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构:应对疫情的同时也应防范债务风险(2020年第2期总第118期)
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且影响仍在加剧。为减小疫情产生的负面效应,大部分涉疫国家(或地区)已先后推出多轮超常规政策应对。由于国情不同,各经济体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取向、措施手段、投入规模等都不尽相同。

各国救助计划旨在“维稳”而非刺激。IMF指出,各国为减轻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压力而实施的全面刺激措施和流动性支持,可以有效应对冲击,增强对经济最终复苏的预期;从而提升信心,防止需求出现更严重的收缩。全面财政刺激能够防止信心出现更急剧下滑,同时提升总需求,避免经济陷入更严重衰退。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公司先锋领航表示,各国在货币、财政两方面的刺激都非常强烈,资产购买规模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在为企业提供收入和贷款担保方面的福利计划也相当庞大。各国推行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维持了市场的运转。财政政策则主要保障了企业和个人的生存。最终复苏的力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需措施的持续时间、失业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了对恢复正常活动的长期恐惧。OECD认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和劳动方面弱于大企业,更易受到疫情冲击,且生产减少后更难恢复。因此OECD主要国家都把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紧张、防止解雇和失业作为主要救助目标。

应高度警惕庞大财政支出计划引发债务危机。IMF指出,疫情将导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比率大幅上升。预计几乎所有国家2020年财政余额都将恶化。尽管许多国家今年财政赤字的显著增加是必要且适当的,但一些国家的财政初始状况显示出脆弱性。疫情对公共财政的影响非常不确定,不仅取决于疫情的持续时间,而且取决于经济能否迅速复苏,或危机是否会产生长期影响。经济学人智库认为,目前各国政府正在加大财政支出,以抗击新冠疫情,维持基本的经济结构,并让工人保住工作。其结果是,未来几年财政赤字将大幅上升。尽管过去曾通过紧缩措施来遏制高额财政赤字,但鉴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经历的创伤和经济苦难程度,这在危机后的任何复苏过程中都不太可能奏效。如果没有切实可行措施防止主权债务危机,第二波甚至更深的打击即将到来,尤其是负债累累的发达国家。联合国表示,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已迫使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撤出约900亿美元资金,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出。对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而言,可能出现新一轮债务危机。

中国民生调查2022
协办单位更多
V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
V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V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
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V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访问学者招聘公告
关于我们
意见建议
欢迎对中国智库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