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进:加强生态空间保护,推进上海健康城市建设
字号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特大型城市,已持续开展六轮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非典和新冠肺炎等疫情的暴发,表明城市健康仅关注公共卫生还远远不够,生物安全已成为威胁超大城市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由于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得以持续存活的生态空间不断被侵占,给城市带来潜在的公共健康风险。上海需要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健康文化等工作基础上,加强健康生态管控。

生物安全已成为健康城市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第一,生物安全可限制传染病爆发。研究表明,物种丰富的群落会较少暴发传染病,维持生物多样性可以减少野生动物和人类的许多寄生虫丰度,限制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疾病暴发。而人类引起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则可能会导致人类和动物传染病的增加。当然,物种丰富会增加病原体从野生动物传播给人、形成新发传染病的风险,不过生物多样性可以成为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地带”,有助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第二,生物安全可控制慢性病发生。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自然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人类微生物群多样性下降,进而导致人体的免疫障碍和疾病,使得当前非传染慢性疾病成为全球老龄化所面临的主要健康挑战,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城市需要更多的自然栖息地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第三,生物安全提升居民心理健康。2015年发布的《全球焦点题汇聚: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显示,接触自然有益于心理健康,应当增进人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鼓励人们与拥有丰富物种的绿色生态空间亲密接触,尤其是女性、儿童和弱势群体,可以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与紧张情绪,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文化福祉。

上海维护生物安全重在加强生态空间保护

城市生态空间是指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类人工、半自然或自然的生态单元,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维护生物安全重在加强生态空间管控。首先,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其次,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栖息环境,生态空间是城市生物栖息地在空间上的集中反映。再次,上海高强度城市化大幅度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空间直面城市建成区,生态空间保护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上海一向重视生态空间建设管理,目前已形成“环、楔、廊、园、林”的城乡生态空间体系:

一是生态空间的规模持续上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22.2%增加至2018年的39.4%,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9.4%增加至2018年的16.85%。公园数由2000年的122个增加至2018年的300个。2018年湿地保有量为46.86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了3981公顷。

二是生态空间的结构持续优化。上海以外环、郊环为主要环城绿带,建设郊区新城、新市镇绿环,布局建设郊野公园,规划形成全新的生态空间体系。上海重点推进绿地、林地、湿地的整合,实行“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组成的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

三是生态空间的功能不断融合。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苏州河两岸也即将贯通开放,实现了城市生态生活与滨江空间的融合互动,上海不断将生态空间建设与城市品质内涵、文化功能和市民需求相结合,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功能。

四是生态空间的管控持续加强。上海划定了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护红线、水源涵养红线等在内的六类生态保护红线,共计2082.69平方公里。生态空间管控围绕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展开,加强生态安全管理。

根据生物安全和健康城市的发展要求,上海生态空间建设管理仍面临新的任务要求:

一是生态空间覆盖率须进一步提升。由于可供绿化建设的土地日益紧张,上海每年新辟绿地面积有限,难以满足城市生态建设需求。如上海森林覆盖率为16.8%,低于伦敦(34.8%)、东京(37.8%)、巴黎(24%)等全球城市水平,而一个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时,森林的净化空气、固碳制氧、除尘防污等功能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为扩大生物多样性的承载容量,上海的生态空间覆盖率还需进一步增加。

二是生态空间的服务功能有待增强。上海的生态空间人工化趋势显著,城市人工绿地面积大幅增加,上海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10年间人工湿地增加近18倍。人工生态空间难以弥补自然生态空间的原始生态功能,不具有原生自然生态空间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有所减弱。

三是生态空间的区域共保有待加强。上海位于长江河口,长江过境水是上海本地水的18倍,上游环境污染极易对上海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上海重要的生物栖息地等生态空间多位于区域交界处,需要开展生态空间的跨区联动保护。目前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多集中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区域生态廊道对接、生态保护红线协同管理等还有待加强。

上海正打造生态之城,为发挥生态空间对公共健康的保障作用,上海有必要从规模提升、功能完善、区域联动等方面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为此建议:

第一,努力提升生态空间覆盖率。土地资源稀缺是上海当前面临的最大资源瓶颈。城市保持河湖水面率、提升森林和公园绿地覆盖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涉及大量的用地需求。应积极探寻部分郊区耕地转化为生态空间的可行方案。上海耕地面积占比约为29%,远大于东京(6.7%)、香港(6%)、北京(13%)、广州(12%)、深圳(1.5%)等国内外主要城市,可将部分郊区的耕地减量优化利用为森林和公园绿地等优质生态空间。将部分郊区耕地转化为绿色生态空间,能带来三方面益处:一是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有助于调节城市气候;二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将相应减少;三是为居民能够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二,增强生态空间的健康功能。开展基于公共健康的生态空间服务功能研究,总结保障城市公共健康的生态空间特征及关键要素,探寻基于公共健康的生态空间功能培育方案。将公共健康安全内容纳入到生态空间保护利用的政策规定之中,在生态空间建设管理过程中推进生态功能、健康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等多种功能的融合发展。此外,生态空间的健康功能还应该考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防范,根据疾病传播和病源隔离规律,完善城市各类生态空间的合理化布局,形成呼应公共健康需求的城市生态共同体。

第三,加强生态空间的价值管理。明确城市生态空间内各类资源空间边界、土地权属及附着物等情况,对生态空间予以统一确权登记,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自然资源之间的边界,明确权利主体及其权责利边界。建立城市生态空间价值核算体系,编制城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监测城市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负债的动态变化,并对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将自然资源资产及负债的变动情况作为考核生态空间价值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为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管理资金安排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第四,推进长三角生态空间共保。将生态空间共保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现生态空间从地方分割保护模式向区域协同保护模式的转变。创新跨界生态空间共保机制,落实杭州湾、淀山湖、长江口等跨界生态空间的规划对接、协同开发、联动监督,开展跨界生多样性信息监测和研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推进用地指标的跨地区交易,建立长三角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省市调剂平台,为上海耕地转化为生态空间提供用地指标。

来源:《人民网》 发表时间:2020年3月16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