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晓东:弘扬特色生态文化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字号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生态文化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热点,本文试从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入手,通过分析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论证其重要性,进而从五个方面阐明如何培养和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化,以期推动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与社会传播。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和魂

什么是“生态文化”?目前对其内涵和外延尚未形成统一看法。在这里,作者认为,生态文化是以生态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总结、提炼和传承,包括生态精神文化、生态行为文化、生态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物质载体四个主要方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是一种观念和价值取向,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生态文化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总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撑;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根与魂,必须坚持以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特色生态文化价值观

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就像基因一样能稳定并传承的是其中最本质的思想和理念,这就是价值观。生态文化的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认识和观点,是生态文化的内核。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价值观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认识和观点,其影响和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进程,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人化自然观。“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其表明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化自然观在当代的具体表述便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新观念继承了传统生态文化中“天地与我同一,万物与我一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并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个新观念深入发展了人与自然的价值体系以及人和自然的哲学关系。

二是民生福祉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的体现;这同样表明生态文化应服务于人民,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这决定了生态文化是大众、人民的。“阳春白雪”好不好,人民说了算。

三是两山辩证观。“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从对立统一的角度阐明经济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是创造全球经济增长时间最长奇迹的中国提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是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又一明显特征。

四是底线思维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底线思维观是我国多年来生态治理方面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14亿中国人的现实责任和行为准绳,也是国家出台生态政策、制定相关制度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五是新型人地观。现代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系统论等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各生态要素的循环、转换和相互依存,开始构建新型人地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原则并建立了生态要素变动监测的量化指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便是对这种新型人地关系核心思想的最直白表述,新型人地观使生态文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六是全球治理观。“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治理观是以人类的高尚精神指引生态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使得中国在生态文化建设上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也表明我们的生态文化是包容和开放的。

传承弘扬特色生态文化

一是继承、改造和提升传统生态文化。华夏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态智慧。传统文化作为积淀在人们心中的固有观念和精神信仰,会转化为“起而行”“禁而停”的自觉性,对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将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加强大持久的力量。同时,传统生态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基因库,在合适的时候激活,能给我们带来新启迪。传统生态文化植根于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其核心思想可以用“天人和合”来概括,但这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还是有一些区别。前者更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而后者把人放在前面,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和谐”还包括动态调整和共赢的思想,这与系统论、环境容量理论和帕累托最优所揭示的原理基本一致,即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再平衡,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最大化。

二是加快生态文化政策供给和制度建设。生态文化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包括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规则和标准等智力成果。2021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出台,类似的这些顶层设计还需要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同时也应尽快出台和完善操作层面的规则和标准。

从狭义上看,生态文化制度只是针对生态文化本身而制定的政策或制度。2016年4月,国家林业局发布《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明确了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大行动等,这对推动全国生态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可以在总结“十三五”生态文化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或作出其他制度安排。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作为基础工作,要加强对名木古树、古典园林、古河道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彰显其历史文化内涵;要继续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为生态文化创意提供丰富素材;要继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推出一批典型事例和实践创新基地,不断丰富生态文化思想;要鼓励文艺工作者开展生态文化采风活动,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四是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开展生态主题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在更广的范围宣扬“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宣传和践行生态文化价值观。各级各类学校应编制生态文明教材,以科学理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文化科普场所和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各种类型保护地、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等进行生态文化普及和体验。在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中还要注重引导工作,要敢于抵制不良风气和倾向。

五是构建生态伦理道德体系。生态意识、生态自觉仅依靠宣传教育是不够的,还须建立一套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生态伦理道德体系应当是一个多层次的规范体系,政府机关应制定绿色行政指南,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可持续发展认证(如FSC认证),出台公民生态文明手册或公约,宣扬生态文化核心价值观,使生态公德和道德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成为日常出行、生产消费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准绳。要通过在普通市民、村民家庭中评选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弘扬生态美德;要鼓励生态正义,号召民众主动制止或曝光非生态行为;要尝试建立生态信用体系,将个人或者企业生态失信行为纳入信用库,实现公开查询,形成强大的道德约束力和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监督。

总之,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随着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态文化将越来越备受关注。为此,在理论研究上必须坚持生态文化的正确方向,在实践和运用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库布其治沙”“塞罕坝造林”初期是生态文化现象,后来升华为“库布其精神”和“塞罕坝精神”,成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代名词,展示了生态文化研究和运用领域的强大魅力。可以相信,随着我们对生态文化的进一步认识,随着全民参与热情的不断提高,生态文化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必将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支撑和精神动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时间:2021年8月19日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