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起始条件、内在逻辑和趋势特征
——客观看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2023-02-21
字号

根据人口变动趋势推算,预计2022年出生人口将低于1000万,死亡人口将超过1000万,年度净增人口会出现负增长现象。人口负增长将是我国人口变迁过程中的重大趋势性变化。回顾我国近代发展历史,除去大规模战争、瘟疫、饥荒等特殊时期外,人口基本都处于增长态势。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迫切需要把握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起始条件、内在逻辑和趋势特征,客观看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一、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起始条件

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人口城镇化、人口发展地区差异大等是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起始条件。

(一)人口总量超过14亿

1949年以来,我国经历了70多年的人口正增长,2017年人口突破14亿,2020年为141212万人。2021年人口总量同比仅增长48万人,为14126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千分之一,已经进入零增长区间。

人口规模大是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出发点。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

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放缓,按照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测算,202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2021年超过1.25万美元,预计2022年超过1.26万美元(图1)。

经济总量大、人均GDP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基础经济条件。

image.png

(三)老年人口占比超过少儿人口占比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口占比超过少儿人口占比。202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到18.9%,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17.5%。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我国人口负增长面临的结构挑战。

(四)人力资本存量继续增加

使用教育多状态模型测算,“十四五”时期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不断提高。15-59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女性将分别从2020年的10.96年、10.53年,提高到2035年为12.72年、12.66年。虽然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但由于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在2035年前仍持续增加,2020年、2035年分别为97.96亿人年、100.76亿人年。

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是我们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有利因素。

(五)更多的人口将居住在城镇

生活在城镇的人口,2020年为9.02亿人。分城乡人口中情景预测数据显示,到2035年城镇人口将增长到10.23亿人。城市和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人口聚集区域与收缩区域将长期并存。

不断优化人口空间分布和资源配置,可以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人口发展区域差异大

2020年,西藏、贵州、宁夏、青海、广西等省份人口出生率在11‰以上,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仅为3.8‰-5.2‰。预计不同省份之间,最早和最晚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时间相差10年-20年。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了3.65‰,有15个省常住人口有所增加。

二、人口负增长的内在逻辑

(一)从全球看半个世纪前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数据显示,1950-2021年,由“自然负增长”主导的国家有20个,包括欧洲19个国家和亚洲的日本。1972年德国第一个步入人口自然负增长。人口过亿的国家,仅有日本2010年后人口开始减少。随着生育水平走低,预计到本世纪末全球将有9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进入人口负增长行列。

(二)我国已经累积了30多年人口负增长惯性

我国人口规模大,正的、负的惯性也大。1992年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增长已经由正转负,人口变动主要是低生育水平不断累积的人口负增长惯性推动的。依据七普数据,经过模拟测算,即使现在把总和生育率立即提升至2.1并保持,受累积负增长惯性影响,2044年仍将开始人口负增长,并持续至2090年。

总体看,由于人口负增长惯性内在规律的作用,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将是长期的。

三、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特征

根据出生人口监测数据估算,“十四五”时期我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十五五”以后,将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时期(图2)。

image.png

(一)我国人口负增长短期温和,逐步加速。

依据七普数据,经过多情景模拟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人口年均减少80万,“十五五”期间人口年均减少230万,2031-2040年均减少370万,2041-2050年人口年均减少620万(图3)。

image.png

相对14亿人口,2035年之前我国人口缩减规模较小,减少态势平缓。但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不断提速,预计2050年之后,会出现年均减少1000万的情况。

(二)人口负增长将改变我国人口数量压力的结构。

据测算,2060年前人口负增长主要表现在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缩减,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攀升。受60年代出生高峰期人口进入老年阶段的影响,从2022年开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快速增长,2021至2030年期间年均增加1300万以上,2025年达到3.21亿,2032年突破4亿,2048年突破5亿。(图4)。

image.png

我国人口众多的压力中,少儿人口的压力将减小,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三)人口负增长将强化人口空间分布的马太效应

随着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和“收缩”都被强化的马太效应。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和城市群等人口持续增长,而农村、东北、部分城市地区的人口可能会加速收缩。目前,150个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收缩。

四、客观看待、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

人口变动多情景测算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预期寿命持续提高等为特征的长寿时代。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人口禀赋优势明显,挖掘人口支撑经济发展的潜能仍有较大空间。适应人口负增长态势,实施0-3岁婴幼儿“强势开端”国家行动,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从生命早期开始,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益,可以持续提高人口竞争力。

总体来看,在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期间,特别是在第一阶段(2020-2035年),人口将进入负增长,传统人口红利减弱,但新增劳动力素质提升较快,人力资本积累迅速,抚养负担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优势,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人口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人力资本新红利,促进十四亿人口迈向高质量发展未来。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许颖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