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钊:经贸关系仍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字号

在过去几十年中,经贸关系对于稳定和推动中美关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在中国学界没有分歧。近两年来,美方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一再加增关税,给两国整体关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学者就表示,经贸关系已经从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变成绊脚石。笔者认为,称经贸关系是“绊脚石”过于轻率。贸易战是在中美关系全面恶化情况下出现的,经贸关系本身没有罪过,它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中美经济全面脱钩并不是现实的选择。在中美关系的构成中,经贸关系是最基本的因素,关系到两国经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关系到两个社会中的群体和个人,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共同利益比在别的领域更持久更深刻。

特朗普在第一次竞选时就看到了美国社会中普遍对现状的不满。他把中国作为美国问题的替罪羊,声称美国向中国输出了500万个就业岗位,似乎这就是美国中产阶级萎缩、“铁锈带”沉沦、白人蓝领每况愈下的原因。他当政后又发表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认定大国政治的回归,明确把中国当成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主要威胁。正是在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美方发起了对华贸易战。贸易战只是中美关系恶化的一个表现。

特朗普一直称“中国占了美国的便宜”,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中美经贸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美国同样从中获益颇丰。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丰富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成本,如2015年中美贸易平均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对华经贸关系还降低了美国通胀水平,为美国实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它还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最近估计,美中贸易和投资大概为240万美国人创造就业岗位,其中100万在出口方,100万在进口方,40万在美国的中资企业。

特朗普近来还反复威胁要与中国“脱钩”。甚至当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对国会表示美中经济“脱钩”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后,他还出来“纠正”说,他确实保留了“与中国完全脱钩的政策选项”。但所谓“完全脱钩”只能说说,是不能做的。

首先,市场吸引企业。中国在未来十年有望继续贡献全球1/3的经济增长,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产阶级已经达到4亿人,而且还在继续扩大。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到2035年,中国消费市场总量将超过欧美之和,哪个聪明的企业家肯放弃这一市场呢?美国的通用、福特等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超过了本国市场,它们也直率地拒绝了特朗普“回国建厂”的要求。“脱钩”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是要由企业来作主的,克雷格·艾伦最近表示,美国企业乐意在中国发展业务,增加投资。特斯拉公司近年来在上海开设独资电动车厂逆袭成功就是一个生动事例。

其次,能干的劳动力创造财富。中国的另一重要优势是具有素质较高、层次齐全的劳动力队伍,这是在过去40年的打拼中磨炼成长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早在奥巴马时期,美方就想把包括电子产品在内的一些产业链从中国搬回美国去,但苹果公司出于对中国劳动力的依赖没有这样做。

第三,美中脱钩将破坏全球经济。经过数十年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了世界经济,美中这两大经济体已经被复杂的供应链捆绑在一起,仓促消除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最终可能不仅使两国受损,而且会对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伤害。国际社会对此深表忧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美国《外交》上发表的文章“濒危的亚洲世纪”、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其他一些欧洲官员的言论都表明,它们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如果美国硬要对华脱钩,它们不会一味追随美国。

现在美国似乎摆开了与中国全面竞争的架势,即使如此,两国的经贸关系仍然保持了高水平。2018年双边贸易额在贸易战威胁下超过6300亿美元,2019年在美方一轮又一轮加征关税的压力下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然超过5400亿美元,依旧是超大规模的双边贸易额,说明了双边贸易的韧性。在美国全面对华施压的情况下,两国经贸团队一年多的谈判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特殊对话纽带,而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显示了双方让双边经贸关系重回正轨的愿望。中国重信守诺,认真落实协议,今年4月双边贸易额达到397亿美元,中国重新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一点也得到美国商界和高官的充分肯定。在当前,经贸方面的共同利益比其他领域体现得更加明显。两国经济要复苏要增长,民众要就业,民生要改善,双方就必须继续调整经贸关系,而这将成为两国关系的持久动力。

疫情之后,产业链可能出现局部调整。在事关国家安全问题上适当缩短产业链,这不难理解,但这与大规模脱钩是不同的。有的企业走了,有的企业又来了,这是正常现象。中方将继续排除干扰,继续认真履行第一阶段协议,努力维护中美在经贸关系方面的合作大局。

来源:中美聚焦网,http://cn.chinausfocus.com/finance-economy/20200721/41968.html 发表时间:2020年7月2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