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综合:推动形成更加平衡、更可持续的复苏(2020年第4期总第120期)
字号

5月以来,欧美国家陆续解封复工,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均回到扩张区间,投资反弹较为明显,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的可能性上升。但与此同时,“内防输入、外防反弹”工作不能松懈,欧美疫情存在第二波担忧,新兴经济体疫情快速蔓延,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为此需要推动宏观对冲政策尽快落地见效,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进程。

一、投资引领内需复苏

生产活动持续恢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逐步得到控制,加之前期宏观对冲政策效力陆续释放,5月份以来生产活动恢复迹象更趋明显。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4%,增幅较上个月提升0.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北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抑制,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较为显著,同比增长7%;其他地区增长较为平稳。分产品看,投资品和部分耐用消费品生产增速明显回升。其中5月份挖掘机、钢材、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2.3%、6.2%、8.6%;汽车和手机同期分别增长19%和8.4%。与此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由负转正,5月份同比增长1%。6月份以来,各地加大促消费力度,电商平台也开展“618”促销活动;餐饮、酒旅等生活服务业经营继续改善,服务业正增长态势有望延续。二季度GDP增速可能由负转正。

image.png

图1:主要需求复苏进度

数据来源:Wind资讯,DRC大数据,作者整理

内需继续复苏但不平衡。投资回升最为明显。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但5月当月同比增长3.9%,月环比增速则连续三个月保持在6%左右。重点项目保障、信贷供应增加、利率水平下降等因素,推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更快回升。5月份基建投资同比增速超过10%,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近6%。与此同时,中下游企业产能利用率仍然没有回复到正常水平;内生性更强的制造业投资延续低迷,5月同比降幅仍超过5%。疫情对消费信心和意愿的影响短期难以消除,消费复苏步伐相对缓慢。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3.5%,跌幅较1-4月份略有收窄;5月当月同比下降2.8%。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销售月度同比已经回正,复苏态势好于整体;这也表明限额以下的中小商户所受冲击更为显著。

外需延续疲软态势。海外疫情持续较快蔓延。5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每日新增病例震荡上升。截止6月17日每天新增病例超过17万人,累计确诊人数超过800万人。与东亚地区相比,欧美虽然逐步解封,但新增病例下降态势更为缓慢,部分甚至有所反弹。6月初以来,美国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再度回升,平衡疫情防控和重启经济难度较大。与此同时,部分新兴经济体疫情快速发展,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尚未见顶。巴西每日新增已经超过3万人,印度接近1.4万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上述两个国家的制造业PM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0,服务业受冲击更大,PMI连续两个月低于30。

image.png

图2:海外新冠疫情仍在快速蔓延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出口低迷态势短期难以缓解。5月份我国出口增速再度转负,同比下降3.3%。从G20制造业PMI走势看,5月份除中日韩以外其他经济体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基本都在荣枯线以下。其中发达经济体平均为41,新兴经济体为39。根据PMI和全球贸易的相关关系,全球贸易短期内预计将继续收缩。同时,受疫情阻隔影响,我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难度增加;跨境电商、云上展会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疫情冲击,但整体看订单形势不容乐观。制造业新订单指数3月份经历了小幅反弹以后,4、5月份又再度回落至35附近,显著低于荣枯线水平,我国出口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image.png

图3:国际贸易继续收缩

数据来源:Wind资讯,作者整理

二、着力推动宏观政策落地见效

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走在世界前列,经济恢复情况较好,但复苏不平衡的特征也比较突出。下一步需要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构建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强复苏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一是财政资金要加大下拨力度。5月份财政存款环比增加近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3000亿元。考虑前5个月因减税降费和经济低位运行等因素,公共财政收入下降13.6%;财政存款增加可能表明政府发债筹集的部分资金还没来得及拨付使用。二是货币政策要加强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从资产端看,通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等操作,央行对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债权继续增加,5月份上升至7529亿。而疫情期间再贷款、再贴现新增额度累计1.8万亿元,加上两类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工具4400亿元,资产端后续还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从负债端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亦需要适时下调,以配合特别国债发行、其他政府债券发行。三是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要群体的就业保障。因疫情封闭隔离造成的就业影响已基本消除,但受疫情冲击造成新增需求不足,导致新增岗位减少,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仍然突出。要进一步落实对住宿、餐饮、旅游、休闲娱乐、客运等服务业和出口企业的稳岗支持,同时增加对大学毕业生和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帮扶。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