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光:破局成渝互通,从“行政经济”转为“区域经济”最关键
字号

3月27日上午10:30,随着汽笛喧鸣,满载着货物的中欧班列同时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驶向数千公里外的欧洲大陆。与过去6年不同的是,这列中欧班列不再使用“成都”“重庆”标识,而是挂着“成渝”标识。

作为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对此感叹不已。20年来,他深刻的感受着两座城市的聚合和演变,常在爬坡上坎的8D城市仰望星空,心中也挂念着天府之国的欣欣向荣,两个城市的“联姻”他期盼已久。

“2000年以来‘成渝经济区’被提出;2016年‘成渝经济区’演变为‘成渝城市群’;2020年成渝经济建设迎来关键发展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一次历史的见证”。易小光对成渝经济圈发展历史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如数家珍,而透过这一个个时间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纽带亦清晰可见。

如今,在中国的国土空间战略布局上,成渝地区逐渐成为全球格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向南向西和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一个支撑点。

“新的历史格局下,我们要在创新上做文章,关注成功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开放创新来促发展”,易小光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品质生活宜居地,由“行政经济”管理转变为“区域经济”管理是突破口,值得反复研究。

A:“成渝”名字演变深意

充分利用城市化发展红利推进深度城市化

封面新闻: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些名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易小光:名字的演变表现出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持续重视,并推动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全面建设。

当初成渝经济区试点的推动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之下,重点解决东中西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差异。十三五提出建立城市群时,我国已逐步进入城市化、工业化中期朝深度城市化方向发展的时期,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成为主要的城市形态。

今年初,中央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法,是对成渝城市群进一步的升华,也更精准。如果说城市群的发展是城市红利的客观存在,那么对成渝地区而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还不及沿海,还处于一个都市圈发展的阶段。

那么,现在更重要的是发挥重庆和成都两个主要核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引领整个川渝两省市,带动各种大大小小的城市。

目前成渝地区还缺乏大中城市,我们曾经在研究过程中提到成渝之间有中间塌陷现象,内江、泸州、宜宾、遂宁、南充等发展势头不错,但就体量、影响力而言都还有一段距离,虽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比以前改善很多,但城镇体系不够合理的问题凸显,因此未来的发展也是值得期盼的。

所以名称的变化,事实上说明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利用城市化发展的红利推进深度城市化。

封面新闻:如何理解成渝经济发展中的竞合关系?

易小光:重庆与成都都是伟大的城市。成都的商贸、生活宜居方面在全国、全球都知名,那么现在它的发展和现代制造,包括高新产业方面发展势头也很不错。

对重庆而言,以往对外的形象是老工业基地,另外它在历史上是西南地区的主要通商码头,直辖以来现代制造和高新产业在不断兴起,也就是说两个城市都在往综合性国际化城市大力发展。

竞争与合作促进整个地区创新水平、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发展汽车为例,是不是我们在打架了?其实不然。我竞争实际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地方政府,一种是行政的力量,一种是市场的力量。

但是不管怎么说,其实大家都在寻找比较优势,而真正放在全国和全球市场,川渝两地的汽车产量还算什么?因此产业就要通过一些竞争来促进合理化分工,再形成它合理的产业价值链。

B:两地人才、政策互通破局

“行政经济”转变为“区域经济”是关键

封面新闻:成渝两地在体制建设、经贸往来、城市布局、人才交流等方面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易小光:最大的障碍是由以前的行政区域管理到经济区域管理理念和实践的转变,这是必须要破解和探索的难题。

第二是目前统筹、协调的机制还需要健全,不过两省市的党委政府已经形成了统筹发展领导小组,是良好的开端,紧跟着就要使它常态化,要检查、落实、反馈、落地、产生效益,这也是下一步应该做的。

第三是市场的一体化和要素流动性,这要大力推动。比如说人才、土地要素等的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大了以后,它的价值就会更大,城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封面新闻:如何促进成渝两地人才互通?

易小光: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对于人才而言,首先在体制上应该打破限制,按区域方式管理人才,特别是体制内的人才。另外,事实上很多互通政策是需要更加细化的,要共同搭建平台去吸引大量的人才。

相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过程中,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以及开放度提升以后,会自然而然聚集大量的人才。目前,四川和重庆在向国家争取中国西部科学城的建设,预计下一步将在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大量国际创新人才。

新兴产业中,软件产业、制造业以及文化旅游会展等,成都做的很不错。重庆则在高端制造、金融产业、现代物流等有较大发展。实际上大家都是在相互充实,两地都受益。

C:成渝间合作新路径

合力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

封面新闻:未来成渝地区合作的产业方向在哪儿?

易小光:打造一些国家级、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一定是未来成渝地区合作的方向。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互联网等产业方向,是两地都在推进的。

创新会使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大量兴起,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业的发展是具体企业主体来形成推动的,所以技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升级化,需要整个人力资本构成得到提升。

大企业备受关注,但事实上,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体现是一个地区持续不断的具备创新能力,要培养后续的大企业,一定要有让大量活跃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生长的土壤。

封面新闻:疫情催生出新的市场机遇,疫情后成渝之间有哪些新的合作趋势?

易小光:其实疫情给很多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投资创造了机会。现在大家的共识是在防疫常态化下抓经济发展,这要有长期心理准备,而现在的机会更在于协同化和一体化。

在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与建设领域,两地之间的合作关系在逐渐加强。客观上,成都的科技创新力量比重庆的科技创新基础要强,但成都的优势集中在基础研究和高校,而重庆则偏向于产业和企业研发,各有特点。

我们必须在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上共同做文章,例如共同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大健康产业、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于破解行政管理到区域经济管理,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D:共同扩大“成渝朋友圈”

“成渝”中欧班列开启 探索对外贸易新机制

封面新闻:在各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下,如何才能做到政策协同、利益分享和共同扩大“朋友圈”?

易小光:要共同营造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开放的环境。首先是建立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并把它常态化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我感觉到我们在一些规划机制建立方面,需要衡量和把握,理念和设想思路是要通过规划具体的行动来做到的。

当前,我设想如果成渝两省市一些地区的部门一把手,如果相互调动任职一下,是否有助于双方对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理解和支持呢?另外,在公共服务领域等方面政策的实施可以共同来形成空间规模集聚效应,但重要的是多从老百姓的实惠上着手,实际上两地的空间范围是能够做到很多的。

封面新闻:未来,成渝经济发展如何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战略等机遇?

易小光:不管是蓉欧班列、渝新欧班列,还是今后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已经达成共识,再通过不断合作来寻找最佳的解决点。

今后要共创内陆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如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争取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实现政策性的突破,就不会再局限于两省市和两个城市之间。

同样,要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最终在成渝地区形成活力,就要提出很多创新的解决方法来破局,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通道都落在成都和重庆的头上,一定要利用好并形成合力。

成渝高新区签订

“双区联动”协议 

六大方面合作共建

4月29日下午,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次联席会议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双方“联姻”将重点从“一城”“一廊”“一高地”“一区”“一港”“一机制”6个方面进行合作共建,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意味着两地科技创新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仅重庆、成都地区新增企业超过31万家,其中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的科技类型企业达17774家,如果说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体现就是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那创新企业正是推动成渝经济发展的“后浪”。

聚焦科技+文创

成渝地区是产业互联网2.0的主战场

在成都高新区的“硬核工厂”,卫星通讯、无人驾驶、6G研发的“硬核”技术人员在努力连接未来,而另一边,大数据、智能化正在让重庆高新区的传统产业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过去5年,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们汇聚到成渝地区,产业服务平台等也在这生根发芽,成为了孕育创新力量生存的土壤。

产业服务机构天象产城的空间运营和投资业务就主要覆盖在成都、重庆两座城市,“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在西部城市的企业,更应该聚集在一起,才能把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天象产城联合创始人&COO吕落伊看到,成都的经济增长在加快,重庆消费力在增强,成渝两座网红城市结合后,文创领域中网红经济得以发展,借助互联网消费升级将带来巨大的机会。

另一家来自北京的英诺创新空间,去年开始在成都和重庆布局,正努力将成渝地区的创新空间打造成产业服务样板。英诺创新空间事业合伙人卢健作为诺基亚全球技术中心前总经理,曾深度参与过成都电子通信产业发展,“现在我们主要围绕着科技、文创这两个关键产业集群来打造,特别的是,成都的优势在信息技术产业,重庆的工业制造历史悠久,双方结合起来将成为产业互联网2.0的主战场之一”。

1+1大于2

成渝经济圈激发创新企业活力

在政策春风吹向成渝大地的同时,产业服务机构的视角随之发生改变,他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让两地的距离变得更近。

今年初,英诺创新空间成渝地区负责人王拓域就开始频繁往返于成都和重庆之间,他的团队同时管理着成渝两边的事宜,“随着政策的落地,成渝成为一个整体,加之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两地会吸引和共享更多外来的资源,因此两地联动后的创新力也是1+1大于2的”,王拓域介绍,英诺的产业服务、社群服务和即将落地成渝的投资能力,都让两地的创业者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连接。

吕落伊也看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激活了许多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以往业务或者人才‘不出市’,而现在更多的创业企业和优秀创业者都被带动起来了,比如今年我们收到了许多来自像德阳、永川这些地区的投资咨询,而这个现象在前几年几乎没有。”天象产城在成都已经扎根多年,吕落伊则将一些适用于两地的创新服务标准化、产品化后,提供给两地的中小企业。

然而,在成渝两地创新创业兴起之下也存在一些瓶颈亟需突破。吕落伊认为,两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比较雷同,而成渝地区的资本市场也与一线城市差距明显,创投机构数量尤其民营基金的数量极少,“我们看到,成渝地区虽然在细分行业有优秀企业涌现,但龙头企业数量比较少”,卢健也表示,成渝地区的大企业和小企业、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更应该结合起来,完成数字化转型,吸纳产业链条上的创新力。

来源:微信号“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朱珠 罗惟巍,https://mp.weixin.qq.com/s/80n4qLwDdUCDvwZvfVAvFw 发表时间:2020年5月2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