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积极融入“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的 路径思考
字号

一、“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求

(一)“两个循环”的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扩大沿海开放范围、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扩大外资规模和引用水平,融入“国际大循环”,获得了低廉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新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广阔的全球市场和庞大的资源供给,解决了我国当时发展现代化面临的资本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少、产业结构转换难等问题,东部地区率先起步,成为对外对内辐射“两个扇面”的枢纽,促进我国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与日韩等国以最终产品的国际分工作为融入国际大循环的基础不同,我国依赖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分工,这种分工极大地遏制了中国参与国际循环时发展高端创新体系的要求。我们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也深陷“劈柴担水”产业低端锁定的发展风险,进而引发遭受美元霸权掠夺、城乡二元对立、民族企业崛起难等诸多重大挑战。国际市场开拓空间有限、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国内成本优势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因素导致过去重点依托国际大循环的发展路径走到了死胡同。我国经济体量已居世界第二,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明显外溢效应的大国经济体,简单依靠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也不足以支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逆流而行,加剧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各国供应链趋于本土化,这些都催促着我国必须把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摆在紧迫位置。同时,我国具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国内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具备转向两个循环的稳定基础。

(二)“两个循环”的内涵意义

1.两个循环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国内需求。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和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群众福祉,必须通过两个循环战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形成与我国群众奋斗美好前程相适应的价值分配体系,同时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是支撑两个循环的底盘。

2.两个循环的核心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两者是链接两个循环的纽带,要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内需挖潜等努力应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收缩、阻隔、切断、延滞等现实问题,保障我国这样一个大国长期可持续发展。

3.两个循环的体系是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循环。两个循环秉持内需和外需兼容并蓄,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对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已经到了唯有打通国内大循环才能更好统筹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发展阶段,通过构建开放、稳定、安全的供应链来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两个循环”的原则指向

1.两个循环是以内循环为主的循环。就是要发挥好本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率先复苏的优势,更好发挥国内产业门类齐全、市场潜力广阔的优势,稳住企业和就业基本盘,稳定市场预期,提高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挑战。

2.两个循环的关键是畅通供需两端。在供给端,大力推进科技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推动产业从下游逐渐向中上游发展,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型,把中国建成世界的创新中心。在需求端,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利用新技术、新模式鼓励新型消费。

3.两个循环要以我为主。以内循环为主,并不是闭关锁国、主动脱钩,而是要打破美国主导的单一循环模式,通过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高中国企业全球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和行业供给。两个循环下,中国的开放大门将会更大,但这种开放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的自主能力,我国将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商外资“在中国为中国”。

4.两个循环是持久战。我们面临的发展问题是中长期的,两个循环不是疫情冲击下的权宜之计,也不是应对美国围堵的被迫收缩。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应对外部巨大冲击、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之道。

二、“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势机遇

(一)内循环上,重点畅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1.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生产力布局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政策工具。两个循环战略将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性,国家层面将会形成更符合自主、完备、安全、富有竞争力产业体系要求的区域经济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国际贸易结构和交通体系升级,东部地区将不再作为唯一重要的对外贸易门户。未来东部沿海将更加突出参与国际前沿技术竞争,西部沿边和丝路沿线突出扩大双向贸易,中西部腹地及东北突出支撑国家安全的战略功能。

2.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要素确权、确立交易单位、定价机制、交易方式以及市场监管等基本环节入手,完善土地、产权、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方面的配置机制改革,缓解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成本高企的难题,特别是为成长型企业和高科技公司畅通融资渠道。用地指标跨省交易机制将更加完善,地方政府征地等审批改革更加成熟,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更加顺畅,土地收益分配机制逐渐确立。国家还将改革物流运输体制,充分运用我国铁路发达优势,增加铁路货运比重,降低物流成本。

3.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促进两个循环的重要前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是我国发挥好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加快高端要素集聚的最大结构性潜能。按照发达国家78%的城镇化率算,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有17%的提升空间,将带来数十万亿的发展红利。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国家层面将会进一步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形成以超级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多重嵌套、分工协作的新格局,降低城市的物流、人流综合成本。推动用地指标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二)外循环上,重点构建东西流向为主的新型国际循环模式

1.持续构建“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对外循环窗口。2020年5月,《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我国将进一步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完善投资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强化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推进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全力支持中欧班列陆海联运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抓住双边贸易增长、国际去美元化意愿趋强、中国数字货币技术更加完善的机遇,加强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丰富人民币回流机制,巩固和扩大人民币国际循环能力。

2.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港)的国际合作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港)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进一步扩容自贸区阵地,完善自贸区改革授权方式,围绕贸易、投资、资金流动、运输、人员进出境、数据跨境等方面的自由和便利开展先行先试,吸引更多高端要素在自贸区集聚,形成高质量利用外资的高地。顺应货物贸易增长放缓趋势,聚焦我国服务业引进来、走出去短板,完善服务贸易企业在区内离岸注册和税收支持政策,推动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结构相匹配,壮大我国企业的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3.加快适应以FTA为主的轮轴辐条式经贸治理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弊端日益增多,WTO机制改革进展缓慢,以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多重叠加、嵌套的国际经贸治理体系日渐成为主流。我国将在已签订的18个自贸协定基础上,持续推进RCEP、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签订,以双边协定打破美国将我国排挤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企图。加大对“三零原则”和竞争中立、劳工保护、碳排放等后边境经贸规则趋势的压力测试,提升我国在优势领域经贸规则主导权。

(三)供给端上,重点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和保障供应链安全

1.增强现代化产业链的韧性。新冠肺炎疫情和西方阵营对我国产业创新发展频施行政和政治干预,我国部分产业面临断链、卡链风险。增强产业链的完整、安全性是两个循环的核心任务。国家将会从管理体制、财政税收、投融资、研究开发、土地规划、进出口、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快补齐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短板,逐条梳理产业链闭环,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集群。特别是会支持北斗、5G等优势产业;芯片、光刻机、光刻胶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超高精度机床、顶尖精密仪器、PE挤压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等航空产业;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系统、设计软件等数字基础产业;碳纤维、特殊钢材等新材料产业;抗癌药、精准治疗等医药健康产业;海水淡化、加氢反应器等新能源产业;废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核聚变、脑机互动、量子通讯等未来产业加快壮大、突围。

2.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大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充气、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等新基建的投资力度。适当扩大新基建范畴,将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医药研发、防洪防涝等具有公共性、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拓展空间、储备势能的领域纳入支持清单。面向国家产业链安全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出台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回流的激励举措。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原始创新和攻关,强化政企研紧密合作,深化军民融合,健全技术市场化应用生态,释放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动能,为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富有活力的制度供给。支持模式创新,鼓励发展科研、中试设备和工业基础设备共享,降低全社会研发、制造成本。

3.强化国民经济发展的安全保障。尽管全球能源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但我国仍然是重要的能源进口国。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美国将下降0.5亿吨标准油,中国将增长10亿吨标准油需求。中国原油安全距离发达国家90天库存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中国将强力推进能源革命,引领新能源发展,研发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和粮食项目合作,加强能源和粮食储备能力建设,研究推出石油天然气人民币定价结算体系,稳定大宗物资的价格预期。国家或将调整转基因等生物政策,鼓励发展开发盐碱地、旱地作物栽培技术。强化军事科学技术研发,增强军事防御能力。完善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公共卫生防疫设施、研发防疫药物。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优质人才和资本要素流向乡村,强化农村的内生发展和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全社会改革创新的回旋空间。

(四)需求端上,重点在于改善社会分配提振消费大市场

1.千方百计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国家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就业吸纳功能,加强农民、职工新技能培训,建立与新经济相适应的社保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缩小行业差距,健全国家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完善所得税制度改革,实行与发达国家相近的个税税率和负担水平,回流部分出境避税的高收入群体,解决我国个税累进税率高、实际占比低的结构性矛盾,将特殊时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常态化,稳定社会预期。坚持房住不炒,稳定房价预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居民居住成本畸高、消费持续疲软的问题。

2.增加民生、社会事业投资支出。下大力气解决住房、教育、医疗领域矛盾,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社会事业支出,切实解决中等收入群体不敢消费、不愿消费的症结。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围,鼓励企事业单位自办托育、暑托机构。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体系、财政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鼓励各地加大学校和青年宫等教育发展设施投入,加大师资配备力量,建立与教育规律、职工劳动制度相衔接的教学安排制度,减轻教育额外负担。大幅增加医护人员,解决老龄化加剧产生的医护服务短缺问题。

3.始终保持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利用国际大市场比较优势,主动扩大进口,充分依托海南自贸港原产地制度创新、离岛免税等政策,提升居民消费品质,降低我国初级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耗。鼓励外贸企业向内开拓市场,消除出口转内销阻梗,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制定符合绿色、安全、健康、国际要求的高质量产品、服务标准,培育创建中国制造、服务品牌,以品质内涵的高质量推动企业走向海外开拓更大市场。顺应数字贸易快速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各地和企业赴海外建立公共仓、自有仓。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加快推进内外贸监管一体化,打破零售与贸易批发界线,允许自主选择业态,探索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为企业开展国际供应链整合创造条件。

三、宁波融入“两个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一)找准在两个循环中的定位

精准寻求宁波在两个循环中的战略坐标,把宁波定位为链接国内大循环、内外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依托宁波制造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足的优势,运用宁波市场体制机制成熟的有利条件,创新要素市场改革,弥补宁波高教资源不足的短板,打造国内国际科技成果转化高地,代表国家参与重要领域国际竞争,增强国产替代能力,服务保障内循环的产业链安全。建设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推进与友好国家的港航物流、投资贸易、产业科技、人文交流、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建成外循环战略门户。推进宁波舟山港建设国际一流强港,开拓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紧抓国家扩大进口机遇,完善进口分销体系,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连接内外两个循环。要把服务保障内循环,确立内循环中的硬核地位作为新阶段的立市之本,失去这一条,就算外循环规模再大,仍然是低层次的外循环。

(二)畅通在两个循环中的通道

加快完善宁波与腹地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开工通苏嘉甬,力争将沪甬跨海通道、甬台温福高铁等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规划,加快金义甬舟铁路进度,力争优化运行时速设计,推进货运铁路进码头、进园区,通过铁路网线提升宁波与腹地资源和产品流通便捷度。加快推进机场四期和空铁综合枢纽项目,力争开辟更多航线,落地第五航权,谋划第七航权。加快落地通用航空项目,重点提升全市货运航空吞吐能力,为新型国际国内贸易业态提供物流保障。谋划建设油气、化工管道和沿海廊道,增强宁波大宗商品服务保障长三角和腹地市场的能力。加快发展新型智慧冷链物流设施,增强供应链的调节能力。

(三)增强在两个循环中的韧性

聚焦国家自主研发生产短板,打造高端精密制造基地和新材料科创中心。在全市梳理汽车制造、石油炼化、集成电路、高分子材料、高端金属材料、生物制药、家电、服装、光学制品等50条重点产业链,从资源、研发、设计、生产、组装、配套、维修、仓储、分拨、物流、销售、结算、转化等环节逐条找出断链风险点,制订防范预案和攻克措施,并打造10条左右在国内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链条,培育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依托浙江“上云行动”,发挥大数据集成作用,推进企业网上“上链”,提高宁波企业本地组链能力。实施“未来工厂”计划,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链,推出未来工厂标准,优选种子项目,制定年度计划,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企业敏捷性,依托数字技术,推进产业链集群。更好发挥政府在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引导、支持作用,抢抓国产替代新机遇,向全社会公布十大宁波创新需求和场景应用清单,简化突出城市创新重点,着力布局和培育诸如工业互联网等数个具有硬核影响、甚至引发归零效应的软硬件产品,重塑宁波在全国创新方阵中的位次。

(四)提升在两个循环中的效率

抢抓国家支持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机遇,加快行政区划调整,以全省开发区整合为契机,理顺行政管理统筹体制,加快完成县域经济体制向城市经济体制转变,合理布局重大生产力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全市要素配置效率。加强宁波都市圈城市间合作,研究谋划都市圈发展规划,先行推进宁波与都市圈腹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积极融入上海都市圈,创新前湾新区行政管理或产业开发模式,承接上海高端要素溢出效应。积极探索土地市场改革,加快完善土地收益增值分配机制,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宁波开展土地指标跨省域平衡试点,创新土地回购模式,增强土地复合利用程度,破解全市重大项目落户普遍面临的土地制约。加快新技术应用,积极发展共享经济,将共享理念从零售、出行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扩展到共享食堂、共享楼宇、共享车间、共享模具、共享机床等生产性服务领域,培育1-2家共享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化供应链平台。

(五)提高在两个循环中的影响

加快落地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发挥自贸区与国家级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政策叠加联动优势,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创新,深化国际贸易制度改革,试点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创新,促进综保区制成品内销便利,探索内外贸一体化监管服务。扩大服务业国际合作,提高外贸外资质量。发挥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创新集成总平台作用,释放宁波能源化工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国际能源贸易,增强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化工、铜等产品的储备能力。争取大宗商品交易资质,加强与国内外期交所合作,争取落户数个能源化工期货产品,稳定能源化工产品市场价格预期,更好服务本地乃至全国实体经济。聚焦国家要素市场改革机遇,支持企业设立民营银行、申请互联网金融牌照,规范企业合法经营,打造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金融中心。运用市场优势,提升行政合作水平,深挖军民融合红利,力争每年能取得5-10项技术的市场化。健全科技服务生态,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增强研究机构在甬转化科技成果吸引力。深化与中东欧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打造民营企业进入沿线国家、欧洲市场的首选通道。

(六)深挖在两个循环中的潜力

用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级步行街改造项目等机遇,发挥宁波“买全球、卖全球”优势,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街区和商圈,集聚国际国内优质消费品和品牌,支持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打造长三角重要的购物中心城市。加强城市整体形象设计和营销,推进城市复兴,打造1-2个“朋友来了有去处、朋友来了一定去”的城市会客厅,增强城市的可逗留性。依托文创港、老外滩、南塘老街等特色街区,集聚一批时尚设计产业、产品,打造时尚宁波。牢固树立抢青年人口就是抢未来、抢市场的战略意识,推进青年友好城市建设。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财政统筹体系,优化财政补贴方式,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水平作为集聚创新要素的根本举措。重点提升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住房保障和优质教育供给水平,增强常住人口消费能力,以保障青年人的今天赢取澎湃发展的明天。


v 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市综合性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机构,市委、市政府..
联系电话:0574-89185726
传真:0574-89185731
0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