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字号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这里的有效程度实际上指的是政府的行政服务效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国家组织力、动员力和推动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法治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指标。政府从事行政活动都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如何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行政行为,最大化的取得行政行为的收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出发点。

认真研究近六年来国务院常务会开年第一议题便会发现:连续8年,本届中央政府工作的第一议题,都是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对内要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对外要提升行政便利化水平,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放管服改革是要求、目标更是理念,各地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在具体操作中就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出切实可行的抓手来推进改革。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从浙江发端,如春风浸润,悄然传递到很多地方,如深圳的一站式服务、武汉的三办改革等,西安作为这项改革的践行者,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的路径,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助推国家战略决策落地生根。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就依法履职、科学决策、公正执法、制约权力、政务公开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方面展开论述。他强调,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这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标志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进入到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要的任务是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015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2016年全国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放管服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提出了四个迫切需要。这四个迫切需要正是放管服改革的意义所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务院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纵观过去五年,我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2017年伊始,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行政效能革命动员千人大会,表明了西安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省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发展营商环境,力争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归根结底是要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创业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因此,建设法治政府就要简政放权、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削减行政权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应有之义。

二、深圳、武汉等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领导方针政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通过对深圳、杭州、武汉三地就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审批和四张清单一张网等事项进行的调研,我们了解和总结了三市提升并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具体情况如下:

(一)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全面优化政务服务。

三市都十分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大量管理数据信息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应用手段、拓展应用平台种类,根据事项种类强化了网上办事平台、移动终端APP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的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

深圳市调整后的政务服务中心体制,将包括电子政务、信息化管理等在内的全部政务服务职能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管,深入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不断拓展网上办事范围,整合部门审批服务系统,基本实现了服务在网上。近期,深圳市盐田区全方位打造智慧门户网站,领跑主动服务型网上政府建设,实现更主动贴心的政务服务模式。杭州市根据中省要求,积极加强一张网建设,打造五大平台同步运行,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便民服务、阳光政务、行政监察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省市县统一的政务服务网,将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让每一步审批都能随时查找,确保公开及保障民众的知情权。

武汉市早在2016年初已建成市、区统一的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大厅,截至201810月处理网上预审办件502.91万件,办结502.55万件。湖北省为加快推进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于2018年底将云端武汉·政务服务大厅和各区分厅网站相关内容和功能已迁移到湖北政务服务网

(二)保证权力真放、实放,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大厅

放管服工作中,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权,减少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授权的行政权;理清多个部门重复管理的行政权。政府部门要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将市场的事推向市场来决定,减少对市场主体过多的行政审批等行为,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因此,保证权力下放、真放、实放是关键点。

深圳市在过去几轮改革的基础上,围绕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以便民为原则,把该放的行政权力坚决放开、放到位。特别是针对市强区弱、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等问题,创新推进强区放权改革,进一步明晰市级决策统筹、区级执行落实、街道治理服务三级定位,在全面下放审批管理权、驻区机构管理权、人财物配置权的同时,将市级原有的部分工作人员和空余编制下放(人员和编制共计2000多名),增强了区级政府履职能力,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权力、人员下放后,基本形成了市级主要负责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的法人业务,区级及驻区机构负责除市事项以外的法人及所有自然人业务,街道和社区负责以便民服务业务为主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

武汉市以三个全集中两个全入驻为主要内容,要求市级审批职能部门将全部审批职责统一交由行政审批处承担;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交由行政审批处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所有环节统一交由行政审批处承担实施。市直各审批部门单独设立的行政审批处整体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挂牌设立的行政审批处,其处室负责人及与审批相关的人员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从抽查的市直部门审批办件案卷来看,除市发改、国土规划、交委、水务等4个部门外,其他市直部门推进三个全集中、两个全入驻工作都已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市卫生、质监、人社、商务、旅游、住房公积金中心等6个部门已基本实现三个全集中、两个全入驻

(三)减事项、压时限与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相结合。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与减事项、压时限相结合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内容。如深圳市,自1997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迄今已进行多轮。如今,改革的重点由以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压缩办理时限为主转向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实施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即由结构性改革转向管理性改革。通过行政审批改革,给政府权力瘦身,属于结构性改革,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就是管理性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行政审批受理、审查与决定各环节予以规范,优化再造审批流程进行,以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比如,对于内部审批层级过多的事项,压减环节、缩短时限;对于相对简单、自由裁量权较少的事项,授权窗口办理,提高即办率;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出具意见的事项,明确由最终审批部门征求其他部门意见;对于涉及听证、招标、专家评审等特别程序的,要求公开启动条件、办理步骤,明确办理时限等。使审批事项应减尽减、审批环节能压则压、审批时限能短则短,让民众与企业办事时少跑一趟腿、少走一道程序、少跨一道门槛。

(四)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

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是行政审批的技术支撑,运用标准化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围绕行政审批的事项内容、管理行为、审批过程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并通过标准应用与实施支撑行政审批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是进一步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重要工作。

通过调研发现,三市都针对各区行政审批事项标准不一、划分颗粒度不一、办理条件不同、办理过程不同的问题,全面梳理和公开市、区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目录,规范事项名称、实施依据、服务对象、服务类别等基本要素,进行标准化建设。其中,深圳市已经全市制定统一的申办受理标准,对外公布办事指南,对内形成业务手册,消除模糊语言,兜底条款,重点明确受理条件及其裁量标准,大幅压减自由裁量空间,使得行政审批在阳光下运行。杭州市要求严格按照浙江省公布的清单和事项目录,一事一指南,全市统一,消除差异化。这些措施使得不同的审批人员、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申请人对同一审批事项的审批结果具有一致性。通过推进审批事项标准化,破除了一道看不见的玻璃门,实现了高效和廉洁的二合一。武汉市级各审批部门对照办理事项清单,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对各部门审定的办事指南,武汉市政务办进行了集中印制并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会同市编办联合开展区级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按照事项划分取最细、设定依据取最全、办事条件取最简、申报材料取最少、办理时限取最短的原则,对15个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梳理,推进区级437个大项1327个子项在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办事条件、申报材料以及办理时限等5个方面的统一,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

(五)“一手抓简政放权,一手抓加强监管”。

深圳、杭州在取消和调整相关审批事项的同时,大力推动政府部门工作重心向制订准入和监管等标准规则、强化动态监管转移,通过创新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逐渐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构建政府负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切实防止走入审批事项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建立黑名单制度,该制度将对因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受到行政处罚、采取欺骗手段获得审批或服务,以及在对外投资合作、招投标、申请财政资金资助、担保贷款等存在多次失信、严重失信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列入黑名单,并通过政务网站公布有关信息,或上传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施重点监管。

如深圳市重点针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许多生产经营活动取消事前审批的新情况,出台《深圳市商事主体行政审批事项权责清单》,明确商事登记前置、后置审批事项,督促各审批和监管部门根据清单事项逐项制定与其行业特点、工作实际相匹配的监管办法,为管准”“管好再添砝码。

(六)加强行政效能监督。

深圳、杭州都十分注重对行政效能的监督,通过多种手段和平台获取评价信息,将政府内部监督、第三方评估与当事人评价相结合,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进行监督。深圳市建立了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标准,覆盖市区两级政府和部门,每年根据当年工作任务进行调整。杭州市建立了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在平台的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的作用,将群众信、访、电、网全面整合纳入,实现办理监督评价相分离,与政务服务网形成统一接收、按责转办、统一督办、评价反馈的业务闭环。建立了问题发现、反馈和改进机制以及整改情况公示制度,强化事后整改力度,切实解决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三、对西安市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顶层设计,全盘谋划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西安市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早在2017年初成立了全市行政效能革命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年来的运行,对全市的政务服务工作起着协调促进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的艰巨复杂任务,要深入持久发展仍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是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路径。首先,当然要和中央及省上保持一致性,即放管服改革由中央及省级编办来统领协调。早在2017年西安市提出的行政效能改革作为全国放管服改革的地方特色版,将这项职能放在了市政府办公厅。而中省都是在编办,那么是否应将推进协调的职能设置在市编办与中省保持一致是值得探讨的。其次,应强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各地方行政审批专职部门来推进政府内部行政审批职权的排列重组,让政府职能转变在源头上发生质变。最后,要真正树立刀刃向内的勇气,坚定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在法治的框架内设置机构,配置职权,职责法定,才能真正让中省放管服精神落地生根、惠及于民。

(二)对标先进,继续完善“一网通办”系统服务建设。

2018年,西安在全市公布了13675一网通办事项,占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71%目前,公布数和实际办理数量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强化措施,采取减少申办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的方式,全面提高已公布一网通办事项的办理质量和效率。截至20202月,有585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其中,市场准入类217项、民生保障类79项、房屋交易类31项、公安交通司法类230项、工程建设类28项。其次,要持续创新网上办的服务模式。结合近期疫情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大不见面零跑路的办事模式能大幅减少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也能尽可能减少市民外出办事聚集的风险,也可最大限度消除权利寻租的可能,提高群众的体验效果。

(三)完善网络,建立以“网上办事为主、手机APP为辅、实体大厅为补的办事模式”。

一是,不断完善一网通办总门户和政务服务APP建设。截至目前,市上已完成总门户网站全部子功能点开发,实现事项数据、人员账号融合互通。“i西安”APP已具备办事指南、事项办理、办事地图、办件查询、电子证照、用户中心等功能。但事项的网上办理需要更多部门通力协作,一些基础性工体需要不断落实。政务服务网所有政务事项应按照成熟一批上线一批的原则,尽快向网上集中,确保政务服务网真正实现高效运转、有效服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一库共享的大数据库是政务服务网有效支撑,要加强部门间的数据共享,让民众和企业的申请材料能做到一次提交、长期有效;让政府部门的审核结果能做到一门认定、多部共用,从而真正实现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和全时共享,为一号申办的服务模式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持续完善创新手机APP“i西安办事新途径。手机作为全民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具备影像拍摄、数码扫描、数据存储的强大功能,推广APP办事模式,可以减少政府的经济投入、延长服务时限、拓展事项办理的空间,目前,我市部分单位已上线手机APP软件“i西安,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减轻实体大厅的服务压力。四是,全面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早在2017年,西安市政府就出台了《区县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标准》,市行革办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区县(开发区)、镇(街)、村(社区)三级22行政效能革命联系点,全市各级政务中心可借鉴创建经验,强化硬件设施,提高管理标准,可以考虑在经费保证的前提下逐步升级、完善服务。

(四)建立体制机制,用铁军作风锻造一流服务。

一是,健全考评考核机制。在开展季度考核、年终总评的基础上,每半年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年终总评成绩。增加电视、电台、网络等栏目曝光问题的处置流程、力度,倒逼工作落实。对“12345”受理问题建立的跟踪机制,对问题受理响应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移交追责。二是,推广容缺受理机制。在主件要素齐全,部分材料缺失的情况下,采取现场发证发照、承诺限期补件的方式进行容缺办理。目前,该方式在部分区县和部门已有试点,应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三是,全面完善标准化建设。从事项管理标准化、人员管理标准化、服务提供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评价标准化、办结时间限标准化等六个方面,逐一明确标准化的相关内容,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方式,彻底消除权利寻租的空间,全力推动标准化建设,通过抓标准、促管理,提升政务服务品质。最后,要持续完善法治建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通过宪法和法律对政府职能进行明确的规定,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媒介,将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等进行公开,尤其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政府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约束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从而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总之,转变职能,重塑阳光、有限、法治的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回应中省放管服政策的有效措施。互联网+”的出现,要求政府将不该管、不能管、管不好的行政职能转移出去,进一步厘清与市场、社会之间掌舵划桨的关系,才能做好服务型政府。换言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打造阳光、有限、法治的服务型政府是落实中省放管服的重要要求。


v 西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1、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开..
联系电话:029-86788301
传真:029-86788300
0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