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京津冀”的配角们:承接产业、避免虹吸
字号
在由北京、天津、廊坊、沧州等联袂担纲主角的“京津冀”大戏中,身处边缘地带的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有望入选配角。

在由北京、天津、廊坊、沧州等联袂担纲主角的“京津冀”大戏中,身处边缘地带的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有望入选配角。

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还未出台,但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三省四市纳入一体化的消息已不胫而走。去年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曾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市、区)的发改委负责人,研究讨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扩围问题。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向这四个城市征求意见、建议。

与身处核心区的主角不同的是,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均分布在边缘地带,产业外迁少有优质项目能冲出河北诸市的重重“拦截”、转移至此。作为配角,他们更多的是为京津冀核心区输送能源、农产品与劳动力等资源要素。

主角与配角

在电影里,配角总是居于主角身后、镜头边缘,为影片默默地做着贡献。在“京津冀”这场大戏中,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均处于最外围,与北京相距三四百公里。之所以能够入围并非是他们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而是它们拥有着核心区所稀缺的资源优势。

从地理交通上来说,山东德州在上述四个城市中最具优势。德州,位于山东最北部、紧邻河北,是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大经济区的交汇点。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德州进入了北京“1小时经济圈”。

德州市市长杨宜新曾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德州被定位为“京津产业承接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送基地、京津地区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可是,在上述四个功能中,“产业承接基地”与“生态功能区”之间又相互制约。“从北京、天津首先转移出的产业必然是传统产业,往往附加值低,又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德州在‘京津冀’本身起着生态屏障的作用,如果河北不要的产业,德州也很难承接。”德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认为,德州入围更多的是承担为京津输送农产品与劳动力的任务。

目前,德州拥有高校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49所,其中上万人的高校4所,每年培养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人才20余万人。而德州在京津地区务工人员达到28万,仅天津滨海新区就有11万人。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常年粮食产量占山东省的1/6、全国的1.5%,棉花总产量占山东的1/4。此外,德州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6%,年出栏生猪550万头、肉牛85万头、肉禽2亿只,北京市场上10只鸭子里面就有3只来自德州。早在2011年,德州市就与北京最大的食品产业集团北京二商集团签订了战略协议,为之供应粮菜肉蛋。

不仅德州有此特征,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也拥有“京津冀”所稀缺的独特资源。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均是农业大市。目前,赤峰市每年有余粮7.5亿公斤以上,年产农作物秸秆30亿公斤左右,大小牲畜存栏700万头只以上,其中牛80多万头,羊550万只,鲜奶产量4.3万吨。乌兰察布2014年冷凉蔬菜、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和411万亩,北京市场70%以上的马铃薯是由该市供应。

事实上,每个都市圈都需要部分城市承担区域性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职能。如,“长三角”的嘉兴、“珠三角”的东莞都曾一度扮演着这一角色。

而山西大同和乌兰察布能够入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者同为资源型城市。山西大同凭借煤炭储量大、质量高被誉为“中国煤都”,煤田总面积1827平方公里,探明总储量近380亿吨,煤炭几乎成为全部的经济支柱。乌兰察布市煤炭储量也有41亿多吨,其“风电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大风电基地,多年存在窝电现象。

山西省政府一位官员透露,为了能入选,全国两会上山西方面以全团代表签名的方式,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建议,恳请有关方面将山西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当中,希望作为京津冀能源供应的“大后方”;在环境治理方面,山西也可以与京津冀实现联防联治。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分析道,煤炭、电力、农产品、劳动力以及旅游资源,正是这些入围“京津冀”的配角所拥有的构成一个经济圈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也给周边城市带来融入国家战略和错位发展的机遇。

错位发展

一直以来,北京、天津总是吸引周边地区人财物的汇集,形成虹吸效应。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规划,使得北京、天津部分产业外迁,河北诸市虹吸效应被阻断、转而成了产业首选的迁入地。然而,作为“京津冀”的配角,处于边缘地带的城市如果不能迅速融入,就会被形成的更大虹吸力所吞噬,不仅资源会向“京津冀”核心区输送,人力、财力也会加速流出。

为了能够在京津冀争得一席之地,2014年10月,乌兰察布、大同与河北张家口联手组建“长城金三角经济协作区”,三个城市将形成一个面积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100万人、经济总量3100多亿元的区域,聚集各自产业优势、组团融入京津冀一体化。

目前,张家口与乌兰察布两市已商议将两市交汇处的“断头路”修通,方便两地经贸、旅游等。在发展旅游业方面,以后张家口主打滑雪项目,把“草原”留给乌兰察布,打造各自的品牌,不搞恶性竞争。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长陶淑菊指出,这是三个处于京津冀和各自省区边缘的地区防止被边缘化的联合,三个城市在电力能源、特色农牧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方面特点鲜明、优势突出,在服务和保障京津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吸引项目、人才、资金落户,德州不惜忍痛放弃了部分税收收入。2014年12月23日,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这是中关村海淀园在北京之外打造的三个首批试点园区之一。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利益共享——企业未来产生的税收将由两地分享,其余将作为企业的奖励和扶持资金使用。

德州市经济合作局局长乔方红表示,中关村海淀园不用担心税收流失,有了推动园内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德州则引入了“中关村海淀园”品牌,占得打造产业高地先机;有跨域发展需求的企业则获得了更有保障、更高效的发展空间,一举三得。

根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总共有42万亿元的巨大蛋糕。但现实如同拍戏一般,配角往往只能分食一小部分。

按照产业渐进、梯次的转移规律,产业外迁受益方首先是河北诸市,廊坊、沧州、保定利用地缘优势可以大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有时一个项目落户就能为当地平添一个产业。如在沧州,北京现代第四工厂的投建,引来了数十家零部件工厂落户,继而可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崛起;1200亿元的中核集团海兴核电项目落户,又可平添一座400亿元的中核沧州核燃料产业园。

而身处最外围的德州、大同、赤峰和乌兰察布若想突破河北诸市的重重包围、层层拦截,抢到优质项目难度巨大。“配角”只能依托比较优势,承接、做大现有主导产业。

德州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示,未来德州应根据城市禀赋和比较优势,努力承接产业、错位发展。通过农牧产品向京津的输送,做大副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产业;借棉花种植优势,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招商;依托太阳能产业基础,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事实上,德州已承接到的中纺、中节能、中建材、中化工、中商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均是德州传统的优势产业,当地有着良好的配套基础。

而乌兰察布、大同也在与临近的张家口整合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线路,借力京津冀。去年秋天,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旅游博览会上,三市组团第一次对外推介,喊出了“绿色乌大张,北京后花园”的口号。

不过,拥有诸多资源的配角们,错位竞争也要防止以丧失本地区均衡发展为代价,出现过度开发。当初,嘉兴就曾作为长三角生猪等畜牧产品生产基地,可当过度饲养超过了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引发了震惊全国的“黄浦江飘猪”事件,嘉兴不得不忍痛拆毁猪舍、谋求产业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在为山西大同融入“京津冀”把脉时也指出,大同的竞争优势在于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不应满足于向外输出原料,在选择发展路径上应立足煤炭、电力、煤化工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借与京津冀对接之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5年5月4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