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贸易区发展情况研究
字号

美国对外贸易区(Foreign-Trade Zones, 以下简称“外贸区”)与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下简称“特殊区域”)性质与功能较为相似,都是有物理围网、享有关税优惠待遇的海关监管区域,二者在促进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20年外贸区的年度报告 和特殊区域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二者发展情况,并提出我国特殊区域下一步发展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一、美国外贸区进出口的基本情况

美国外贸区自1934年《对外贸易区法案》颁布后开始正式设立,经过近9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加工制造和仓储物流中心。2020年,外贸区共实现进出口3484亿美元 ,拥有近47万名职工和3400家企业,其进出口特点总结如下:

(一)进出口值同比降幅明显

2020年,美国共有外贸区261个,其中处于活跃状态 的共195个,实现进口值2542亿美元,同比下降9.0%,占美国进口贸易值2.4万亿美元的10.6%;出口值942亿美元,同比下降15.4%,占美国总出口值1.4万亿美元的6.6%,外贸区进口、出口值的占比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

(二)物流进口是主要贸易方式

2020年,外贸区物流货物 进出口值2044亿美元,与上年基本保持持平,其中物流货物进口值1650亿美元,占比为80.7%,是外贸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外贸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值1440亿美元,同比下降21.8%,占进出口总值的41.3%,占比为近五年来最低。

(三)区内用于生产加工的货物大多来自国内

进入外贸区的货值共6249亿美元 ,用于生产加工的货值为3412亿美元,占比约55%,其中有2520亿美元的货物为国内状态货物,占比近74.9%,这一比例从2016年的72%到2019年的75.9%基本保持稳定。用于仓储物流的货物共2837亿美元,其中1650亿美元的货物为国内状态货物,占比约58.2%。

(四)消费电子产品是最主要的进口商品

按外贸区商品进口值大小排名,第一位是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473.3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18.6%。二到八位分别是机电(Electrical Machinery)255.7亿美元,医药产品(Pharmaceuticals)250.4亿美元,汽车(Vehicles)243.3亿美元,石油(Oil/Petroleum)190.2亿美元,消费品(Consumer Products)184.5亿美元,其他电子器件(Other Electronics)177.9亿美元,汽车零部件(Vehicle Parts)155.4亿美元,这八种商品合计占外贸区进口总值的75.9%。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的消费电子产品、电机、汽车、消费品等绝大部分都用于仓储物流,而医药产品、石油、汽车零部件则大部分用于生产加工。

(五)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外贸区贸易值分列全国前三

德克萨斯州外贸区入区货值与出口值合计位列全美第一,共有22个处于活跃状态的外贸区,入区货物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出口货值100亿美元—250亿美元,拥有员工超过5.3万人 ,主要进口商品为消费电子产品、石油、消费品等。该州发展最好的外贸区是位于休斯敦哈里斯郡的84号外贸区,入区货物总值250亿美元—500亿美元,出口货值10亿美元—50亿美元,有员工超过1.3万人。拥有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休斯敦精炼、德久普公司 、三菱卡特彼勒叉车美国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

(六)埃克森美孚、特斯拉、宝马等能源、汽车公司是外贸区最大的加工制造类企业

埃克森美孚是外贸区内贸易值最大的企业,在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的三个外贸区中设有分支机构,入区货值200亿美元—450亿美元,出口值20亿美元—100亿美元。外贸区内入区货值在100亿美元—250亿美元的企业共有5家,分别是特斯拉、宝马汽车、艾伯维、马拉松石油、丰田汽车。其他入区货值较大的企业还包括Motiva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雪佛龙、尼桑北美公司、现代汽车等,均为汽车、能源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企业。

二、我国特殊区域和美国外贸区发展情况的对比

(一)我国特殊区域发展的主要亮点

一是对外向型经济拉动作用更强。中国作为世界上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0年进出口总值4.6万亿美元,较美国的3.8万亿美元多出21%。我国特殊区域进出口值9062.4亿美元,较美国外贸区进出口值3484亿美元高出160%,同比增速较外贸区高出24个百分点。尤其是特殊区域出口值4346.5亿美元,是外贸区出口值942亿美元的4.6倍,反映了特殊区域对于外向型经济更强的拉动作用。

二是贸易进出口更趋平衡。2020年特殊区域贸易逆差369.4亿美元,远小于外贸区贸易逆差1600亿美元。与外贸区以物流进口为主要贸易方式不同,特殊区域加工贸易与物流货物进出口值分别是3862.9亿美元和3651.7亿美元,两者差距不大、同比均有所上升。

三是区域发展活力更强。2020年特殊区域145个特殊区域中,有进出口额的共134个,占总数的92.4%。经审批的外贸区共261个,其中活跃的195个仅占总数的74.7%。特殊区域中共有职工225.2万人,共有企业1.8万家,远多于外贸区中的47万名职工和3400家企业,发展活力整体强于外贸区。

(二)美国外贸区发展的主要亮点

1. 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一是从产业结构看,外贸区生物医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三大产业并驾齐驱,消费电子产品、机电、航空航天器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用于生产加工的进口货值相差不大,且都在5亿美元以上,侧面反映了外贸区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合理。二是从产业主导力看,外贸区中汇集了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石油、能源、航空航天等处于全球高端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国际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三是从产业生态看,美国各州外贸区的产业各具特色、互相支撑。例如印第安纳州外贸区以汽车制造业为主,汽车零部件进口占比超过40%。路易斯安那州外贸区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石油进口占比近70%。加利福尼亚州外贸区各产业多元化发展,机电、消费电子产品、消费品、石油等进口值均在10%—20%之间。

我国特殊区域产业结构则较为单一,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在80%以上,大多数区域均以电子、机电产品为主要进出口商品。龙头企业大多是富士康、惠普、英特尔、戴尔等电子工业企业,且主要是产业链中的代加工环节,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可替代性较强,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游,产业整体上都有待加强。

2. 对国内循环的支撑能力更强

一是外贸区与美国国内制造业联系更加紧密。2020年用于生产加工的入区货物中,有国内货物2520亿美元,占比约为74%;用于仓储物流的入区货物中,有国内货物1186亿美元,占比约42%。我国特殊区域二线进出区货物总值为5995.1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物流贸易,特别是“一日游货物”。二是外贸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满足能力更强。外贸区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品种更多,更能满足美国国内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入区货物总值6249亿美元与出口总值942亿美元间差距极大 ,加上以物流进口为主的贸易方式,表明相对于以“两头在外”为主的特殊区域,外贸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三是外贸区中美国本土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单个企业入区货值最大的前25名中,美国本土企业有18个;出口货值最大的前25名中,除梅赛德斯奔驰、丰田、尼桑、阿斯麦等五家外国企业外,其余均为美国企业。

三、美国外贸区对我国特殊区域发展的启示

我国特殊区域起步较晚,但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迅速成长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世界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区域可以借鉴美国外贸区发展亮点,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模式上实现“三个转变”。

(一)发展思路实现从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随着我国工业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特殊区域在物质要素投入的驱动下,贸易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占我国进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但也逐渐产生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特殊区域也不能片面追求进出口的规模和增速而忽视产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应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面强化政策导向。

(二)发展重点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特殊区域在我国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载体作用,以外商投资为主要引擎,并通过承接代加工业务逐步形成中低端制造业体系,尤其是电子制造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但整体上与外贸区相比,特殊区域产业体现为“两低多、三高少”(低端产品和低技术的多,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少),本土企业的行业龙头少、品牌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特殊区域应抓住机遇提升产品和服务,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三)发展模式实现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向扩大内需、畅通循环转变。特殊区域是我国在构建外向型经济体制中,围绕出口导向战略形成的鼓励和扶持出口型工业发展的产物。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将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立足点,特殊区域的供给体系应更多地提升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承担起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推动国内经济循环、保证产业链和供应链完整的重要使命。

根据以上“三个转变”,建议:一是立足保税功能优势、畅通内外循环。持续拓展、优化特殊区域的保税核心功能,支持高端加工制造、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等业态进一步丰富,打通委托加工、外发加工、全球维修、绿色再制造等业务的堵点。鼓励境内区外企业利用好入区退税政策建立物流分拨中心,带动国内货物销往世界。二是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高地。挖掘并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大对这些领域重点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扶持力度,培育产业链集群发展。三是加强战略管理、提升发展质量。实行针对性的“一区一评”评估考核和引导式的战略性管理,运用海关统计优势,根据地方政府设立特殊区域的发展目标,着重考察区内重点企业商品的进出区规模、种类、方式和流向,改进现有绩效评估体系,及时帮助地方主管部门改进工作,成为区域发展的推动者和指导者。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李童
上海海关 冯一航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