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灵: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须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字号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工作定下来了,下周就要来北京上班了。”家住石家庄的张克然前几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道。

两年前,张克然由于家庭原因放弃北漂,回归家庭的她,一直没有放弃“北京梦”。在家待了近两个月时间,她重返北京和朋友一起创业,当时正赶上疫情,受疫情影响,创业项目被迫停止。今天7月中旬,她选择了“再次北上”,和爱人一起重回北京,继续寻梦。

在她看来,相比去年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就业市场,今年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她结合自己的传播专业,投了近二十份简历,在收到面试通知的七八家企业中,经过一周时间面试,最终在三家有意向的录取企业中,选择了到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业。

“我喜欢鳄鱼的神秘,个人对鳄鱼产业发展比较感兴趣,正好看到该公司也有相关的职位招聘,我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到这家公司做品牌传播工作。重新找回工作状态的她,每天斗志昂扬。“‘30+’是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我一定要把握住。”张克然说。

记者经过采访发现,受访者对目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且随着互联网平台卖货、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的发展,不少人选择了灵活就业。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其中,针对就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上半年就业呈现哪些新特征?做好下阶段就业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表示,上半年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但青年就业压力不减。当前,仍需扎实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灵灵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就业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2021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比2020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分月度看,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021年1月的5.4%降到6月的5.0%,回落到了疫情前水平。

二是城镇新增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21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比2020年同期高出1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2021年前5个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11万人,比2020年同期高出45万人。显然,无论新增就业还是失业人员再就业,皆好于2020年同期水平,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三是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是就业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群体。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国际劳工组织研究报告显示,15-24岁之间的青年人,其失业的可能性是25岁以上成年人的三倍。通过测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失业率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16-24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13.7%,25-59岁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6%,青年失业率显然远高于25岁以上劳动者的失业率。而且,16-24岁青年失业率从今年3月的13.6%上升到了6月的15.4%。

分析其原因,周灵灵认为,除了青年群体工作经验不足、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外,还与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就业竞争压力加剧密切相关。“从往年数据看,第三季度通常是青年失业率高企的时期,9月份开始逐渐回落,这跟‘毕业季’有很大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越发关注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前景。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较大、小微企业的招聘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求职者更倾向于去发展前景好、相对稳定的大中型企业或单位工作,规避失业风险。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五分之一的求职者在选择企业时会考虑企业发展状况,约16%的求职者会考虑企业规模。

扎实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 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周灵灵认为,对于当前和未来时期的就业工作,需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进一步厘清我国就业总量性压力和结构性问题。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加之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普遍延后,我国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规模在逐年下降,“十四五”时期的平均潜在就业规模(充分就业时的就业规模)小于“十三五”时期,就业总量性压力会有所减轻,就业结构性矛盾会相对凸显。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智能替代”等结构变化和技能需求变迁,契合这些变化正成为解决就业结构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其次,在充分发挥零工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和行业的“定海神针”作用。有机构估测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左右”,按此数据推算,灵活就业人员约占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四分之一。尽管近年来零工经济发展迅猛,对保就业、稳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传统产业和行业依然是保就业、稳经济的基本盘。零工经济在生活性服务业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但也需注意,在住宿和餐饮业、批发与零售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长期从事零工经济可能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技能升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下一步,需要加强这方面研究,且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须认真考量。

再者,无论基于提升就业质量,还是着眼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都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和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然是学界共识。面向未来,在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人文、数理逻辑推理等通识教育,更好地兼顾专用性人力资本与通用性人力资本,切实提高劳动者适应产业升级和技术变迁的能力,以便劳动者在面对不断变化和革新的技能需求时,经过短暂适应和专门培训即可契合新形势新要求。

来源:国研中心,https://www.drc.gov.cn/DocView.aspx?chnid=379&leafid=1338&docid=2903639 发表时间:2021年7月2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