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峥:“首相”挨喷,“国王”倒下,欧洲正在重新审视过去?
字号

最近几天,从美国内战时期将军雕像到英国奴隶贩子雕像,“弗洛伊德之死”燃起的反种族主义之风,已刮倒了世界各地多座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地标性纪念物。有评论称,弗洛伊德事件促使欧洲重新审视过去,一座座石雕和铜像正是社会不公正、不平等的历史注脚。然而,席卷多国的拆雕像运动也引发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激烈争论:人们究竟是在审视历史,更新历史,还是将其抹去?

“首相”挨喷

上周日,在英国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反种族主义抗议者推倒了一座17世纪奴隶贩子科尔斯顿的雕像,并将其扔进河里。

科尔斯顿当年通过跨大西洋贩卖8万多名非洲奴隶大发横财,之后又投身慈善事业。他的名字装饰着布里斯托的街道和建筑,当地曾是英国最大的贩奴港口。批评人士谴责推倒科尔斯顿雕像的行为属于不道德的破坏公物,其他人则称赞此举是反对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行动。当地政府称,科尔斯顿的这座雕像已从河里打捞上岸,将被安置在一家博物馆里。

无独有偶,近日,伦敦抗议者也对战时首相、民族英雄丘吉尔的雕像“下手”了。他们在雕像底座的名字下方喷涂了黑色油墨:一名种族主义者。在一些英国人看来,丘吉尔也是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领导英国战胜纳粹德国,饱受国人尊敬;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大英帝国的坚定捍卫者,多次表达种族主义观点。

舆论压力之下,伦敦、曼彻斯特等地政府日前宣布,将对所有雕像、街道名称和纪念碑进行审查,甄别它们是否反映了现代价值和国家当前的多样性。美联社称,这一举措料将在英国再次引发激烈争论:谁值得永久纪念?如何处理争议人物纪念碑?

“国王”倒下

在比利时,9日,港口城市安特卫普拆除了一座有着150年历史、利奥波德二世国王的雕像。《纽约时报》称,19世纪末,利奥波德二世的军队占领刚果(金)并实施残酷统治,导致当地数百万人死亡。近来,比利时数万人签署请愿书,要求拆除利奥波德二世的雕像。目前,各地已有至少6座这位殖民时期国王的雕像被涂漆或破坏,被移除的正是其中之一。

许多比利时青年认为,他们为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造成的大屠杀感到羞愧。当地政府称,这座雕像不会再回到基座上,但将成为博物馆馆藏的一部分,并在那里得到修复。

“哥伦布”被毁

最近几周,15世纪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的雕像成为美国抗议者的主要目标之一。过去,人们通常会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纪念哥伦布1492年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向其雕像泼油漆;几天前的一个夜晚,美国波士顿的一座哥伦布雕像惨遭“斩首”。

连日来,位于马德里的美国大使馆门口聚集了数千名抗议者。马德里市中心的哥伦布广场上一尊哥伦布雕像直插云霄;在巴塞罗那的兰布拉斯大街上,一尊遥指大海的哥伦布雕像高高矗立。所幸,到目前为止,位于西班牙各大城市“舞台”中央的哥伦布雕像尚未罹难。

如何对待历史

美联社称,随着一座座雕像轰然倒下,欧洲人正在重新审视几个世纪以来的种族不平等。然而,英国汤森路透基金会网站指出,尽管西方此前对东欧以及其他地区推倒历史雕像的做法表示欢迎,但最近发生的拆除雕像运动却引发一场日益激烈的政治争论。

支持派认为,德国人不会想要竖起希特勒的雕像,并为他欢呼。推倒雕像是对种族不平等和帝国精神遗产的坚决反对。“移除纪念物并不会抹杀历史,它创造了新的历史。”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历史学家斯科特·桑吉(Scott Sandage)指出。

反对派认为,人们需要直面自己的过去。拆除纪念物,相当于隐藏历史。“这并不是通向开明的道路。”牛津大学副校长路易丝·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说。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马克·萨默斯(Mark Summers)发问,要走多远才算过火?“抹去一段历史,我们就不会错误地记住它?尊重过去不应该通过减少纪念碑和纪念物来实现。”

中间派则认为,拆雕像事件给欧洲国家带来难题。“如果一刀切地全部推倒,不仅是将种族问题简单化,也是对文化历史的暴力,毕竟它们中的大多数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德国历史学家尤尔根·齐默勒(Jurgen Zimmerer)表示,因此,应该经过充分的社会讨论,然后再做定夺。

来源:上观新闻,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58521 发表时间:2020年6月12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