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字号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经济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们认真分析了疫情对全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研究此次危机中存在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疫情对全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

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1-2月我市生产下滑,需求收缩,短期内经济发展压力较大:

农业生产平稳。全市冬小麦播种面积预计216.07万亩,苗情基本稳定。蔬菜种植受省市财政资金支持面积有所扩大。

工业生产走弱。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3%,较上年同期回落14.0个百分点,降幅低于全国、全省10.2和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6.29亿元,下降15.0%,同比回落27.9个百分点。

投资小幅下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4.8%,较上年同期回落13.3个百分点,降幅低于全国、全省19.7和26.1个百分点。在三星项目拉动下,工业投资实现85.2%的高速增长,较上年同期加快67.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2.3个百分点。剔除三星高增长因素,则下降39.4%。民间投资下降25.5%,回落34.2个百分点,下拉全市投资12.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5.8%,回落52.9个百分点,下拉10.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5%,同比回落24.6个百分点,下拉7.4个百分点。

服务业受损严重。疫情对线下商贸、餐饮、旅游等造成直接影响,加之延迟复工时间最长,服务业受到严重冲击1-2月零售业销售额下降23.0%;住宿业营业额下降51.0%;餐饮业营业额下降43.1%。去年1-2月全市旅游人数超过3000万、收入超过300亿元,今年1月,全市旅游人数915.80万、收入91.39亿元,2月份全面停摆。虽然近期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但市民对疫情的恐慌情绪没有完全消除,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短期内难以较快恢复。

消费降幅较大。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80.21亿元,同比下降24.9%,降幅大于全国1.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5个百分点。但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68.51亿元,逆势增长27.0%。

金融存贷双增。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195.36亿元,增长10.3%,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2833.65亿元,增长11.2%,回落5.5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走低。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6.3%,降幅扩大27.8个百分点。

出口下降。全市进出口总值534.68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出口总值下降18.1%。以隆基股份等为代表的生产型外贸企业存在出口不能按期交付货物风险,随着国外疫情快速蔓延,将会对外贸企业产生第二次冲击。截至3月11日,长安号稳定开行400列,同比增长104.1%;运送货物37.2万吨,增长50%。

产业、居民用电双降。全社会用电量下降14.2%,同比回落20.9%,其中,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分别下降15.6%和11.8%。

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小微企业底子薄、基础差,抗风险能力弱,后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1-2月,中小型企业产值占全市产值比重37.1%,较去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对稳就业和加快恢复经济影响较大。

财政收支双降。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8.2%,同比回落55.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降16.4%,同比回落55.4个百分点。

我们根据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分析,一季度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其总量占全年的20%左右,消费占全年的24%左右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上半年全市经济各方面将回到正轨,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去年水平。

二、危中寻机,把握追赶超越新机遇

(一)生物医药产业战略价值凸显,将迎来突破性发展

疫情之下,既凸显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价值,也暴露出生物医药发展中存在的短板,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特别是疫苗和创新药研发、互联网医院及远程医疗、精准医疗、POCT快速检测、中医药治疗、卫生防护等细分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市场潜力巨大,值得进行重点布局。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先进制造业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占我市工业总产值约为5%左右,占全国不足1%。应把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二)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

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都面临着复工复产的压力,特别是“用工荒”、“招工难”和疫情防控等问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解决。同时,疫情期间,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多种服务型机器人表现出色,极大降低对人力的依赖,避免人员聚集,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智能制造充分体现了竞争优势,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

西安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过渡阶段,作为制造业大市,应准确把握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机遇,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现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目标。

(三)发展现代供应链更加迫切

供应链已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如何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作,关系到经济、金融、就业等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比如,受疫情影响,一边是城市生鲜产品供不应求,另一边是农产品滞销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亟需完善以汽车产业为例,疫情重灾区湖北汽车产量占全国9%,还分布了数千家零部件供应商,为全球供货。疫情中,阿里、苏宁、京东等纷纷发挥其供应链优势,为抗疫保供、助农助商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有很多城市,瞄准供应链痛点,通过跨部门跨区域联动、龙头企业带动等,确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助企业打通跨区、跨市甚至跨省产业链。

产业链不健全、产品本地配套率低、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市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应把握好现代供应链发展的趋势和机遇,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融合创新发展,通过供应链的牵引和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硬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冠疫情是对科技实力的一次现实检验。疫情发生以来,硬科技在各地疫情防控战场上大显身手,在方方面面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无论是战胜疫情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都起着关键作用。西安科教实力雄厚,应充分发挥硬科技策源地聚集地优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硬科技”产业,使“硬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新兴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是最强烈的,但同时也带来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的爆发,健康管理、体育休闲等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

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西安正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准确把握消费新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的空间和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防疫时期的城市运转。从城市正常运转,到急需救治患者和床位信息之间的有效对接、医用物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有效调配,都必须依赖响应灵敏、高效运转的智慧城市平台。从各个城市表现出的“防疫抵抗力”不难看出,“智慧城市”是城市防疫的硬实力。

西安应以防疫为契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七)“新基建”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以来,中央密集部署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已成为各地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关键词3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虽然具体金额、期限和用途等细则还没有出台,综合专家观点,“新基建”是主要投向。西安也应围绕新基建七大领域和全市“十项重点工作”,提前梳理名录,加强项目储备,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三、加快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系列措施

(一)着力储备、开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一是盯紧中央和我省政策导向,紧紧围绕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七大领域和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抓紧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充实重点项目库。

二是强化双招双引通过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加强与境外各类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合作,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组织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争取一批新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优化办理流程,加强要素保障,拿出一批见效快的储备项目提前上马。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和投产进度,帮助企业提前做好竣工验收和投产准备,力争尽早投运达效。

四是积极争取中央和我省省专项资金,特别是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充分弥补疫情结束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资金缺口,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落实到位。

二)聚焦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应对风险能力

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改投资力度,加快企业智能装备升级,在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大力开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示范和应用推广,建立完善面向我市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批“工厂物联网”、“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率先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同时,在高新、经开、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建设面向制造业基地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配套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企业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

三)加快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

针对我市产业链不完善、集群竞争力弱的问题,在产业集群中加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有效提高产业协同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围绕产业集群内企业在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物流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共性需求,打造各类供应链协同平台,通过协同设计、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和金融服务等方式,完善产业供应链体系,促进线上平台与线下产业集群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发挥不同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供应链资源整合和服务能力,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建立以核心企业为龙头、配套企业为基础的供应链联盟,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快速提升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水平。

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发展“硬科技”

一是从国家发展需要出发,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西安,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实施生物经济跨越计划,围绕疫苗和创新药研发、组学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医药治疗、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支持医疗机构牵头会同研发企业、高校院所开展预防、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是依托国家增材制造、分子医学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导材料等创新平台以及产业集聚区、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国际科研信息数据库,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投资机构等共建产业发展急需的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柔性产学研联盟,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培育 3D 打印、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产业集群。

(五)加快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3月21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及要“加快推动新布局一批国家高新区,优化国家高新区空间布局”。疫情结束后,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力军作用,示范带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适时召开开发区创新发展大会,营造支持开发区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市级层面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开发区在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布局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推动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突出亩均论英雄导向,修订完善《西安市开发区条例》,进一步下放市级管理权限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精简或者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完善开发区评价考核制度,推动开发区聚焦主业、激发活力。

(六)发行“古都消费券”,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一方面,研究实施消费补贴计划,发放“古都消费券”“旅游券”等,组织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加快构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鼓励游客到西安消费,充分释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大力培育健康、体育、养老、信息、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娱乐、电子政务等新兴消费热点。

四、突出公共卫生、智慧城市、应急体系等重点,补齐城市治理短板

(一)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西安”建设步伐

加快弥补健康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抓紧实施一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发展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等新业态,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 

(二)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和能力

建设智慧城市,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的认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计划,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改造。针对数据壁垒、信息不畅的突出问题,推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共享、互动互用,支持拓展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产业应用场景,大力实施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社区建设和应用,实现城市全要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智能控制的城市大脑来指挥调度城市各个功能的运行。

(三)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

系统梳理我市应急管理体系短板,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关键物资储备效能生产能力,建立社会救援能力及重要灾备物资生产、仓储、运输能力数据库、网络图和调度系统,依靠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紧急医学


v 西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1、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开..
联系电话:029-86788301
传真:029-86788300
0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