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荣:迁徙中国形态得到进一步确认
字号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3.76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21亿人),大幅增加了1.55亿人,涨幅近70%(见图1),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16.13%进一步提高到26.6%。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迁徙中国形态得到进一步确认。

费孝通先生曾经用“乡土中国”高度概括了传统中国人口低空间流动性的特点。这是中国在几千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基于农业生产形态与农业文明而形成的人口不流动或者少流动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究的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为此,乡土性的社会特性所塑造出的人口低空间流动性形态影响、制约着我国历史上数千年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乃至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础。

然而,低空间流动性的“乡土中国”却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短短40余年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人口的空间变动实现了由低流动性的“乡土中国”向高流动性的“迁徙中国”转变。这一结果在本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数据中得到再次确认,并且迁移流动成为常态化的人口空间运动特征还将长期保持。这是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运动形态的深刻变化,也是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人口结构本身发生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第一,充分认识和尊重人口流动性增强的新趋势和规律性,把对新趋势的确认和对新趋势的科学辨识作为相关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和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努力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平等参与、平等发展让每一个劳动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有获得感。

第三,积极构建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适应人口迁移转变。

第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心理和文化从“静”文化向“动”文化的转变。促进乡土中国几千年来封闭的、排斥流动的传统静文化主动适应迁徙中国自由流动的动文化。

第五,构建面向家庭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相关政策设计由关注流动劳动者个人向作为社会发展基本单元的流动家庭转变,持续推进流动人口和新落户居民的市民化。

在此基础上,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3.76亿的总量数据以及过去四十年流动人口持续流向城市,特别是集中流向大中城市这一基本过程,可以进一步粗略对流动人口相关数据进行估算。

其一,流入城镇的流动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总量的比例已达到36.70%(202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9.02亿人)。这意味着对于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东部沿海大城市、特大城市,城镇人口中的流动人口所占份额只会更高,其所面临的流动人口市民化与公共服务需求也更加迫切,为此,要及早做好心理准备和相关公共服务资源安排。

其二,2010年到2020年间,流入城镇流动人口增量约达1.45亿,对应同时期全国城镇人口的增量为2.36亿,前者占后者份额已经达到61.44%。随着传统意义上人口转变的完成,人口自然变动降低到很低水平时,人口迁移流动将在人口形势变动中,尤其是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三,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东部地区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了2.15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整体而言属于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甚至局部出现负增长的地区,为此可以从人口流向上判断,人口持续向东部沿海城市集聚的趋势依然未变,甚至进一步得到强化,需要适当对其加以政策倾斜。

来源:人口论坛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uCsW7Gj-M56JV99TI1se_Q 发表时间:2021年5月20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