等天险,亚洲中部的连绵沙漠也使东部和西部交往不畅。古人虽然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从陆上和海上搭建了丝绸之路,但毕竟路途遥远、行程艰辛,加上封建割据等原因,交往的历史一直断断续续。

而欧洲自古以来就存在相对良好的经济互动的地理因素。

第一,自然障碍少。从欧洲的地形图上一眼就可发现欧洲绿黄分明,平原是绿色,山脉是黄色。中部是一马平川,从乌拉尔山直到大西洋(600558,股吧)边的布列塔尼亚半岛,经北海海底进入英格兰,连片绿色,因而大西洋暖湿气流可直达东欧平原。欧洲的山脉大多在欧洲的南部,除了阿尔卑斯山海拔四千多米呈黄褐色外,欧洲境内基本上没有高耸的山脉可阻碍人们的来往。由于欧洲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像三把利剑直插地中海,陆海交错,曲折而漫长的“蓝色”海岸线自古以来就抵消了“黄色”阻断交通的不利,人们可以借助通达的水路避开陆地山脉的梗阻。

第二,地处温带。欧洲除北部受极地气候的影响,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中部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南部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农耕和畜牧构成了欧洲的自然经济,由此形成的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对于其他大陆而言比较相近,食以麦子和肉类为主。

第三,三面环海,一面屏障。欧洲是欧亚大陆伸向大海的半岛,北有北冰洋,西为大西洋,南是地中海,南西北三面被大海环绕,东面因乌拉尔山脉与亚洲阻隔,欧洲成了相对封闭的内陆。在世界历史还未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联系的隔离时代,“封闭”有利于自身内部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欧洲是世界上在现代交通手段出现以前交往最密切、最频繁的大陆,古希腊、古罗马思想文化能在全欧洲得以传播即得益于此。

第四,欧洲内陆河网密布,除多瑙河外,大多呈南北流淌(与中国河流横贯东西不同),卢瓦尔河、莱茵河、易北河、奥德河、维斯瓦河、第聂伯河、顿河、伏尔加河等,流向外海(大西洋、波罗的海、北冰洋)和内海(黑海、里海),连接内陆与沿海,有利于通商和商路的形成。

第五,地中海北岸、欧洲南部是欧洲经济的发祥地。欧洲南部属地中海型气候,气候温和,多雨湿润,土地肥沃,适宜耕作。与中部、北部相比,河流终年不冻,雨水充沛,便于水上运输。地中海沿岸为锯齿状海岸线,既有利于优良港湾的形成,又缩短了内陆至沿海的距离。

总之,欧洲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海洋怀抱陆地,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人的互联互通与交流。

欧洲经济的这些地理特征也为古代欧洲认识古代中国发挥了作用,因为通过丝绸之路流入欧洲的中国丝绸和瓷器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珍品,欧洲人由此羡慕并向往这个盛产丝绸和瓷器的东方国家。

而21世纪的今天,这样的经济地理特征将继续影响中欧之间的经贸往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东联亚太经济圈,西牵发达的欧洲经济区,欧亚商贸潜力巨大,英国、法国、甚至德国都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欧洲经济良好的自然地理禀赋所奠定的便利通商环境,将有助于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促进对欧贸易和投资。

欧洲商贸的环状扩散

公元前11世纪,地中海地区出现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和商业城(600306,股吧)市,尤以希腊半岛的城邦国家最发达,人们开始使用金银铜等金属货币,商品流通由城邦内部发展到各城邦间,形成最原始的世界贸易关系—环地中海经济圈。希腊半岛各城邦在政治上是相互独立的,要么联盟,要么冲突,但在经济上相互联系,互相贸易,互通有无。学者雅克·阿达认为,“公元前93世纪,地中海盆地处于一个广大的贸易网络中心”,“雅典曾经是一个强大的金融市场,银行和贸易公司从那里把业务伸展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和黑海地区。”

在古罗马已见到中国的丝绸,那是中介商倒卖的结果,不是两地的直接经济联系。绝大多数流通商品都是在内部交换后自我消化了。罗马人对地理的认识没有越出欧洲的范围,对欧洲以外的事务了解不多,罗马的生产方式依旧是希腊的生产方式,所以罗马时代的地中海经济是对希腊时代经济的复制。不过后者的经济圈明显大于前者,其范围包括西欧半岛、多瑙河流域、小亚细亚以及北非地中海沿岸的狭长地带。虽然古希腊与西亚的波斯也有商业往来,但环地中海沿岸的经济联系要比区域外的联系多得多。

古希腊、古罗马依赖自然地理的禀赋所形成的地中海经济,其特点是:第一,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出现了商品交换经济。商品经济的流通在古希腊时期主要在城邦与城邦之间,在古罗马时期是罗马与行省之间。第二,有比较稳定的物流方式。一是依靠沿海陆地通道和近海航运,二是依赖那个时代的“高速公路”—驿道,它将罗马城与各个行省连接起来,留下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美誉。第三,出现经济中心。古希腊地中海经济的中心在希腊半岛的城邦国家,如雅典、斯巴达、萨洛尼卡等,古罗马时期的地中海经济的中心在亚平宁半岛的罗马。第四,著名学者沃勒斯坦认为,在欧洲经济世界之前的各种经济世界,包括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地中海经济都是帝国型的。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结论是:地中海经济是自我运行、自我交流、自我消化和自我复制的经济系统。

在中世纪,欧洲商品贸易的流通范围到底有多大?肖努的交通环理论认为有三个贸易环。绝大多数的商品在半径5公里范围内流动,这是第一环。从第一环流出的商品中90%不超出方圆1000平方公里范围,这是第二环。剩下的10%在1000平方公里以外流动,这是第三环。第三环的商品流动最有意义,它是远程贸易,构成了“欧洲经济世界”。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欧洲经济的地理障碍已不复存在,自我循环的地中海经济开始向世界扩张。欧洲主要国家的生产力得到飞跃性的提升,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各国之间开展了广泛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并通过海外殖民扩张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散到世界各地,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

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是经济全球化的新载体,它以陆海空为轴,结成蜘蛛式网络,形成自我运行、自我交流、自我消化的经济系统,但不是自我封闭的经济系统,而是以地缘为纽带的大开放、大交流、大循环的经济大平台,覆盖亚欧非三大洲,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经济欧洲的“世界”内涵

在欧洲,不同的时期始终都有较为发达的商业中心。在古希腊是雅典、斯巴达等城邦国家,在罗马帝国是罗马城。自11世纪后,西欧没有遭到外部的大规模入侵,13世纪蒙古人的铁骑止于顿河,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未能攻破维也纳城,西欧经济在偏安一隅中逐渐发展壮大。从15世纪起,欧洲的商业中心交替转移,先以意大利地中海城市国家为主,出现了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中心,随后地中海经济中心向西欧大西洋沿岸地区转移,里斯本、安特卫普、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汉堡、伦敦、普茨茅斯等纷纷崛起。

欧洲经济的区域范围在不同时期其中心和边缘呈不断扩大的趋向。早期地中海经济的中心区是希腊和罗马,边缘是与希腊和罗马接壤的蛮族区。中世纪时期的地中海经济的中心区有所扩大,中心区由希腊、罗马扩展到大西洋西岸的西欧,原来的边缘区成为新中心区,不列颠、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成为新的边缘区。新航路发现后,出现了大西洋沿岸经济带,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整个西欧成为中心区,东欧和北美是边缘区。

回溯欧洲两千年来的地缘经济史,我们发现经济欧洲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制约下的经济要素流动的结果,其经济空间是由沿海向内陆渗透、再覆盖整个欧洲的演化进程,方向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

欧洲是个经济欧洲,因为第一,相对于其他大陆,欧洲在经济上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从地中海经济区到西欧经济区,不论是自发的还是有意识的,都存在着经济联系网。在15—16世纪,“欧洲经济世界”出现后,欧洲经济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形成三个同心圈。第一圈是英国和法国,他们是欧洲霸权的争夺者。第二圈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德国,他们具有很强的经济潜力。第三圈是斯堪的纳维亚、爱尔兰和东欧地区。

第二,经济欧洲的中心,不论是城市还是国家,不论是在地中海沿岸还是在大西洋沿岸,虽然随着时代的演变而迁徙更替,但围绕中心的经济网始终存在,贸易没有中断,中心发挥引领欧洲经济的作用。而其他大陆没有出现领衔全洲经济的经济中心(城市)和跨国的经济网,只有中国古代可以相媲美,如长安、开封等。

第三,欧洲在政治上是分散的,在古希腊是城邦,在古罗马是行省,在中世纪是自治城市、公国、王国,在近代是民族国家,但在经济上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的经济缓冲了欧洲的政治分裂,滋养了大而统的欧洲主义,这是其他大陆所没有的。在亚洲,经济联系和交往通常呈现的是“帝国”的形式,如波斯帝国、鞑靼帝国和中国的历代王朝,一旦帝国解体了,经济联系也中断了。若亚洲的经济联系特点是政治性,那欧洲经济突出了经济与地缘的关系。雅克·阿达认为,欧洲的经济性是因为“它始终抵抗着所有的武力统一的企图,无论是查理一世的事业,还是拿破仑的战争,或是纳粹德国对欧洲的奴役。”

第四,经济欧洲具有世界经济的意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发轫于欧洲,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向非洲、亚洲、美洲殖民,贩卖人口、掠夺资源,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从此世界各地以经济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世界不再是一个分隔的世界,而是一个整体,经济不再是区域的、一国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各国经济不再是一国的经济而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欧洲经济的历史地理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发展与地缘环境密切相关。重视对地缘经济的研读对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欧洲经济受到重挫,复苏步履维艰,中国经济也进入了个位数增长的新常态,双方都需要重新审视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合作机遇。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立足于地缘经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将为欧洲和中国创造新的投资领域和贸易机会。古老的地缘经济思想为当代“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需要深入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蹈“经济欧洲”发展不均衡的历史,因为它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倡导“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自主选择,平等协商,既不是新旧殖民主义的翻版,也没有马歇尔计划的政治附加条件;“一带一路”将充分发挥以地缘为基础的各方优势,有港口出港口、有通道出通道、有枢纽出枢纽、有资源出资源、有资金出资金、有人才出人才、有技术出技术,以正确的义利观做大蛋糕、分享蛋糕,而不是有我无你的“零和游戏”;因此其前景必然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获益、共同富裕的整体繁荣,而不是经济欧洲所呈现的“中心与边缘”不对等、不平衡的两极分化世界。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时间:2015年3月1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