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鑫:补贴退坡后,乡村清洁取暖路在何方?
字号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碳、减排”无疑是热门话题,频繁登上各大媒体的热点头条。当我们关注城市开展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还应重视乡村地区的节能减排问题。其实,乡村用能方式的改变不仅是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谋福祉,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锁城问题。

从“十二五”中期开始,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发布。纵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简称《大气十条》),再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政策的密集出台显示出我国对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决心和毅力。

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实现清洁供暖是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例仍然较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天然气管网等相关基础设施欠缺,不能满足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从管网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管网总里程达70万千米,人均管线长度却只有0.5米,低于全球人均1.11米的水平。此外,有超过20%的地级行政单位、约30%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接通管道气,供热管网难以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对推进清洁供暖造成巨大压力。

另一方面,与基础设施不完善相比,让农村居民更加难以接受的是天然气的价格。由于燃气成本高、取暖效果较差,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取暖时间较长,农村居民难以承担动辄四五千元的采暖费用。尽管中央财政也曾下发百亿财政资金进行相关项目的补贴,但未来随着清洁取暖补贴逐步取消,后续工作如何展开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如天津和济南宣布延长清洁取暖运行补贴至2022~2023年采暖期结束,唐山表示将分3年逐步取消运行补贴,其他城市尚未明确后续补贴政策。为更好推进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建议未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积极探索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针对清洁供暖市场依赖政府、盈利水平较低、市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建议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适用清洁取暖技术,编制相应的技术指南,优化供暖规划;引导当地供热企业、投融资企业、用户等积极参与清洁供热项目,探索新型的多方共赢机制,激活潜力市场;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结合电能、天然气推进北方清洁供暖。

其次,有序推进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及采暖末端能效提升。建议抓紧对各地供热管网进行性能评估,并寻求与清洁取暖技术相适应的节能改造方案,鼓励探索政府、用户和供热企业三者共同分享成本与收益的新模式。这既可以为清洁供暖提供技术保障,又可以为后续智慧供热技术的全面展开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撑。

最后,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城市老旧小区存在建筑保温差,室内舒适度低、取暖消耗大等一系列问题,因受经济发展及保温改造成本的影响,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问题尤为严重。这些都导致建筑物室内能耗增加,清洁取暖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地区散煤复燃风险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应通过完善政策引导,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强化节能监管等措施,鼓励支持建设星级绿色农房、被动式超低能耗农房,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既有房屋墙体、屋面、门窗、地面等住宅围护结构进行规模化节能改造。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https://mp.weixin.qq.com/s/vai9CL3XLssRBziRtEXswA 发表时间:2021年4月7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