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浩: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北京市密云区在战“疫”斗争中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践证明,社会治理的基础支撑在基层,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党建引领: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指挥体系。构建“区级、镇街、社区(村)三级书记抓防控”指挥体系,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排查稳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市场管理、文旅舆情、督导检查指挥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快速反应、统筹部署,每日调度、会商研判、督导检查工作。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把支部建在下派工作队、小区防控阵地和一线卡点,形成“党组织统筹、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冲锋、群众积极参与”的严密组织体系,让党组织一线发力,党旗在一线飘扬。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落实区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片、镇街干部包社区(村)、村居干部包街、党员和村居民代表包户五方联动机制。全面压实网格化管控责任,形成“任务到格、责任到人”的全覆盖管控局面。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督导组直插所有村居和检查点,确保督导到点、整改迅捷、提升到位。

人民主体:形成人人防疫、聚力战“疫”的浓厚氛围。广泛发动,全员“参战”。区委、镇(街、地区)党(工)委“内核”驱动,村(社区)、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外围”发动,广泛动员群众直接参与到站岗执勤、义务巡逻、文明劝导、人员排查、环境整治、重点管控等重点任务中。有效引导,群众“助战”。加强舆论引导,迅速让广大群众树立起“居家也是抗疫”意识,认真执行“戴口罩、少出门、不聚集”等防护要求,积极配合村、社区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积极组织,群众“督战”。发动社区(村)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巡逻劝导队,劝阻群众外出聚集、不戴口罩等违反防疫规定行为。

多方共治:强化重心下移、权责下沉的力量支持。资源下沉。区、镇(街、地区)两级资源下沉,把人财物、权责利下沉到基层。动员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村)疫情防控,回社区报到参战。多元参与。动员中央、市属企事业在密单位下派干部下沉社区(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机制,组织驻镇(街、地区)企业单位共抓疫情防控、共商区域治理。发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作用,物业员工全部参战,构筑起社区严密防线。倡导“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疫情防控。基层减负。下发《关于进一步整治疫情防控工作中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所有由社区(村)统计上报的疫情防控数据,一律由区指挥部社区(村)防控组统一收集。

法治保障:打造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良好秩序。广渠道多方式引导群众。印发《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等各类宣传读本,向各社区(村)制作配发“防控十条要求”宣传展板,通过村村响广播、悬挂横幅、发放资料,通过宜居密云、法润密云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引导群众遵守防疫法律法规。依法依规防控。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法律法规,制定社区疫情防控具体方案等规范性制度文件和配套防疫工作指导,严密防疫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防疫一线干部教育培训,规范防控流程,提升依法防控。加强涉及疫情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妥善解决设卡、登记、测温、返工复工等方面问题。

科技支撑:拓宽智慧治理、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推行一体化网络服务。依托区、镇、村三级联动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坚持疫情防控和便民服务两手抓、两手硬,设立帮办代办服务“绿色通道”,利用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对群众开展预约办理、网上审批、上门代办服务,实现防疫不间断、服务不打烊。依托新技术精准管控。强化疫情防控精准化和高效化,针对商超发热筛查效率不高问题,及时应用红外线等人工智能测温系统,有效缓解工作人员测温压力。针对排查卡点人员和车辆排查难题,引进人脸识别、车控系统,提高识别率和准确度。针对居家观察人员管控监管难问题,采用安装红外互联网摄像机,通过网络宽带直接与区级“12345”接诉即办防控平台连接,实现远程管控和实时管控。针对社区防疫重点部位监管难问题,将综合执法平台与派出所的监控探头对接,实现了全天候、精准化管控。运用区块链赋能增效。将各镇(街、地区)网格化管理与大数据、互联网有机结合,构建实时互联、数据共享、联动协同的智能化平台,优化疫情防控流程,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将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多平台融合,与多部门信息系统对接,实现辖区街巷、所有重点区域防控信息化。

民本民生: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好生活服务,让群众暖心。加强商超企业服务引导,通过设置“提货站”、线上采购等方式满足群众生活需求。针对口罩供应紧缺问题,第一时间组织区内服装加工企业转产加工口罩,口罩日产能可解决北京市近一半的需求。全面开展为群众“四代”服务:代买生活用品、代取快递外卖、代送预订口罩、代清生活垃圾。积极开展“贴心走访”,对独居老人及因防疫无法回家的医护人员、商超人员、出租司机等人员家属,加强关心关怀,每天由一名党员进行“贴心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信息服务,让群众稳心。在区级为民服务中心设置防疫专线和服务专席,前置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实现未诉先办。针对社会和网络上一些不实疫情虚假信息,及时通过电台、电视台、公众号等媒体进行辟谣澄清。结合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持续印发《一封信》,通过村村响广播等形式进行播发,让群众第一时间掌握防疫形势和政策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做好医学服务,让群众安心。发放科学防护手册,加强防护知识宣传。定制发放“3+X”爱心包,及时为居家观察人员配发体温计、垃圾袋、消毒液、中药制剂、口罩等防疫物品。组织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面向家庭发布疫情防控电子绘本,引导家庭学习防护措施。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向市民公示联系方式,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慢性病患者、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日常用药指导和健康咨询。

来源:《红旗文稿》 发表时间:2020年6月8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