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树忠:疫情缓解后更应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
字号

疫情逐渐缓解后,应当如何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或将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研究员。他长期研究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问题。谷树忠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披露了准备提交全国两会的两份提案,提案指出疫情促使社会深刻反思之前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进而强调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之下,仍要保持绿色转型发展的定力,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今年是您第几次参加全国两会,今年您的提案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谷树忠:今年是我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三年,也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两会。今年提案有两件,一件是《关于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提案》,一件是《关于保持绿色转型发展定力、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强化高质量发展动力的提案》。

第一件提案,主要是基于今年的疫情大暴发引起的深刻反思,要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特别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生物安全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分,狭义主要是生物技术的安全性,比如说转基因、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性等,但从更广义看还包括生物种群的安全性、生物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及生物产品的安全性。仅仅着眼于狭义的生物安全,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建议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第二件提案,核心谈的是“三力”,就是绿色发展转型的定力、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首先是绿色发展转型的定力,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特殊的发展情况,压力、困难很多,这些压力和困难来自国内外,在这种情况下,要坚定地保持绿色转型发展的定力,不能因为遇到一时的经济发展困难,就延缓迟滞绿色转型发展的进程,上一些不该上的污染比较重、资源消耗比较大的项目,应顺应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的不可逆转发展趋势;其次是生态环保的压力,这种压力需要进一步优化,所谓优化就是指要让这种压力更加精准,精准到具体的产业、项目、企业,要避免生态环保领域中诟病非常多的“一刀切”和“切一刀”的现象;最后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当然动力是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有科技进步,有管理创新,我认为优化资源环境配置也是重要动力源,主要就是要把有限的资源消耗指标、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等用好,这些指标也是一种生产力或者主要的生产要素,将这些指标用到鼓励单位资源消耗产出率比较高的产业项目和企业上,同时降低单位污染物排放。总之,“三力”包括定力、压力和动力,这是在当前情况下保持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经济时报:您提到今年的情况和往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全国两会推后,会期也有调整,今年全国两会和往年相比,还会有一些什么样不同的新看点?

谷树忠:两会即将召开,在形式上、内容上都会有一些变化,比如会

期调整压缩一半,但议题变化不大,因此时间更紧,内容将更加聚焦,讨论也将更加聚焦。此外,今年中国经济受到疫情影响,疫情的后续效应以及应对疫情的措施,将是今年两会不可回避的重点和焦点问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很可能加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化进程。基辛格说,疫情导致过去一去不复返,新的格局将会产生。今年两会大家很可能对此比较关注,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的走势,社会治理、经济治理、区域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新问题、新趋势,相关的讨论很可能更加深入、更加聚焦、更加激烈。

中国经济时报: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清天蓝,您怎么看待疫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

谷树忠:最近政协正在组织读书活动,我是其中一个读书群的群主,我们在读《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写于1962年,描绘了农药使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它的核心点是农药用得多了,小鸟见不着了,春天听不见鸟声了,所以这本书叫做《寂静的春天》。疫情后,仿佛60年前寂静的春天又重现了,春天回归寂静,没有喧嚣,车少、人少、人声少,大家都宅在家里边,疫情促使人们反思过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不是对大自然索取的过多、干扰得过多等。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当的生活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除了反思生活方式外,也要反思生产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承受住了疫情带来的考验,也与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提高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治理水平并不逊色于一些发达国家。疫情中充分发挥了网格化的及时性管理,特别是发挥居委会基层管理的作用。防止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要求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好。爱惜自然,就是爱惜我们人类自己。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一鸣 发表时间:2020年5月2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