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开元: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字号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这是我国很多生态资源富集地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福建、江西、贵州等省份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的一个重要手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条件

能否在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实践表明,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首先,生态资源富集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吻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其核心特征是生态性和环保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资源富集地区一般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越,是低碳经济的天然试验场,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须区位选择。

其次,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超前谋篇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其工艺与产品技术研发仍处分散状态,产业化过程还没最终完成,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布局进程正在进行之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资源富集地区与发达地区(国家)几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再是产业与技术创新的追赶者。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可以依据自己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片段优势,与时俱进谋篇布局,与发达地区(国家)同时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而且,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格局还没完成,产业空间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小,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迅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轻装上阵,在一张白纸上绘就最新、最美的蓝图。

再次,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特色优势与资源可以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根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承担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部分职能,在部分特色产业与资源上一般能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是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

最后,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有利于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整合外部资源。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创新要素是全球流动的,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本地资源的丰度,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本地产业发展已是国际竞争的基本途径。日本、韩国以及一些资源缺乏的欧洲国家利用全球资源迅速发展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只要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就可以吸引全球的创新要素和资源,为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服务。

硬环境短板要靠加大软环境建设来弥补

生态资源富集地区虽可依据后发优势、特色基础与条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战略跨越,但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存在若干短板与瓶颈。生态资源富集地区需要对这些短板问题特别重视,予以特别破解,才能成功扫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进障碍。

短板一:科技人才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人才是关键,没有高层次科技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研发无从谈起、产业化也就难以实现。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劣势,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技工人才、具备大视野的创业人才奇缺,成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制约因素。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必须高度关注人才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平台、项目等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多途径多形式高效利用国内、国际高层次人才,推动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短板二:高级生产要素问题。

生产要素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高级生产要素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导向、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产业,对于通信、信息、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需求尤为急切。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可能在普通劳动力资源、传统产业资本品等方面相对富足,但这些初级生产要素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通信、信息、科技人才、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高级生产要素资源,这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紧缺资源,严重制约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性,大力整合外部高级生产要素资源,服务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短板三:软环境制约问题。

硬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硬环境好,经济发展就一定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产业,对于体制环境、政府服务、人文观念等软环境的要求很高。因此,软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区位选择极为重要。生态资源富集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具有较大差距,但在体制、政策和观念等软环境方面的差距更大,质量较低的软环境对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约非常严重。

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突破常规思路

第一,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有限目标。

由于生产要素资源总量有限,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不能全面铺开,必须坚持有限目标,在有限的几个特定目标产业和领域,集中力量推动部分战略性新兴行业或产业片段跳跃发展,实现局部突破。

第二,国际化创业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要在资源有限、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水平起步,并在国际经济新格局中抢占有利位置,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必须在新兴产业创业之初就大力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化创新创业,整合国际先进技术与高级创新要素,实现高位嵌入。基本路径是充分利用产品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国际贸易壁垒和人员流动成本不断降低的机遇,引进或整合具有国际管理经验和知识的国际化团队,运用其所拥有的国际商务网络,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际化创业。

第三,生态资源富集地区新兴产业跨越发展要走“软投入”的制胜之道。

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高度重视市场、政策、体制等方面“软成本”的投入,在硬环境先天不足、难以迅速弥补的情况下,要走“软投入”制胜之路。要通过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强化市场观念、维护市场秩序等手段,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健康竞争环境,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创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效率。要迅速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与落实力度,通过大尺度优惠政策与全方位优质服务,吸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只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优势,解决科技人才、要素资源、软环境等短板问题,正确选择发展战略与思路,完全能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kxk/kxyrw/202007/t20200731_5164270.shtml?COLLCC=1695199651& 发表时间:2020年8月31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